霜詩句_詩句大分類_敘事詩句和寫景詩句賞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敘事詩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上一篇下一篇
敘事詩句和寫景詩句賞析2008-01-06 17:21
敘事和寫景詩句各五句及賞析文
敘事類
1、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yīng),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tài)!皩⒂保切≈鄞l(fā)之時;“忽聞”,說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shè)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xiàn)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么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寫的是詩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動人情景,表達的是“送別情深”。詩句前兩句敘事,后兩句抒情。后兩句詩句中“桃花潭水”是比喻,以“千尺“形容桃花潭水之深,則是夸張。詩的意思是講:我坐上船兒正準備遠行,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桃花潭水啊,你雖然深過千尺,也比不上汪倫趕來送我的深情厚意。
2、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寫的是詩人應(yīng)邀到一位農(nóng)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jīng)過。 在純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fā)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斑^”,訪問、探望的意思!肮嗜恕保吓笥。“具”,準備,置辦。“雞黍”,這里泛指待客的好菜好飯。 “軒”,窗戶!皥銎浴,曬場和菜園!鞍丫啤笔侄酥捅弧!吧B椤边@里指農(nóng)事和農(nóng)家生活!按健,等到。“就菊花”,賞菊。
全詩的意思是:老朋友備好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nóng)莊做客。村邊,茂密的綠樹連成一片,村外,隱隱橫斜著一抹青山。打開窗面對谷場和菜園,舉起杯飲美酒閑談桑麻。呵,朋友,等到重陽佳節(jié)那天,我一定會再來觀賞菊花。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于將要展開的生活內(nèi)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dǎo)入,顯示了氣氛特征,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fā)展。
3、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jié)隊飛來。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這柴門今天才為您打開。離市太遠盤中沒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陳酒招待。若肯邀請鄰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
這首詩大約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這首詩就是寫杜甫接待客人的歡樂場景!氨P飧市遠無兼味”,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從而與“樽酒家貧只舊醅”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這首詩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寫的。全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
4、《觀祈雨》(唐。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 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 猶恐春陰咽管弦
首句先寫旱情,這是祈雨的原因。此詩則緊緊抓住春旱特點。“桑條無葉”是寫春旱毀了養(yǎng)蠶業(yè),“土生煙”則寫出春旱對農(nóng)業(yè)的嚴重影響。因為莊稼枯死,便只能見“土”;樹上無葉,只能見“條”。所以,這描寫旱象的首句可謂形象、真切。“水廟”即龍王廟,是古時祈雨的場。第二句所寫“簫管迎龍”正是這種賽神場面。在簫管鳴奏聲中,人們表演各種娛神的節(jié)目,看去煞是熱鬧。但是,祈雨群眾只是強顏歡笑,內(nèi)心是焦急的!〈嗽妼懹^看祈雨的感慨。通過大旱之日兩種不同生活場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
詩的第三句,寫另一種場面,水廟前是無數(shù)小百姓,簫管追隨,恭迎龍神;而少數(shù)“幾處”豪家,同時也在品味管弦,欣賞歌舞。前后兩種場面,形成一組對照。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卻“猶恐春陰”。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關(guān)的生計問題。這兩句寫出了當時嚴重的階級對立,因而它的諷刺更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尋味。
5、社日》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痹娙瞬]有將筆墨集中于“社日”表演的熱鬧場面,而是把“聚焦點”集中于“社散”之時。桑樹、柘樹的影子斜斜的,長長的,既是夕陽余輝的照射,又是農(nóng)人心境的體味,“桑柘”還暗示出了山野蠶業(yè)的火紅,可見詩人用語的藝術(shù)匠心!凹壹曳龅米砣藲w”,結(jié)句造語奇峰突起,更是神來之筆,可謂全詩的精髓之所在,大有點鐵成金的妙用詩人未有一字正面寫社日,卻通過一些極富有農(nóng)村生活情調(diào)的畫面勾勒,諸如“稻粱肥”、“醉人歸”和“豚柵”、“雞棲”,烘托出山村節(jié)日的歡樂,反映的卻是農(nóng)人辛勤勞動帶來的富裕生活。
寫景類
1、《天凈沙•秋思》(馬志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詩中,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凄涼的詩句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圖景中。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xiàn)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xiàn)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游園不值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園主人該是怕木屐齒踩壞了蒼苔,為什么客人輕敲柴門久久地不開。那滿園的美麗春色能關(guān)閉得住,一枝紅色杏花已經(jīng)早早探出墻來。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有理趣。
這首情景交融,千古傳誦。“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后兩句詩形象鮮明,構(gòu)思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引起讀者許多聯(lián)想,受理的啟示:“春色”是關(guān)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fā)展。
3、《使至塞上》中,寫塞外奇特美麗風光的千古名句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lián),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xiàn)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4、馬之五(李賀·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奇才異質(zhì)、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一、二句寫景,展現(xiàn)出一片富于特色的邊疆戰(zhàn)場景色: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象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zhàn)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于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 “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lián)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zhàn)斗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藩鎮(zhèn)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zhèn)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xiàn)實感慨的。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啟后兩句的抒情: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忽如”二字下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出了詩驚喜奇的神情。“千樹萬樹梨花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雪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xiàn)出景的繁榮壯麗!霸娙藢⒋壕氨榷,尤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nèi)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想造境俱稱奇絕。要品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個成語——“妙手回春”。全詩融合著強烈的主觀感受,詠自然風的同時還表現(xiàn)了雪中送人的真摯情誼。
推薦游戲:
本文關(guān)鍵詞:敘事詩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98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89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