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工程倫理研究的態(tài)勢分析──以CSSCI和CNKI數(shù)據庫中的工程倫理研究期刊論文樣本為例
本文關鍵詞:當代中國工程倫理研究的態(tài)勢分析──以CSSCI和CNKI數(shù)據庫中的工程倫理研究期刊論文樣本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基于CSSCI和CNKI數(shù)據庫,在分析概括中國工程倫理研究基本狀況的基礎上,可對當代中國工程倫理研究的特點做如下歸納:學術部落初露端倪;研究領域有待拓展;實證研究亟需加強以及研究范式有待確立。對我國工程倫理研究的未來發(fā)展,建議要加強與工程領域一線專家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工程倫理的研究領域;加強實證研究;逐步完善學科建制,加快以工程倫理研究為主干的學科群建設。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哲學教學部;
【關鍵詞】: 工程倫理 發(fā)展態(tài)勢 量化分析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DIA090217)
【分類號】:B82-05
【正文快照】: 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日益加速,各類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隨之而來的工程倫理問題也日漸增多,發(fā)軔于上個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的工程倫理研究越來越多地引起內地學者的關注,系統(tǒng)梳理工程倫理研究在國內的發(fā)展軌跡,找出不足、明確方向,有利于學科的發(fā)展與繁榮,也將為我國現(xià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齊艷霞;劉則淵;李作學;;國際工程倫理的知識聚類及其前沿演進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任丑;;工程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J];道德與文明;2010年06期
3 鐘秉林;趙應生;洪煜;;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分析與未來展望——基于近三年教育類核心期刊論文量化分析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4 李慧;;實證方法在管理學科問題研究中的科學運用[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05期
5 杜德金娜;王續(xù)琨;;工程倫理學[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84年03期
6 左媚柳;趙修渝;;三峽工程中突顯出的環(huán)境倫理問題[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李伯聰;;微觀、中觀和宏觀工程倫理問題——五談工程倫理學[J];倫理學研究;2010年04期
8 蘇俊斌;曹南燕;;中國工程師倫理意識的變遷——關于《中國工程師信條》1933-1996年修訂的技術與社會考察[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年06期
9 韓躍紅;;初議工程倫理學的建設方向——來自生命倫理學的啟示[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09期
10 陳剛;;工程倫理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瀟瀟;;國際化:以民族志書寫的名義——20世紀90年代以來丹麥電影的主題突破[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2 沙丹;劉桂宏;;布迪厄的反思性社會學[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08期
3 劉鐵梁;“標志性文化統(tǒng)領式”民俗志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4 應杰;;論巴塘弦子舞蹈“傳統(tǒng)·典范組合課”教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盧劍鋒;;“民族志”與少數(shù)民族廣播電視研究初探[J];今傳媒;2008年07期
6 張翠霞;;多維視野中的“歌”與“歌會”及其文化闡釋——劍川石龍白族調與石寶山歌會的調查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王琰;;民族志在電視國際傳播受眾研究中的運用[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李銀兵;甘代軍;;文化的記憶、復興與反思——關于花腰傣花街節(jié)的文化人類學闡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李瀟;;新聞傳播學方法論研究——論“民族志”方法論[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4期
10 張曉佳;;女性視角下的民族志表述真實性思考[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郭云忠;;法學實證研究的種類及其地點選擇[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李勝俊;樊勇;李曉Pr;;從汶川512大地震學校建筑倒塌看我國工程倫理問題[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吳成立;;民間組織與宗教:藏區(qū)鄉(xiāng)村的社會控制——以西藏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xiāng)為例[A];任乃強與康藏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9年
4 岳天明;;試論我國教育人類學的學科定位與學科精神[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建梅;培養(yǎng)雙語雙文化人:新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人類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嶸;傳統(tǒng) 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蘭州大學;2011年
3 杜倩萍;當代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功能[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吐爾地·卡尤木;維村社會的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張雯莉;勞燕分飛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雷晴嵐;(亻革)家“哈沖”節(ji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趙鵬;瀘沽湖畔走婚文化的當代抉擇[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劉學武;生態(tài)移民中政府權威與民間社會運作體系的互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10 茆曉君;風雨中的飄搖[D];上海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貧;那卡壯族“戒邦”儀式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李賢軍;廣西白褲瑤村落體育文化變遷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3 孟振興;大瑤山盤瑤木薯酒工藝的科技人類學考察[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唐仕軍;q"土窯工藝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馬小平;人類學視野下生態(tài)移民的文化變遷[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王露;我國工程師倫理理論與實踐初探[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7 李勝俊;從汶川5·12特大地震學校建筑倒塌看我國工程倫理問題[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8 蔣超;“基于居民經濟承受能力的醫(yī)療費用控制標準”的論證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馬也;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科研論文研究現(xiàn)狀與問題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莊文獻;高等醫(yī)學教育技術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通進;環(huán)境倫理學的基本理念[J];道德與文明;2000年01期
2 潘懋元;劉小強;;21世紀初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進展與問題[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3 郭菊娥,席酉民;我國管理科學研究的回顧與發(fā)展展望[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3期
4 馬慶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面臨的幾個關鍵問題[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5 許德音,周長輝;中國戰(zhàn)略管理學研究現(xiàn)狀評估[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6 譚勁松;;關于中國管理學科定位的討論[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7 陳孝尉;試論哲學價值研究的理論出發(fā)點——關于人類中心論與非人類中心論的爭論(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周川,蔡國春,王全林,萬力維,宋旭峰;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領域[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馬慶國;管理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要求與評判參考標準[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周川;院校研究的職能、功能及其條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曹彥,李娜;量化分析在文體學中的應用[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李艷蕊;大學低年級學生作文中“心理使役動詞”應用分析——基于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母語遷移”實證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金麗;;大證考試航海英語試題的量化分析與整體語言教學[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張海燕;;英漢廣告語語體量化對比分析[J];開封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5 邢相文;;“從X”類副詞比較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6 王華;叢愛玲;;論心理學研究中對歷史資料的分析方法[J];中外企業(yè)家;2011年06期
7 魯茜;一只鳴毲云外,曉鴻驚——孫光憲詞遒勁風格的量化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8 劉國輝;;禮貌語用語法化的量化考察[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4年02期
9 郭秋萍;加強對《資本論》中量化分析的研究[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10 郝春文;再論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幾個問題[J];中國史研究;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夏沁芳;馮艷;;北京經濟增長動力的量化分析研究[A];北京市第十四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8年
2 張繼軍;;淺談農村人飲工程社會經濟效益的量化分析[A];“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節(jié)能、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黃利平;;定性決策的量化分析[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1卷)[C];1991年
4 雷慰慈;蔣祥新;李新祥;金衛(wèi)斌;劉章勇;鄢圣芝;;科技興農的發(fā)展態(tài)勢及其服務體系建設的探討[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三農問題與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分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楊華元;劉堂義;蒯樂;高明;;針刺手法參數(shù)實時采集及教學演示系統(tǒng)的研究[A];全國針法灸法臨床與科研學術研討會暨脊柱病研究新進展論文匯編[C];2005年
6 傅廣宛;傅雨飛;;公民對公共政策制定過程關注度的若干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我國中部六省的量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蔣千;;當前沿海港口發(fā)展形勢及措施建議[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港口工程分會技術交流文集[C];2009年
8 佘奿R[;;《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近30年發(fā)展歷程[A];第八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加快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化 推進農業(yè)現(xiàn)代化[A];加快福建省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柏程豫;彭嵐蘭;沈玉芳;;長江三角洲社會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及對上海的挑戰(zhàn)[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忠 羅勇安;保持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確保完成全年任務[N];閩北日報;2006年
2 黃芳;全州大春生產保持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N];涼山日報(漢);2008年
3 劉瑛 邢明發(fā);我國重點企業(yè)改革呈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N];中國信息報;2003年
4 記者 趙丹 實習生 呂霞 通訊員 沈佳紅;去年10萬多游客留宿秀洲[N];嘉興日報;2010年
5 記者 穆巍 劉述波;張效廉會見香港客人[N];哈爾濱日報;2010年
6 查啟利;星子縣銀星造船公司發(fā)展態(tài)勢喜人[N];九江日報;2010年
7 記者 白娟;拉薩市國民經濟呈現(xiàn)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N];西藏日報;2004年
8 劉應東;我州“五一”接待游客22萬人次[N];楚雄日報(漢);2010年
9 統(tǒng)計;全市國民經濟保持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態(tài)勢[N];大同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劉振青;周邊地區(qū)發(fā)展態(tài)勢咄咄逼人[N];衡水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朱勤;實踐有效性視角下的工程倫理學探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宮曉琳;量化分析中國宏觀金融風險及其演變機制[D];山東大學;2011年
3 王健;任務關鍵系統(tǒng)生存性形式化建模與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4 蔣建業(y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測算方法及其對經濟影響的仿真分析[D];東北大學 ;2010年
5 林雪綱;網絡信息系統(tǒng)生存性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賴業(yè)寧;電力市場穩(wěn)定性及其風險管理[D];東南大學;2006年
7 阿如旱;近50a京津風沙源區(qū)土地沙漠化時空變化規(guī)律及其發(fā)展趨勢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年
8 賈冬焱;血管造影圖像的量化分析和應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劉曉晨;活細胞實時動態(tài)觀測與量化分析及應用[D];清華大學;2011年
10 楊旭紅;額葉癲癇運動輔區(qū)發(fā)作的運動軌跡及量化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靜宇;中國英語學習者迂回語能力的定性及量化分析——以實驗為基礎[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2 李志華;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可生物降解組分降解量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3 鄒宇;城市博物館旅游發(fā)展動力系統(tǒng)初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7年
4 馬曉松;新疆公路建設項目社會影響量化分析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5 任學文;4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電圖異常T波量化分析預測1年后預后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李清;前景化在《哈克·貝利費思歷險記》中的現(xiàn)代文體學解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王建輝;英漢語篇中的連接詞對比研究及其在翻譯中的運用[D];湖南大學;2005年
8 鄭林;江蘇省科技人才的量化分析及其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08年
9 劉惠鋒;江南私家園林空間量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10 劉新民;顏色量化分析在烤煙品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4年
本文關鍵詞:當代中國工程倫理研究的態(tài)勢分析──以CSSCI和CNKI數(shù)據庫中的工程倫理研究期刊論文樣本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8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44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