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綜述類期刊論文中評價語言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英漢綜述類期刊論文中評價語言的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英語和漢語為母語的作者在綜述類論文寫作中各具特點。通過運用語料庫手段對共40篇語言學類綜述論文進行評價語言分析后,數(shù)據(jù)顯示,綜述類論文作者多采取介入手段表達自身觀點,避免參與個人情感,以確保學術論文的客觀性;此外,中文作者更多以多元化手段凸顯其鑒賞能力,總體表達更委婉間接;英文作者更傾向于"借他人之言,發(fā)自己之聲",表達更直接和坦率,論證了綜述類期刊論文作者在評價語言的運用方面確實存在文化上的差異。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外語系;
【關鍵詞】: 綜述類期刊論文 評價系統(tǒng) 語料庫 對比分析
【分類號】:H05
【正文快照】: 作為學術期刊論文的一種重要類型,綜述類文章具備其鮮明特點和研究價值。在綜述文章中,作者的主觀意識集中,態(tài)度相對明確,富含各種評價資源,對其進行人際意義的分析很具價值。朱大明[1]對綜述性論文的分析可看出,綜述是整理、分析、闡述和評價的過程,綜述論文內容的重點即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榮娟;苗興偉;章嵐;;評價意義的跨語言建構[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黃萍;;法律語篇中模糊限制語的人際意義——以中文判決書為例[J];學術交流;2010年02期
3 李基安;;情態(tài)與介入[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4 虞安驥;鄒文君;;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評價系統(tǒng)理論及其運用——以評價辯論賽話語為例[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5 胡社考;程洪梅;車振冬;;就職演講語篇建構的評價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張仁霞;;語言、態(tài)度、詞匯選擇——評價系統(tǒng)下基于語料庫的人際意義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7 和慧娟;;評價體系視角下的政治委婉語分析[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8 王天華;;從評價系統(tǒng)看學術書序中的人際定位——以兩則序言為例[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王振華;評價系統(tǒng)及其運作——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新發(fā)展[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10 劉世鑄;;評價的語言學特征[J];山東外語教學;2007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振華;介入:言語互動中的一種評價視角[D];河南大學;2003年
2 趙巍;譯學辭典的原型及評價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6年
3 李金鳳;“評價—順應”視角的讀者定位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劉世鑄;態(tài)度的結構潛勢[D];山東大學;2006年
5 姚霖霜;法律文書情緒語言的認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雅麗;論新聞語篇中人際意義的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李榮娟;政論專欄語篇中態(tài)度意義的評價理論視角[D];山東大學;2005年
3 高崇娜;《時代周刊》“人物側面報道”專欄的評價資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何占磊;《今日說法》中的態(tài)度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5 羅立祥;對外漢語教學網絡課程的評價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6 張曉;評價系統(tǒng)下政治語篇的意識形態(tài)闡釋[D];廣東商學院;2010年
7 彭向敏;公益廣告互動意義的多模態(tài)研究[D];中山大學;2010年
8 房W
本文編號:429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42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