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毒期刊論文被引頻次分布擬合與分析
本文選題:水稻病毒 + 被引頻次 ; 參考:《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33期
【摘要】:為了分析水稻病毒期刊論文被引分布規(guī)律,以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為統(tǒng)計源,對1963年至2011年間水稻病毒期刊論文進行統(tǒng)計。結果表明:水稻病毒在期刊上累計發(fā)表論文1007篇,其中,525篇論文被累計引用4467次;水稻病毒論文被引頻次分布存在著明顯的集中與分散現象;水稻病毒論文被引頻次與論文數量擬合模型不符合冪函數分布、洛卡特規(guī)律和齊普夫模型;采用布拉福德定律中較為精確的萊姆庫勒模型對水稻病毒論文累積論文數量比值(x)與累積被引頻次比值(y)進行擬合得出y=0.2892ln(1+30.7499x),預測值與實際值通過K-S檢驗,符合布拉福德分布曲線。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i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ice virus periodical papers, the papers of rice virus periodicals from 1963 to 2011 were collected from 1963 to 201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007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which 4467 papers were cited, and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rice virus papers was obviously concentrated and dispersed.The fitting model of rice virus citation frequency and the number of papers did not conform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function, Rockett law and Zipuff model.Y=0.2892ln(1 30.7499xN wa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ratio of cumulative paper number and cumulative citation frequency of rice virus paper by using the more accurate Lamkuler model in Bradford's law.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value were tested by K-S test.In accordance with the Bradford distribution curve.
【作者單位】: 福建農林大學圖書館;
【基金】: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科學計量方法探討學科發(fā)展方向的研究”(JA10143s)
【分類號】:G353.1;S5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接雅俐;湯先忻;;高影響力論文是名牌醫(yī)學期刊的特征[J];編輯學報;2008年01期
2 林含新,魏太云,吳祖建,林奇英,謝聯(lián)輝;我國水稻條紋病毒7個分離物的致病性和化學特性比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3 謝聯(lián)輝,,林奇英,吳祖建,周仲駒,段永平;中國水稻病毒病的診斷、監(jiān)測和防治對策[J];福建農業(yè)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4 羅寶勇;;中國數字檔案館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于CNKI高被引論文的分析[J];檔案學通訊;2012年05期
5 賈曼鷗,顧小華;期刊質量辨析與被引頻次的討論[J];晉圖學刊;1994年02期
6 李亞君;;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期刊被引頻次的計量研究——以圖書館期刊管理工作為目標文獻內容[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肖冬來;鄧慧穎;謝荔巖;吳祖建;謝聯(lián)輝;;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水稻黑條矮縮病毒P6互作的水稻蛋白[J];熱帶作物學報;2010年03期
8 李曉萍;姜瑾秋;邢寶山;王麗;;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在期刊評價中的作用[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年04期
9 陳卓;宋寶安;郭榮;楊松;;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植保導刊;2010年12期
10 李曉;陳春燕;鄭家奎;唐莎;;基于文獻計量學的超級稻研究動態(tài)[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軍;《安徽機電學院學報》的引文分析[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金偉;;《編輯學報》2001—2005年引文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6期
3 潘偉;;醫(yī)生與編輯:我更鐘情于職業(yè)編輯[J];編輯學報;2008年03期
4 程朋軍;王云琦;顏帥;;SCI林業(yè)期刊出版現狀及分析[J];編輯學報;2010年01期
5 孫書軍;朱全娥;;內容質量決定論文的被引頻次[J];編輯學報;2010年02期
6 馮春明;參考文獻的功能分析[J];編輯之友;2003年06期
7 王文宏;;2003-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作者及引文的統(tǒng)計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王琳;魏杰;;引文分析與科技期刊評價[J];今傳媒;2012年05期
9 郝麗娜;引進移植方法與圖書館學情報學[J];圖書與情報;2005年03期
10 鄧清燕;《北京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5~1998年引文分析[J];北京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金林紅;宋寶安;郭榮;楊松;陳卓;呂建平;金星;王金輝;談孝鳳;賀鳴;肖文祥;李建華;盧金鵬;劉嵐山;劉春;鄭和斌;韓忠良;楊中成;李衛(wèi)國;劉家駒;;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A];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與病蟲防控專業(yè)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林長春;杜紅;;境外科學教育中HPS教育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初步分析——以《Science & Education》期刊為例[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劉芬;;2006-2008年《情報理論與實踐》載文、作者與引文統(tǒng)計分析[A];2011年全國電子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屈建;;我國藥學科技期刊的評價[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5 屈建;;我國藥學科技期刊的評價[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6 倪林;戴仁懷;蔣曉紅;;水稻病毒病及其傳毒介體黑尾葉蟬的比較研究[A];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楊金廣;李凡;吳祖建;陳海如;謝聯(lián)輝;;云南水稻條紋病毒4個分離物與RSV其他分離物CP基因的序列比較[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吉燦忠;武術“文化空間”論繹[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2 胡小君;基于科技引用網絡結構算法的科學計量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3 張恒木;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分子生物學[D];浙江大學;2001年
4 魏太云;水稻條紋病毒的基因組結構及其分子群體遺傳[D];福建農林大學;2003年
5 林董;RSV五個基因及GFP-CP、GFP-SP融合基因在sf9昆蟲細胞中的表達[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6 孫瑞英;信息資源配置質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8 康宇航;一種基于共現分析的科技跟蹤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9 高軍;我國大學教師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仁義;高校教師科技績效評價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慧;醫(yī)學期刊學術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劉慧;2000-2010年我國IT價值研究的文獻計量評析[D];吉林大學;2011年
3 吳葉林;大學章程立法初探[D];西南大學;2011年
4 康紅芹;我國大陸成人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青;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高被引論文的內容與形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韓召;水稻齒葉矮縮病毒Pns10的定位及其自身互作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7 胡劉洋;水稻條紋病毒編碼蛋白在Sf9細胞中的表達與定位[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8 孔德權;基于蛋白質組學技術的小麥抗條銹病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5葉片低豐度蛋白質分析[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邵慧琴;1999-2009年我國15種中文核心期刊體育旅游研究文獻計量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何鳳遠;基于詞頻統(tǒng)計的齊夫定律漢語適用性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畢建新,吳佩華;數字檔案館的信息資源建設[J];北京檔案;2002年08期
2 李吉躍,賈黎明,趙世華,袁明英;從科技文獻看中國森林培育學50年之發(fā)展[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3 賀萍;路文如;駱有慶;;生物入侵文獻計量分析[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4 梁寶忠;;農業(yè)部:2009年要實現超級稻雙增一百[J];北京農業(yè);2009年20期
5 張凌之;影響因子在我國科技期刊評價中的作用分析[J];編輯學報;2003年02期
6 吳正明;論核心期刊的負面影響[J];編輯學報;2005年03期
7 張開森;數字檔案館的個性化服務趨勢[J];檔案與建設;2004年06期
8 袁紅軍;;數字檔案館服務模式研究[J];檔案;2007年01期
9 程式華;糧食安全與超級稻育種[J];中國稻米;2005年04期
10 傅榮校 ,陳榮紅;數字檔案館模式研究(一)——現階段不可能有統(tǒng)一模式[J];檔案學通訊;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恒木;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分子生物學[D];浙江大學;2001年
2 熊如意;水稻條紋病毒基因的原核表達及NS3和NSvc4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文娟;水稻矮縮病毒編碼的基因沉默抑制因子的篩選及驗證[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黨迎國;臭椿粗提物對水稻條紋病毒在水稻懸浮細胞中的作用機制[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水稻科學》文獻計量指標(2008年度)[J];中國水稻科學;2010年02期
2 ;《麥類作物學報》2007年度被引頻次較高的論文[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1期
3 ;《麥類作物學報》2007年度被引頻次較高的論文[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2期
4 ;《麥類作物學報》2007年度被引頻次較高的論文[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3期
5 ;本刊加入有關數據庫的聲明[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1年01期
6 鄔亞文;夏小東;職桂葉;葛磊;何建妹;鄂志國;李建;王磊;;基于文獻的國內外水稻研究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年20期
7 陳宗懋;《茶葉科學》在全國農林漁牧學科類期刊評價中排序第七[J];茶葉科學;2000年02期
8 李曉;陳春燕;鄭家奎;唐莎;;基于文獻計量學的超級稻研究動態(tài)[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9年12期
9 周桂蓮;;《麥類作物學報》2007年影響因子列CSCD核心期刊排行第133名[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3期
10 周桂蓮;;《麥類作物學報》2007年影響因子列CSCD核心期刊排行第133名[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4期
本文編號:1745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174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