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裕固族教育研究——以近三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學校教師論文為例
本文關鍵詞:反思裕固族教育研究——以近三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學校教師論文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反思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究行為,通過反思可以明白過去和現(xiàn)在的不足,以求對現(xiàn)在和將來進行彌補。本文以裕固族聚居區(qū)——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教師近三年主要的裕固族教育研究論文為例,通過對研究主題、研究內容、學術規(guī)范、研究觀念的反思,提出了由"應然"式研究向"實然"式研究轉變、由零星的研究向系統(tǒng)的研究轉變、由數(shù)量的增加向質量的提高轉變等對策,以求促進裕固族教育研究的良好發(fā)展。
【作者單位】: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文化研究室;
【關鍵詞】: 裕固族教育研究 學術評論 研究反思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人口較少民族的教育特色研究——以裕固族為例”(課題批準號:DMA110303)
【分類號】:G5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反思”(reflection),又譯“反省”、“反映”,是西方近代哲學的一個概念。而在教育學中,美國教育家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中認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jù)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積極的、堅持不懈的考慮”[1],F(xiàn)在,人們通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巴戰(zhàn)龍;;近五年裕固族教育研究進展述評——以期刊報紙文獻為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09年05期
2 巴戰(zhàn)龍;;成就與問題:中國裕固族教育研究六十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巴戰(zhàn)龍;;近5年裕固族教育研究進展述評——以研究生學位論文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4 李賢智;張勝前;;杜威反省思維理論對教學的啟示[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巴戰(zhàn)龍;;裕固族文化融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問題的調查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年02期
2 海路;;裕固族教育研究的學術精品——評《學校教育·地方知識·現(xiàn)代性:一項家鄉(xiāng)人類學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3 巴戰(zhàn)龍;;近五年裕固族教育研究進展述評——以期刊報紙文獻為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09年05期
4 巴戰(zhàn)龍;;學校教育與地方知識關系探究——基于一項裕固族鄉(xiāng)村社區(qū)民族志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2年01期
5 楊寶琰;楊雅琴;;裕固族教育研究述評[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2年03期
6 巴戰(zhàn)龍;;試論裕固族教育研究的對象與功能——基于教育人類學的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年06期
7 巴戰(zhàn)龍;巴玉環(huán);;簡論21世紀裕固族教育的文化使命[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8 巴戰(zhàn)龍;;近5年裕固族教育研究進展述評——以研究生學位論文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9 馬明輝;;論教學觀的認知轉向[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吳艷;;我們怎樣思維——杜威的反省思維及其教學啟示[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巴戰(zhàn)龍;人類學視野中的學校教育與地方知識[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2 袁春艷;人口較少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宋軍;公安院!缎淌掠跋窦夹g》案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玉芳;京族文化與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恬;中國教育人類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熊易寒;;文獻綜述與學術譜系[J];讀書;2007年04期
2 巴戰(zhàn)龍;;教育民族志:含義、特點、類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年03期
3 巴戰(zhàn)龍;;成就與問題:中國裕固族教育研究六十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巴戰(zhàn)龍;巴玉環(huán);;簡論21世紀裕固族教育的文化使命[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5 單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維與教學理論淺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滕星,巴戰(zhàn)龍;從書齋到田野——談教育研究的人類學范式[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巴戰(zhàn)龍;社區(qū)發(fā)展與裕固族學校教育的文化選擇[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王吉春;地方、國家與教育變遷[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敬告讀者和作者[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年03期
2 ;敬告讀者和作者[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年11期
3 ;敬告讀者和作者[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年02期
4 祖印;;教育實驗評論亟待發(fā)展[J];教育研究與實驗;1988年04期
5 馮一下;;加強對歷史教學研究的研究[J];歷史教學;1988年11期
6 王鍾陵;再復蔣寅同志書[J];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7 胡昭曦;西部大開發(fā)與巴蜀文化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05期
8 袁玉立;當代學術史研究呼喚健康的學術批評和學術評論[J];云夢學刊;2005年04期
9 ;敬告讀者和作者[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01期
10 ;稿約[J];學海;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松華;;二十世紀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反思[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張學廣;;30年來國內西方價值哲學研究反思[A];價值哲學發(fā)展論[C];2008年
3 張玉琪;賈旺;;王忠誠學術思想的初步探討[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張玉琪;賈旺;;王忠誠學術思想的初步探討[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佟屏亞;;中國農業(yè)科學呼喚科技評論[A];2004’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文集[C];2004年
6 劉鴻英;;媒介全球化中的文化傳播:中國廣告的理解與偏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7 佟輝;;《明代農業(yè)經濟與農村社會》[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8 唐流德;;編輯人員須重視專業(yè)著述實踐[A];編輯人才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鄭娟榕;;立足學報編輯崗位 弘揚光大學術正氣[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一集)[C];2003年
10 張學廣;;三十年來國內西方價值哲學研究反思[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磊;學術評論該如何進行[N];解放日報;2003年
2 任國征;加強學術評論破除“學術潛規(guī)則”[N];學習時報;2009年
3 寧波大學 錢茂偉;由批評而對話:學術評論方式新設想[N];社會科學報;2008年
4 樸 素;行走在學術與思想之間[N];海南日報;2005年
5 丁白;畫家許江出書《視覺那城》與《一米的守望》[N];中國文化報;2005年
6 王波;電影批評:如何跟上產業(yè)化進程[N];中國文化報;2005年
7 荊州師院中文系 黃忠順;從“迷霧”中走出[N];社會科學報;2003年
8 郭世佑(浙江大學中國近代歷史與當代發(fā)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的魅力在于創(chuàng)新[N];文匯報;2000年
9 《博覽群書》雜志社副主編 陳品高;博覽群書 放飛思想[N];中國郵政報;2006年
10 周軍 馮黎明;洛陽石化苦練內功求發(fā)展[N];現(xiàn)代物流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琳;我國大陸地區(qū)人際傳播研究評析[D];蘭州大學;2007年
2 姜超;檔案學術評論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3 閆麗云;事業(yè)與家庭可以兼得嗎?[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段兆兵;論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教師專業(yè)成長[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楊燕;IT行業(yè)軟件工程師的工作場所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房梅;理解課外英語自主學習[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白燕萍;中學生作文價值觀培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程緒龍;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下地理自主性學習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馬金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幼兒園中班繪畫教育活動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索乃穎;生活在別處[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反思裕固族教育研究——以近三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學校教師論文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3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uzhibaogao/36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