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 緒論
1.1 選題緣由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融入教育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斷努力,希望尋求到一種完美的教學方式為教育服務,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為中國的課程改革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近幾年來,翻轉課堂在中國以燎原之勢蔓延到各地。2003 年,中國各省市 20 多所中學在華東師范大學的組織下成立了高中在線教育聯盟,致力于促進翻轉課堂的實施和翻轉課堂所需的在線學習資源的開發(fā),7 個月后,華東師范大學慕課中心的觀摩會迎來了全國各地 700 多人參觀和學習。在全國中小學教師微視頻大賽上,參賽的作品達到 1600 多件,涉及了小學到高中的各年級各學科。2014年,美國地平線報告指出,傳統(tǒng)教育與新興技術融合是未來教育的必然結果,其中提到翻轉課堂和學習分析技術將在未來的 1-2 年內對教育產生重大作用,而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教學,勢必會對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歷史事件時序和前因后果的梳理,導致在傳統(tǒng)歷史課堂中,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現象比較普遍,學生長久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之下,按部就班,被動的接受性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多數學生沒有解決歷史問題的基本能力,更別談質疑、創(chuàng)新精神。而一線教師都知道,教師即使把知識直接傳授給了學生,學生如果沒有對知識的思維過程,學生就不會真正形成認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應該是學生參與學習,獲取經驗,最后形成能力的過程。近幾年,初中歷史會考題目越來越注重學生歷史綜合能力的考察,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習能力?上驳氖,大多數初中學生對歷史學習興趣較大且求知欲強,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就尤為重要。而翻轉課堂教學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體驗,從觀看視頻、完成練習、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步步獲取經驗,實現個性化學習,提升學生的歷史綜合能力。
.........
1.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綜述
我國有關翻轉課堂的論文在 2011 年 3 月首次出現在學術期刊上,而截止到2016 年 1 月,筆者在以“翻轉課堂”“顛倒課堂”為關鍵字在主要期刊數據庫搜索到 17021 篇相關文章,涉及到翻轉課堂教學應用的有 3467 篇,這說明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一線教師開始研究翻轉課堂,應用研究主要涉及高等學校,職業(yè)教育及中小學等多個學段,其中重點在于高校課程教學實踐,在中小學校的實踐以高中階段為主,研究的科目主要是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主干學科。 眾多的中學應用研究中,重慶聚奎中學和深圳的南山實驗學?芍^是領軍者。深圳南山實驗學校的翻轉課堂教學強調“以人為本”,推行云計算下的翻轉課堂實驗,注重在課堂上檢查學生課后練習的結果,對易錯題進行重點講解,解決學生疑問。疑難解答完成后,教師根據情況設置練習題幫助學生拓展鞏固知識。我國翻轉課堂最著名的莫過于重慶聚奎中學,教師利用 “校園云”服務平臺上傳學習視頻后;學生們用平板電腦下載并學習教學視頻、完成學習單上的自測題,小組內部討論后將疑難問題交給課代表上傳給教師;教師可以依據疑難問題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探究問題和解答。該校翻轉課堂包括“課前四步”和“課中五環(huán)節(jié)”。聚奎中學教學實踐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同學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后,學習成績、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顯著提高,100%的教師都接受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實行之后,教師很少在課堂中停下來整頓紀律,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與學生交流,觀察學生表現及知識掌握情況,課下不用花費過多時間來批改作業(yè),而把精力用于學習視頻的開發(fā)、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等方面。重慶聚奎中學在翻轉課堂的成功為翻轉課堂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①另一個較為著名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是廣州天河區(qū)“天云項目”,天河區(qū)很多教師在項目培訓后開展了翻轉課堂教學實驗,但大多選擇每月一次課進行翻轉式教學,提交相應的任務,通過學生學習反饋了解實驗效果。
........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2.1翻轉課堂基本概念
翻轉課堂的概念最早由 Large 和 Platt 在《經濟學教育雜志》發(fā)表的文章中提出,此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翻轉課堂。中國一般將翻轉課堂譯為“The Flipped Classroom”,中文又稱“顛倒課堂”。 英特爾全球教育行業(yè)總監(jiān) Brian Gonzalez 在其《教育的變革——全球趨勢和經驗》的主題演講中談到,顛倒的教室是將知識的內化和知識的傳授分別放到教室內外,這樣做的結果是便于學習者們相互的溝通交流,同樣也給予了他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① 可汗學院創(chuàng)始人薩爾曼.可汗認為翻轉課堂是學生根據自身能力的不同,選擇性或者重復性的學習后,一起解決疑難問題的過程。② 翻轉課堂早期研究者張金磊認為,教學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即知識傳授、知識內化。翻轉課堂顛覆了兩者的順序,學生課下觀看學習視頻實現知識的傳授,教師學生一起進行的課堂學習即為知識的內化。 劉慶禹老師提出,翻轉課堂是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課前觀看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然后在課堂上一起交流、探究、解惑的教學模式。③ 從實質上說,翻轉課堂就是把過去老師上課所傳授的知識放到課前由學生課下預習,針對預習中的問題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探討交流,獲得幫助,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
2.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及發(fā)展
翻轉課堂的最早探索者應該是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汗。2006 年,薩爾曼.汗制作的第一個教學視頻傳到了 You Tube 上,很快引起了廣泛關注。后來,薩爾曼.汗(Salman.Khan)創(chuàng)辦了涵蓋數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內容視頻的 “可汗學院”(Khanacademy),僅僅半年,這些視頻的總訪問量就達到了五億次,每天都有超 1000 萬人參與課程學習。這種在線學習模式很快讓許多中學教師認識到“翻轉課堂”對于學校教育的重要性。2007 年,美國林地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Jonathan Bergman 和 Aaron Sams 將自己的教學過程和 Power Point 演示文稿錄制成視頻,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供沒來上課的學生在家中在線學習,他們的這一做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在此基礎上,兩位教師將一部分課堂內容制作成視頻,作為了教學的一部分,從而開創(chuàng)了“翻轉課堂”的先例。兩位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很快就受到了一線教師的關注。2011 年,他們出版了《翻轉課堂:時刻惠及更多的學生》介紹了自己的翻轉課堂教學經驗,受到了美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的推薦,也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認可,美國各中小學校也紛紛效仿這種教學模式,并定期舉辦“世界翻轉課堂開放日”,使翻轉課堂在美國流行,很快風靡全球。
...........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 11
3.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 11
3.2 學生歷史綜合能力前測及分析 .... 14
3.3 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設計 .... 14
3.3.1 教學實驗對象的選取 ........ 14
3.3.2 教學流程設計 ...... 15
3.3.3 評價指標設計 ...... 17
4 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以《辛亥革命》一課為例 .... 19
4.1 課前準備 ...... 19
4.2 教學過程 ...... 20
4.3 教學反思 ...... 23
4.4 改進措施 ...... 24
5 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應用的總結和思考 .......... 25
5.1 總結性評價 .... 25
5.2 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 26
5.2.1 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 26
5.2.2 針對問題的應對策略 ........ 27
5 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應用的總結和思考
5.1 總結性評價
終期筆試題目(測試題目見附錄 4)大多選自網絡及課后練習,也包括筆者針對課標要求設計的一些題目,選擇題 20 題,每題 2.5 分,共 50 分;材料題三個,共 40 分,1 個思維拓展題 10 分。學生平均得分約為 76 分,具體得分情況如表5.1:為了調查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接受程度,筆者設計了《翻轉課堂滿意度調查問卷》發(fā)放給初二三班同學,問卷發(fā)放 31 份,回收率 100%,調查結果顯示(見圖5.1),相比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歡迎,而 79.15%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他們的歷史學習有幫助,并希望繼續(xù)以這種方式學習歷史。此外,學生普遍反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比傳統(tǒng)課堂更有利于他們了解歷史,拓展歷史課外知識。 通過后測題目和問卷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初中歷史翻轉課堂的接受度較好,對比兩次歷史綜合能力考察成績和調查問卷結果,筆者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終期測試結果顯示,學生利用教學視頻自學復習考試,效果良好; 雖然在此次初中歷史翻轉課堂的實踐,筆者針對學生反映出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教學視頻、導學案、教學設計及課堂探究題目,通過實踐驗證了翻轉課堂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有效性,但筆者也發(fā)現了翻轉課堂歷史教學應用的一些問題。
結語
本文采用翻轉課堂普遍模式,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開發(fā)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課程,期望能為初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運用提供一點借鑒。但由于條件和能力所限,本次教學實驗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本次的教學應用研究時間較短,除去復習和一些不適合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容,實驗時間只有 20 節(jié)課左右。由于筆者個人教學崗位的變化,無法對實驗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進行長期的追蹤,實驗的結論沒有得到更多的驗證。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筆者只選取了一個班作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的對象,雖然通過互助平臺能夠比較完整的觀察、監(jiān)控實驗對象,但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筆者卻沒能對每個小組情況進行細致了解,因此,實驗結論不能全面反映實驗情況。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很高,而筆者個人能力有限,在微視頻的制作、自測題目、探究問題及評價體系的設計上一定存在很多不足,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此次翻轉課堂實驗的效果。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148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