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學院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開題報告:試論張恨水小說中的民俗描寫
發(fā)布時間:2016-09-28 06:31
彭靜在《張恨水小說的民俗學意義》一文中指出俄羅斯文學理論家別林斯基認為: “‘習俗’構(gòu)成著一個民族的面貌,沒有了它們,這民族就好比是一個沒有面孔的人物,一種不可思議、不可實現(xiàn)的幻象。”法國理論家丹納說, “要了解一件藝術(shù)品,一個藝術(shù)家,一群藝術(shù)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藝術(shù)品最后的解釋, 也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薄澳撤N藝術(shù)是和某些時代精神和風俗情況同時出現(xiàn),同時消滅的” , “作品的產(chǎn)生取決于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
二、論文提綱
[1] 張伍.我的父親張恨水[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6:101
[2] 張恨水.寫作生涯回憶錄[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5:38[3] 董海梅.張恨水小說的民間敘事性研究[D].青海:青海師范大學,2009.
[4] 謝昭新.地域文化與張恨水的文學創(chuàng)作[J].安徽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29(2):177-180.
[5] 朱周斌.張恨水小說文本中的新思[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2(5):71-75.
[6] 燕世超.論張恨水環(huán)境小說的敘事結(jié)構(gòu)和悲劇意蘊[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
版),2000,16(4):15-20.
[7] 薛熹禎[韓].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新“版圖”——從魯迅、張恨水論中國現(xiàn)代小說中的風景與民俗[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6):38-45
[8] 溫奉橋.論張恨水小說的北京敘事[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6):5-9
[9] 彭靜.張恨水小說的民俗學意義[J].研究理論界, 2010(10):141-142
[10] 謝家順.張恨水小說民俗學闡釋[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年會, 2010:87-93
,
本文編號:1250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uzhibaogao/1250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