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類研究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論文結構定量分析
本文關鍵詞:理工類研究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論文結構定量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基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檢索數據,利用集中度指數、絕對優(yōu)勢指數、相對優(yōu)勢指數、比較優(yōu)勢指數等計量指標,對38所理工類研究型大學9個學科門類的論文產出進行測度分析,初步勾勒出近年來這一特定集合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論文產出的特點:各大學之間、各學科之間論文產出存在較大差異,學科論文產出結構表現(xiàn)不均衡。認為,提升學科發(fā)展水平應思想上重視、結構上協(xié)調,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yǎng)力度。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中心 大連理工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 理工類研究型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科 論文結構
【基金】:大連理工大學青年教師培養(yǎng)基金“大學知識能力評價研究”(3009893203)
【分類號】:G649.2
【正文快照】: 國內外就研究型大學的確認并無統(tǒng)一的標準。但一般認為,研究型大學應具有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學科和學科建設。對于我國研究型大學的劃分,張振剛[1]通過對美國研究型大學與我國具有研究生院的大學的相似性分析,認為我國具有研究生院的大學基本具備了研究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警武;世界著名理工大學發(fā)展文科的經驗[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2 陳士俊,王梅,李軍;論我國高校學科結構的協(xié)調發(fā)展[J];科學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龐青山;大學學科結構與學科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梅;基于生態(tài)原理的學科協(xié)同進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3 翟亞軍;大學學科建設模式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彭靜;我國工科類研究生培養(yǎng)資源重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高茜;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結構的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2 段靜靜;戰(zhàn)后日本高等教育結構發(fā)展對我國的啟示[D];揚州大學;2007年
3 王梅;高等學校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D];天津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蔡克勇;論高等學校實行理、工、文結合——改革高等教育結構的一個緊迫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2 別敦榮,徐警武;我們?yōu)槭裁匆k綜合性大學──兼論重點理工大學文科發(fā)展戰(zhàn)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張振剛;研究型大學學科均衡形態(tài)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年06期
4 陳士俊;從耗散結構理論看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與高教改革——兼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耗散結構模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05期
本文關鍵詞:理工類研究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論文結構定量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1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ijiedaxue/34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