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與古典詩詞教學——古代文學教學與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研究論文之三
本文關鍵詞:想象力與古典詩詞教學——古代文學教學與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研究論文之三
更多相關文章: 想象力 記憶表象 理解領悟 形象思維 情感空間
【摘要】:想象力是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翅膀。古代文學教學,應當充分利用古典詩詞所具有的想象空間,從引導學生儲備豐富的記憶表象、培養(yǎng)敏銳的理解領悟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形象思維力和拓展多樣的情感空間等方面入手,在賞析作品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想象力,將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
【作者單位】: 西華師范大學中文系
【關鍵詞】: 想象力 記憶表象 理解領悟 形象思維 情感空間
【分類號】:I206.2*4
【正文快照】: 在古典詩詞教學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對老師詳細分析講解過的作品,學生往往洋洋灑灑,對答如流;對自學的篇目,卻只能簡單地講出“結構嚴謹”、“語言精煉”、“情感真摯”,或是“成功地使用了比喻、夸張、對比等手法”一類的套話,即使偶有談及意境、風格,也是點到即止,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增流,彭發(fā)勝;詩歌語言的維度:“Image”與意境的差異[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翟蘇民;對中學美育現(xiàn)狀的一得之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周小儀;從形式回到歷史——關于文學研究方法論的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4 趙白生;“我與我周旋”——自傳事實的內(nèi)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李瑛;唐代送別詩意象營造的個性化[J];北方論叢;2004年06期
6 曹德和;修辭學是否屬于邊緣學科討論述評[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7 王渭清;人格面具膨脹的啟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號象征意蘊探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8 魏家海;古詩英譯中意象定位的意圖性[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陳景春;試論審美體驗的傳播[J];編輯之友;2005年01期
10 胡淑慧;馮延巳、晏殊詞異同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許春翎;;古典文學作品英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闡釋——兼評林語堂譯介《浮生六記》中的審美體驗[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楊國娟;;溫庭筠兩闋《夢江南》的寫作藝術[A];唐代文學研究(第十一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王其亨;莊岳;吳蔥;;處處書堂選字名 無非道古淑今情——清代皇家園林景名用典的審美意義[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劍云;太康文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1年
2 趙伶俐;審美概念理解對審美感受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楊平;康德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思想[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汪麗君;廣義建筑類型學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5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6 楊合林;玄言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證[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8 寇鵬程;作為審美范式的古典、浪漫與現(xiàn)代的概念[D];復旦大學;2004年
9 田林;大遺址遺跡保護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10 鄭利軍;歷史街區(qū)的動態(tài)保護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艾娥;喬吉散曲意象的美學透析[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2 姚麗萍;從受眾選擇角度對電視新聞編輯的考察[D];暨南大學;2003年
3 范海玉;劉長卿五言律詩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4 張勝利;論文學的宇宙境界[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楊洲;人品、詩品、畫品——論王冕的人品及其詩畫創(chuàng)作[D];河北大學;2001年
6 郭亞賓;耶律楚材詩歌特質(zhì)論[D];河北大學;2001年
7 徐茂雯;陳子龍詩學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8 余意;論宋代文人雅詞的審美品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鄭珂;中英情感隱喻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唐兵;近百年中國美育觀念演變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蔡愛青;符號與意義[D];河南大學;2003年
2 李巍;優(yōu)雅的古典——曹文軒小說論[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01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80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