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一個向度——以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為目標
本文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一個向度——以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為目標,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當代文學課程教學中滲透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的各項要素,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為向度開展當代文學課程創(chuàng)新,必將對人文學科的教學成效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 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
【關鍵詞】: 當代文學 教學 畢業(yè)論文
【基金】:2007年度紹興文理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創(chuàng)新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機制為目標的學科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課題成果之一(紹學院[2007]53—17) 2009年紹興文理學院優(yōu)秀教學團隊“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群”建設成果之一(紹學院發(fā)[2009]147—4)
【分類號】:I206.7
【正文快照】: “當代文學”是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幾年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探索以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為目標的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在當代文學課程教學中滲透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的各項要素,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為向度開展當代文學課程創(chuàng)新,對人文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葉小兵;論中學歷史學科的閱讀理解能力[J];歷史教學;1998年05期
2 商德江;朱熹的閱讀教育理論[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3 武巋;高等數學閱讀能力基本成分探析[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王波;宋元時期的閱讀療法思想和案例[J];圖書館論壇;2004年06期
5 端木慶一;外語閱讀心境的發(fā)展過程及其效應[J];外語界;2001年01期
6 郭韌希;創(chuàng)造性閱讀理論探微[J];學術交流;2005年01期
7 趙繼良,莫俊生;建設良好學風的目標及方法[J];信息工程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8 李毓秋,張厚粲,李彬,李鳳玫;中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結構的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03期
9 胡冬云;更新閱讀觀念,提高中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5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江佳慧;論情感在閱讀教學中的功能[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譚蒂;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發(fā)展的跨文化詞語障礙及其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朱建萍;試論研究性閱讀[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4 周勝;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5 鄧麗娜;對話理論下的語文閱讀教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晶茹;試論個性化閱讀[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佘亞榮;高中語文書冊教育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方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徐佩嬰;誦讀教學法溯源與重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曉光;建構主義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玉茜;中學語文閱讀評價改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玉錦;;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談進一步繁榮景頗族文學事業(yè)的若干問題[J];華夏人文地理;1992年04期
2 陳葦;從當代文學中的女性形象看婦女問題[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1997年10期
3 周燕芬;當代文學中的崇高風格[J];小說評論;1999年03期
4 古遠清;百年中國文學中的當代文學研究[J];天津社會科學;2001年06期
5 鄭靖茹;現代傳媒與西藏當代文學[J];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6 張彩霞;從池莉的小說創(chuàng)作看中國當代文學的世俗化傾向[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胡沛萍;于宏;;西藏當代文學的見證——評李佳俊的文學批評[J];西藏文學;2007年06期
8 藺春華;龔勛;;當代文學體制下的文學期刊生存之路——以《江南》為例[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何聯華;文學的當代性問題[J];江漢論壇;1986年05期
10 李華書;試論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志遠;;構建當代文學相對穩(wěn)定的學科形態(tài)[A];新時期與新世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6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顏同林;;普通話寫作與當代文學的確立[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吳圣剛;;關于當代文學的效率問題[A];新時期與新世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6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4 ;2009年《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征訂啟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3)[C];2009年
5 ;2009年《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征訂啟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4)[C];2009年
6 ;2010年《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征訂啟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5)[C];2009年
7 ;竭誠歡迎會內外文學同行關心、支持與訂閱2009年《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文壇與評壇之信息總匯 教學與研究之內部參考征訂啟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1)[C];2009年
8 吳思敬;;當代文學命名與學科整合問題(提綱)[A];“中國當代文學史:歷史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畢光明;;“新時期文學”與“當代文學”的文學史命名[A];新時期與新世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6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10 焦應魁;郝日;;從“兩為方針”到“三個代表”——兼論當代文學藝術的功能與使命[A];延安文藝與先進文化建設研究——“紀念毛澤東同志《講話》發(fā)表60周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建軍;當代文學亟需向外轉[N];文藝報;2004年
2 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翟業(yè)軍;我看當代文學評價之爭[N];遼寧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樹偉;校園文學擴大學生精神成長空間[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石英;給當代文學一個說法[N];北京日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王俊 實習生 孫中春;當代文學應堅守精神高地[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6 記者 周國勇 見習記者 李穎;當代文學依然需要魯迅精神的引領[N];紹興日報;2010年
7 陳 陽;追蹤當代文學轉型流程[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山東師范大學 周志雄;網絡媒介與當代文學的版圖[N];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韓浩月;當代文學缺乏自我批評精神[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10 王學海;邊緣與希望[N];文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啟宏;論文革后的中國自然主義文學[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朱首獻;人學文學論[D];浙江大學;2005年
3 張伯存;中國當代文學和大眾文化中的男性氣質[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魏天真;女性文學的批判與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蔡愛國;中國當代歷史小說的敘事策略與文本分析[D];蘇州大學;2006年
6 李俏梅;中國當代文學的身體敘寫(1949-2006)[D];中山大學;2007年
7 王靜;人與自然:中國當代少數民族作家生態(tài)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8 任麗青;“十七年”時期上海的工人文學創(chuàng)作[D];上海大學;2007年
9 劉旭;當代文學中的底層形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陳靜;當代文學中的新疆經驗與書寫[D];蘇州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艷;當代文學的“中國經驗”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江霞;教師職業(yè)倦怠與教學成效的關系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永華;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文學批評及其轉型[D];青島大學;2004年
4 鄭靜;當代文學中的父親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馬修倫;當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自由與道德關懷[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趙牧;后革命時代的革命書寫[D];暨南大學;2005年
7 都本洪;當代文學的生成:新聞媒體的發(fā)展與新聞性文學的關系[D];吉林大學;2007年
8 彭妍;反映與影響:當代意大利文學獎項與創(chuàng)作之間[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媛;濡染“人性”之美習得“語言”之法[D];三峽大學;2008年
10 孫培云;幾度沉浮幾多憂[D];鄭州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一個向度——以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為目標,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8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36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