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期刊 >

世界文學的發(fā)展 中國翻譯家許淵沖:對比莎翁和湯顯祖作品有利世界文學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7-12-10 03:02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白洋5月11日北京報道】在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之際,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用同時出版《莎士比亞六種悲劇》和《牡丹亭》兩套書譯作的方式,表達了對兩位大家的紀念。近日,許淵沖在北京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對比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作品,有助于世界文學的發(fā)展,而中國文化要得到海外更多的認可,在翻譯理論上,需要改現(xiàn)在的“對等論”為“優(yōu)化論”。

許淵沖是中國著名翻譯家,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是亞洲首位獲得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的翻譯家,目前,他已出版中、英、法文譯著上百本。

對比莎士比亞和湯顯祖有利于世界文學發(fā)展

《歐洲時報》:作為為數(shù)不多能同時翻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作品的翻譯家,您覺得他們兩個的作品各自有什么特點?

許淵沖:目前我只翻譯了《牡丹亭》,只能拿它來和莎士比亞的作品進行比較。在我看來,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寫羅朱的青春戀和家族的矛盾,以情人的死亡作結(jié),但卻化解了家族的矛盾,這顯示了以理化情的作用。世界文學的發(fā)展而《牡丹亭》寫杜麗娘因讀《詩經(jīng)關雎》而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相思,游園驚夢,但因不能違反父母之命,含恨而死,死后還魂,鴛夢重溫,愛情戰(zhàn)勝了死亡,則是以情勝理。

此外,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描述愛情的作品,都講的是人生活中發(fā)生的愛情;而湯顯祖的作品,則描述的人在夢中,乃至死亡后的愛情,單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湯顯祖比莎士比亞更加浪漫,莎士比亞則比湯顯祖更加現(xiàn)實。世界文學的發(fā)展

《歐洲時報》:因為兩人逝世400年的契機,不少人都愿意拿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進行對比,在您看來,這樣的對比有怎樣的意義?

許淵沖:莎劇《哈孟雷特》中寫了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思想和行動,《麥克白》寫了蘇格蘭大將謀害國王后的恐懼和憂慮,《李爾王》寫了女兒的背叛引起老王的憤怒,《奧賽羅》描寫了威尼斯大將聽信讒言而引起的嫉恨,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寫一見鐘情的青春戀,《安東尼與克柳葩》寫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羅馬大將和埃及女王,《威尼斯商人》寫種族歧視和義利之爭等等,這些都是不同時代具有的思想感情,也展現(xiàn)出人性的深刻,非常值得中國文學借鑒。

而湯顯祖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他引用《詩經(jīng)》的典故“關關雎鳩”,用鳥的聲音來描寫愛情;引用李商隱的詩句“藍田日暖玉生煙”來描述男歡女愛,這些都是莎士比亞和西方文學沒有使用的方法。所以我認為,讓更多中國文化走出去,促進中西方文學的相互學習,將幫助世界文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中國文化要為外界接受需要改善翻譯理論

《歐洲時報》:談到中國文化走出去,翻譯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在您看來,怎樣翻譯才能幫助中國文化為更多海外的讀者所接受?

許淵沖:在中國文學該由誰來翻譯和怎么翻譯的問題上,翻譯界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英國倫敦大學格雷厄姆教授就曾表示,不能讓中國人自己來翻譯中國的文學作品,而應該由英美的學者將它們翻譯為自己的文字。但我認為,中文是象形文字,而英文是拼音文字,讓使用英文的翻譯者理解中文內(nèi)容本身就有難度,讓他們翻譯,文學效果其實會打折扣。

比如曾翻譯《牡丹亭》的譯者,美國學者白之(Cyril Birch在翻譯杜麗娘的老師講解《詩經(jīng)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谩吆靡玻稀咔笠!边@幾句時,就翻譯為Guan guan cry the ospreys;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So delicate the virtuous maiden;A fit mate for our prince.“fit” that is to say “fit”,“mate”that is to say “seeking”.結(jié)果好多學習外語的中國人都看不懂。所以,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須由中國人自己翻譯。

此外,中國目前流行的翻譯理論是西方的“對等論”,強調(diào)字對字的翻譯和翻譯形式上的對等。但有個問題,西方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可以對等的部分達到90%,用“對等論”翻譯是可以的,但中國文字和西方文字能對等的只有50%,對于字對字翻譯的強調(diào),就會如白之的例子一樣出現(xiàn)一些問題,即使保證了意思的一致性,中國文學的美也喪失了。

所以我認為中國在將自己的文學翻譯為外文時,必須要用“優(yōu)化論”,即對于中文和外文能對等的部分,盡量用對等的內(nèi)容去翻譯,對于二者不能對等的,不妨用超越作者的表達去展現(xiàn)其內(nèi)容。當然,這樣做的難度很大,我自己也未必能完全做到,但只有越來越多的翻譯者在忠實內(nèi)容的基礎上用更美的表達去展現(xiàn)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才可能為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所接受。



本文編號:12728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kzz/12728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ca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