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鐺舞 教案_小學生鈴鐺舞_蘇少版音樂:《鈴鐺舞》教學設計
本文關鍵詞:鈴鐺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選用教材:江蘇少兒出版社《音樂》三年級下第五單元《金孔雀輕輕跳》
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唱 《鈴鐺舞》
聽 《苗嶺的早晨》
動 表現(xiàn)苗族歌舞場面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1、指導學生用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鈴鐺舞》。
2、準確掌握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及三拍舞蹈韻味。
3、聆聽《苗嶺的早晨》,初步了解樂曲的段落。
能力目標:1、通過打擊樂器伴奏、唱歌、舞蹈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2、能專注地聆聽《苗嶺的早晨》,體驗小提琴與口笛不同的音色,感受體驗苗族民俗風情,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受力和思維想象力。
情感目標:通過歌曲地學習、樂曲地欣賞,引導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產生興趣,教育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能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歌曲。
教具準備:
有關苗族風情的圖畫,錄音機,鋼琴,打擊樂器(碰鈴 串鈴 鈴鼓 雙響筒 綢帶),節(jié)奏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組織教學 教師播放《娃哈哈》音樂 學生聽音樂拍手進教室 讓學生伴著歡快的音樂進教室。
二 做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游戲的名字叫《超級模仿秀》。游戲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我做什么動作你就模仿?凑l模仿地最像。
教師和著《娃哈哈》音樂做新疆舞動作,并不斷變化。 學生學老師邊聽音樂邊模仿動作。 歡快地維吾爾族兒歌為小朋友創(chuàng)造了一個快樂的氣氛。模仿教師的動作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起他們興趣。
三 欣賞樂曲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神奇的地方,大家閉上眼睛,咱們聽著音樂出發(fā)!
。毙蕾p口笛獨奏《苗嶺的早晨》
播放音樂
在不同的段落出示不同圖畫(有關苗族風情的畫面)
師:你有什么感受?
介紹樂曲《苗嶺的早晨》和苗族樂器——口笛。
2欣賞小提琴獨奏《苗嶺的早晨》
師:我們再來欣賞這首樂曲,不過,這是由另一種樂器演奏的,你能聽出是哪種樂器演奏的嗎?可以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3比較兩種樂器音色
師:這首《苗嶺的早晨》你喜歡哪種樂器演奏的?
閉上眼睛,聽樂曲
引子部分。
睜開眼睛,邊聽音樂邊欣賞畫面。
學生說出真實地感受。
聆聽樂曲,聽出樂器用 動作表現(xiàn)。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師的問題。
小朋友閉著眼睛,,靜心聆聽音樂。
小朋友在樂曲聲中欣賞著畫面,不僅對樂曲已有了完整地感受,而且對樂曲段落有了初步認識。
擴散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感受很多,對樂曲的,樂器的,畫面的……從而使學生從各方面了解感受苗族風光,風土人情及苗族音樂、樂器的特點。
<<<
本文關鍵詞:鈴鐺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60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xinhan/6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