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論文投稿網
本文關鍵詞:物理論文投稿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物理論文投稿網
人
相關熱詞搜索:
篇一:中學物理論文投稿心得
一、選好題目 我所接觸的許多中學物理教師,他們在論文寫作中所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難就是選題。他們不知道該寫什么,找不出論文的題目。坦率地說,這個問題不是靠讀一本論文寫作的書(雖然這很有幫助),聽一堂論文寫作講座所能解決的。論文選題是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它有一個長期積累、沉淀而逐漸升華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當然,也并非高不可攀。我自八十年代初涉足論文寫作,先后撰寫過《氣態(tài)方程的推廣式》、《組合電容器充電規(guī)律》等文章,均石沉大海。即使是我發(fā)表的處女作《密度計刻度規(guī)律的研究》,也是完成后歷時2年先后投過兩個雜志社不錄用,最后才由《物理教師》發(fā)表于1986年第3期。有讀者會問:你怎么想起來寫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教學實踐給我提出了這個題目。八十年代初我做中學物理教師時,當時教參上介紹了密度計的刻度公式h=ρ0h0/ρ,并在推導時運用了“設浸在液體中的那部分管子的平均橫截面積為 S”的假設。我想,密度計的玻璃管不是粗細均勻的,它的內壁貼有刻度紙的一端是均勻的,而另一端則略為膨大,其間還有一小段半徑又很小,這就說明教參的假設只能是近似的而不是精確的。我猜想:如果設刻度部分細玻璃管的橫截面積為S,則一定能推出一個精確的刻度公式。終于,我推出了一個精確的公式:在教“大氣壓強”一節(jié)時,需做覆杯實驗,按教材上的做法應當把杯中的水盛滿,可是有時不小心會把水灑出一些,我發(fā)現(xiàn)這時也能做成功。于是,我萌發(fā)出一個想法:半杯水行不行?一試,果然成功。進一步,我想:寫一篇文章如何?于是便有了《覆杯實驗的推廣與研究》(《物理教師》1987年第9期)。論文選題應當從教學實際中尋找,這樣選題既準確又有實際意義,這也是論文選題的主要方法。當然,也可以借鑒別人的思路。比如,有人寫了一篇題為“輪船 搖擺的固有頻率”的文章,一年后就有人寫出了一篇題為“橋梁振動固有頻率”的文章?梢詳喽ǎ笳呤艿搅饲罢叩膯l(fā)。論文選題有難、易之分。一般來說,教學專論、教學法研究的題目較難寫,而教材研究、實驗研究的題目相對容易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前者往往牽涉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而較難駕馭,這也是我的經驗之談。二、樹立觀點什么是一篇好的中學物理論文?簡言之,能有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獨到見解的文章才能稱得上是一篇好文章。好文章的標準既不很高,但做到又不容易。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的文章非常之多,實事求是地講,好文章非常之少。原因在于,這類文章多是就事論事,一般按照教材編排順序,先引出課題,再通過實驗,而后分析得出牛頓第一定律,最后運用規(guī)律解釋現(xiàn)象。這些例子往往是“用手推車”、“用腳踢球”等等。教學效果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是隔靴搔癢。我的最新研究表明: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關鍵是要在學生頭腦中引發(fā)認知沖突,破除學生頭腦中的前科學概念。我曾用“人坐在勻速行駛的汽車里豎直向上拋 鑰匙”、“勻速飛行的飛機所扔炸彈在空中排列的情況”、“勻速行駛的汽車前后車窗上兩只小蜜蜂相向飛行到達另一面車窗所需時間”三個例子進行檢驗,發(fā)現(xiàn)確實可以破除學生頭腦中的前科學概念,牛頓第一定律也真正能被學生掌握(《物理教師》1996年第3期)。我冒昧地認為,這篇文章算一篇好文章。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物理教學的目的之一。傳統(tǒng)觀點認為,“一題多解”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有效途徑,而“多題歸一”則是培養(yǎng)學生輻合思維的重要方法, 可謂涇渭分明。我提出了新的觀點:“一題多解”與“多題歸一”都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并且給出了理論解釋(《物理教師》1994年第12 期)。對于物理教學中的直觀教學,有的同志認為直觀性一般是科學發(fā)展幼年時期的特征,直觀方法雖是教學和研究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它的使用是有限制的,甚至是不可靠的(《物理通報》1989年第1期)。我則認為,直觀教學不僅符合人的認識規(guī)律,也符合教學規(guī)律,同時它還是學生形象思維的源泉(《教育研究》1993年第9期)。好文章的核心在于有新的觀點。新觀點可以是自己提出,也可以是反駁其
重核裂變時為什么卻釋放能量呢?一位教師運用如圖1、2所示的板畫,很輕松地向學生講明白了這個道理。
核子平均結合能為8.6Mev。如果92個質子和146個中子直接結合成中等核,則應釋放
8.6×238=2047Mev的結合能;但如果92個質子 和146個中子結合成鈾238,這個過程將只釋放7.5×238=178Mev的結合能,然后再由鈾核分裂成中等核時,根據(jù)能量守恒原理,就可凈放出 2047-1785=262Mev的能量。這就是重核裂變釋放結合能的道理。如圖1;輕核聚變的道理如圖2。(《教學通訊》1984年第1期)上文妙不可言的方法正是由于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板畫。這也是我所見到的關于原子核結合能的最好文章。中學物理論文寫作中常用方法一般有列表法、作圖法、近似處理法、模型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寫作法等等,恰當?shù)剡\用這些方法常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我曾改進了固體熱膨脹演示儀(《物理教學》1993年第3期),其關鍵在于運用了“光杠桿”放大法。結束語作為一名專門從事物理教育研究的教師,回顧十幾年來中學物理論文寫作的道路,我的感慨是很深的。我覺得,中學物理論文寫作成功的因素可以用楊振寧教授所說的三個“P”來歸納,那就是:Perception、Persistence and power!癙erception”——眼光。要知道哪些東西能寫。當然,眼光的培養(yǎng)需要指導。而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很少有人去做,這是十分遺憾的事情!癙ersistence”——堅持。論文寫作需要堅持。誠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的道路上從來就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沿著陡峭山路不斷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最高的頂點”。那種接到一、兩封退稿信就灰心喪氣的人,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文章出現(xiàn)在雜志上!癙ower”—— 力量。論文寫作需要學習,提高水平。只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很難寫出好論文。訂閱一、兩份物理教學雜志,經常閱讀別人的文章,仔細加以揣摩,堅持數(shù)年,必有成效。
篇二:科技論文投稿格式
網上投稿時注意:本刊投稿時可自動抽取題目、姓名、單位、摘要、關鍵詞等,因此請按本刊要求投稿。!否則自動提取的第一作者姓名有誤、其他作者姓名無法提。。!
標 題(注意用3號字)
張三, 李四2,王老五1
(注意:①名字應緊排;②不同作者之間用“,”隔開;③單位標注在右上角)
(1. 華中科技大學 水電與數(shù)字化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730074;2. 河海大學 水文水資源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注意,單位前后必須得用括號括起來) 1
摘要:本刊要求不得少于200字。具體要求見下邊要求。
關鍵詞:(關鍵詞不得少于4個,不得多于9個;各關鍵詞間用分號隔開)
中圖分類號:(在此網站
通訊作者:王老五(1950–),男,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巖石力學試驗,E-mail:[email protected](一般為導師且需要具有副高以上職稱)
中將成為一篇獨立的文章,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或過程)、結論四要素,要求準確、簡潔、量化,可讀性、邏輯性強。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1)目的。針對“研究對象”,為什么(why)要做這項工作以及做這項工作有何意義?先提出問題,給文章一個清楚的定位。(2)方法。針對“研究對象”,怎樣(how)做這項工作,以及所采用的具體的實驗手段和材料。(3)結果。即通過以上研究方法所得到的一些數(shù)據(jù)或認識,最好量化。(4)結論或討論。即由結果所揭示出的原理、規(guī)律或現(xiàn)象。
關鍵詞:關鍵詞1;關鍵詞2;關鍵詞3;關鍵詞4
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層次標題和正文中甄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每篇論文選取4~9個關鍵詞,各關鍵詞間用分號隔開。
中圖分類號:O 319.56文獻標志碼:A
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中()查找。一篇涉及多學科的論文,可以給出幾個分類號,分類號之間用分號相隔,其中主分類號排在首位。
Review Suggestion to Technical Paper
ZHANG San,LI Si2,WANG Laowu1
(1. School of Hydropow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2. 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英文摘要應是中文摘要的轉譯,應注意中英文不同的表達方法,不要簡單地逐字直譯 。請注意:文摘敘述要完1整、清楚、簡明;盡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型單調;請用第3人稱翻譯,用過去時態(tài)敘述作者工作,用現(xiàn)在時態(tài)敘述作者結論。
Key words:technical paper;revision;form;wuhan city
(請注意字母的大小寫規(guī)律)
以下內容單欄排版(采用宋體小四號字體,1.5倍行間距),本刊編輯過程中再將其轉為方正系統(tǒng)并排為雙欄
0 序或前言或引言(請在網站左側“下載中心”處下載“序或前言或引言的寫法”)
“引言或序或前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針對“研究對象”,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人工作的關系,目前研究的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工作的意義,引出本文的主題給讀者以引導。
引言也可以點明本文的理論依據(jù)、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簡單闡述其研究內容;三言兩語預示本研究的結果、意義及前景,但不必要展開討論。
寫作要求:①開門見山,不繞圈子;②言簡意賅,突出重點;③尊重科學,實事求是;④不得和摘要雷同;⑤不必交待開題過程和成果鑒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關合同和鑒定的全部結論;⑥最好不要分段論述,不要插圖表和數(shù)學公式的推導證明。
1一級標題
1.1 二級標題
正文內容。
1.1.1三級標題
正文內容。
(1)正文內容。
?
2 正文
撰寫要求:
① 篇幅。正文一般在5000~8000字以內(包括插圖及表格)。
② 內容。正文內容一般應包括研究的對象、方法、結果和討論這幾個部分,務求客觀、真實、科學、完
備,應盡量利用事實和數(shù)據(jù)論述。對已有的知識應避免重復論證和描述,也應防止過分注意細節(jié)的數(shù)學推演。
③ 公式。重要數(shù)學公式應另起一行居中排,,并順序編號,后文不提及的公式,可以不編號。按公式中量
符號出現(xiàn)的順序,用準確、簡潔的語句解釋其物理意義。應注意:公式中的量符號(指自行設定的量符號)通常采用單個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必要時可加下標或說明性記號,盡量避免復合上下角標的使用,盡量少用3層關系的上下角標;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公式推導。
??,則煤柱屈服區(qū)內裂隙面上的剪應力τ為
??πGsB/u0(1)
式中,Gs為初始剪切模量;B為??;u0為??。(請注意紅色部分的表達)
④ 量和單位。量和單位的名稱與符號應規(guī)范(見GB3100~3102-93),量符號本身用斜體,其下標除表示
變量的字母用斜體外,其余均用正體,矢量、向量、張量、矩陣符號用黑斜體。
文中、公式中的變量要在第1次提及時說明(常見的除外),并自成系統(tǒng),不相互矛盾。變量、函數(shù)(除sin,? 等特殊意義的函數(shù)符號外)用斜體,變量的上、下標除了表示變量的(如表示x軸等)用斜體外,都用正體。表示數(shù)量的圖、表中的量和圖的數(shù)軸應給出單位,特別注意數(shù)值模擬軟件生成圖(以下簡稱“軟件圖”)中可能的單位,并采用國際標準單位。
⑤ 圖。圖要有圖序、圖名,隨文編排,先見相應文字后見圖。插圖要精繪,圖字要清晰,圖線應光順、
連續(xù),主輔線分明,圖寬不宜超過75賓mm(半欄)或160 mm(通欄),線條與文字不應干涉;簡易函數(shù)圖中的線條盡量用實線表示,不同曲線用引線標記1、2、3等區(qū)分,序號所代表的實際含義標注于圖下,實際含義簡短且圖中能放下時,可放于圖中;坐標軸的標目(“量的中文名稱+量符號/單位”)應完整;盡量發(fā)原始圖像文件過來,最好是重新制作成Visio、CAD等矢量圖,高清晰的jpg、tif等位圖文件也可以。
圖4 AFSA和PSO迭代曲線 Fig.4 Iterative curves of AFSA and PSO
⑥ 表格。表格采用三線表。表格應精選,應有自明性,其內容盡量避免與插圖或文字表達重復;要有表
序、表名;表中同一物理量的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應相同;全表一致的單位移到表右上角。
表1 砂巖試樣滲透特性參數(shù)
Tab. 1 Parameters of seepage property for sandstone
1.5
0.045 7.17×10 0.333 0.213
3 結語(請在網站左側“下載中心”處下載“結語的寫法”)
結語是整篇文章的最后總結。結語不應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它應該是以正文中的實驗或考察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的闡述分析為依據(jù),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以下內容:①由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②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③與先前已發(fā)表過的研究工作的異同;④本論文在理論上和實用上的意義及價值;⑤進一步深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結論內容較多時,可分條列舉,并順序編號,如a、b、??;內容較少時,可寫成一段。不得和摘要重復!
參考文獻: (請注意每一項后面的標點)(請在網站左側“下載中心”處下載“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及示例”)
來稿一定要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限著者閱讀過并在論文中引用過的正式出版物,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請勿引用;參考文獻應在正文中按先后順序引用,以上標形式給出;文后參考文獻格式要規(guī)范(見示例);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歐美作者的名字縮寫,并省略縮寫點,用漢語拼音書寫的中國作者的姓名不必縮寫;作者為3人或少于3人應全部寫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應的文字如“et al.”等;列出主要參考文獻即可,一般不少于6條,不超過40條;一定要給出文獻類型標志!
(研究或撰稿中如果參考了本刊論文,請在參考文獻中列出,謝謝!)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字體為宋體,字號為小五號)
(1)圖書著者.標題[M].其他責任者.版本項.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學術團體),出版年.
[1]霍斯尼 R K.谷物科學與工藝學原理[M].李慶龍,譯.2版.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9.
(2)科技報告著者.標題,報告編號(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學術團體),年份.
[2]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3)學位論文 著者.標題[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為大學或研究機構),年份.
[3]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1965.
(4)標準標準提出者(一般為標準化組織).標準代號 標準順序號-發(fā)布年 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委員會.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05)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5)專著(包括圖書、會議錄、論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獻(從整本文獻中析出的具有獨立篇名的文獻)
著者.標題[文獻類型標志]//專著責任者.專著標題.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起止頁碼.
[5]黃蘊慧.國際礦物學研究的動向[M]//程裕淇.世界地質科技發(fā)展動向.北京:地質出版社,1982.
[6]張忠智.科技書刊的總編(主編)的角色要求[C]//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建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匯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編輯學會學術委員會,1997:33-34.
[7]Fourney M E.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C]//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pllied Mechanics Division.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New York:ASME,1971:17-38.
[8]國家標準局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國和地區(qū)名稱代碼[S]//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委員會.文獻工
作國家標準匯編:3.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59-92.
(6)期刊中析出的文獻 作者.標題[J].期刊名全稱,年,卷(期):起止頁碼.
[9]徐濱士,歐忠文,馬世寧,等.納米表面工程[J].中國機械工程,2000,11(6):707-712.
(7)報紙中析出的文獻 作者.標題[N].其他責任者.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10]傅剛,趙承,李佳路.大風沙過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報,2004-11-20(15).
(8)專利文獻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標題:專利國別,專利號[P].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
[11]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中國,88105607.3[P].1989-07-26.
[12]Koseki A,Momose H,Kawahito,et al.Compiler:US,828402[P].2002-05-25.
(9)電子文獻(上述(1)~(8)類的電子版文獻,在上述著錄格式后加“[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其他電子文獻按如下規(guī)則處理):
著者.標題[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13]PACS-L: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Forum[EB/OL].Houston,Tex: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
[1995-05-17].http://info.lib.uh.edu/pacsl.html.
[14]蕭鈺.出版業(yè)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htm.
[15]Scitor Corporation.Project 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 Corporation,1983.
文獻類型標志:普通圖書-M;會議錄、論文集-C;匯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shù)據(jù)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載體標志: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lián)機網絡-OL.
篇三:《物理學報》投稿模版
1、使用本模板撰寫文章時請按照藍色提示,定稿后請刪掉藍色提示.
2、物理量單位用正體,物理變量符號用斜體,矢量矩陣符號用黑斜體.
3、使用國際標準的縮略詞、符號和法定計量單位.符號及計量單位使用時應全文一致,正文中的縮略詞在首次出現(xiàn)時寫出全稱, 后附縮略詞, 并用括號括起,之后直接用縮略詞,不再寫全稱.
4、全文標點符號除 “頓號” 外, 其他用英文標點符號.
5、公式、圖表和參考文獻不采用文件鏈接,參考文獻序號不采用自動編碼.
6、除學術水平外,論文的寫作水平也是衡量文章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論文的寫作質量直接影響到文章被讀者認可、引用,所以《物理學報》很關注文章的通順流暢和可讀性,寫作質量太差的文章不在《物理學報》接收范圍.
中文標題*(簡短明確,基金資助有上標*)
諸葛亮1)2) 劉備1)? 關羽2)(通訊聯(lián)系人有上標?)
1)(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太原 030006)
(全稱到院或系)
2)(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 100084)
(2011年1月22日收到;2011年3月31日收到修改稿)
<空一行>
中文摘要部分.[300—400字,摘要中不用縮略詞,不用第一人稱.中英文摘要的結構建議包括:(1)研究背景和目的;(2)方法;(3)主要結果;(4)結論.簡明扼要不分段,突出結論、成果]
<空一行>
關鍵詞:關鍵詞1,關鍵詞2,關鍵詞3,關鍵詞4(不超過4個,與英文Keywords一一對應)
PACS:02.10.Yn, 33.15.Vb, 98.52.Cf, 78.47.dc (不超過4個,與英文PACS相同,首碼須與本文所研究的專業(yè)領域一致, PACS代碼可參考本刊網站“下載專區(qū)”)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批準號:2011CB000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123456,567890)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批準號:2011AA06Z228)資助的課題. (基金名稱規(guī)范請在本刊網站“下載專區(qū)”下載參考)
?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12345678901(通訊作者最好留手機)
1 引 言(為方便編輯校閱,全文用小四號宋體單欄2倍行距排版)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量子光學發(fā)展了若干種方法:冷原子云釋放再捕獲(release and recapture, 簡記為RR)[1]、冷原子云受迫振蕩[2]、冷原子光譜分析[3]、非平衡四波混頻[4]、飛行時間光譜(time of flight, 簡記為TOF)[5]和二維飛行時間吸收成像[6]等.[引言的寫作直接影響到讀者對文章進一步了解的興趣,建議包括以下內容:(1)本研究領域背景的綜述;(2)其他學者已有研究成果的詳細描述;(3)陳述為什么需要進行更多的或進一步的研究;(4)闡述作者本項研究的目的;(5)簡述本文開展的研究工作;(6)本項研究結果的意義(可選項).特別指出的是,希望在引言部分介紹和引用國內外物理類期刊中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幫助讀者清楚了解本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及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2 中性原子模型
2.1 理論模型
中性原子磁光在六維相空間中冷原子云的初始概率分布可近似表示為 [7]
N(x0,y0,z0;vx0,vy0,vz0)??g(i0???i0)?g(vi0???iv) , (1a)
i?{x}
N(x1,y1,z1;vx1,vy1,vz1)??g(i0???i0)?g(vi0???iv) , (1b)
i?{y}
[公式插入最好用Mathtype公式編輯器插入,避免以圖片的形式插入] 其中,g(i0,?i0)和g(vi0??iv)為Gauss分布函數(shù).
2.2 實 驗
1. 采用了Hewlett-Packard公司生產的型號為HP LaserJet 1300激光打印機,如圖1所示.
圖1 短程飛行時間吸收譜模型
[(1)圖題簡單明了,圖中出現(xiàn)的物理量名稱和符號須與正文一致,圖中文字須用中文,如果有英文請務必翻譯成中文,圖坐標的量用“物理量/單位”形式標記,使用規(guī)范單位;
(2)圖的寬度半欄以不超過7cm為宜,通欄14cm左右,圖中線條粗細均勻,坐標線宜用細線;
(3)正文后需另附圖一份,將全文的圖集中到一起,供編輯加工使用,附圖須注明第一作者姓名、稿件編號和圖序;
(4)文章被正式錄用后,需要將圖的源文件做成單獨的一個文件上傳,并注明稿號,對圖電子文件的要求請見本刊網站“作者須知”.]
3 實驗系統(tǒng)及測量結果
查詢得到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查詢結果 (a)地球;(b) Che Guevara
(有分圖的一定要有主圖題,分圖也應分別說明,分圖說明之間用“;”隔開) 分析計算得到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種數(shù)據(jù)
樣本?/JE/J ρ/kg.m -3
H2O 1 7.8 1000
CH40.5 27420
(表格要使用如上所示的三線表,注意單位的寫法)
4 結 論
提出...(寫作建議:應當將結果與引言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問題假設相結合來進行,可包括以下內容:(1)結果意味著什么;(2)解釋結果;(3)將結果與之前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假設相聯(lián)系,闡明結果的重要性(討論結果的理論含義或者任何可能的應用,也是做這項研究的理由);(4)將結果放在其他已有研究序列里進行評價;(5)盡可能得出一個很清晰的結論,對每一個結論需要總結證據(jù).)
感謝北京大學力學系某某教授和某某博士以及某某的討論.
(參考文獻請參考近年來國內外同行發(fā)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正式出版的文獻.注意要列出全部作者,姓在前,名的每個字首字母縮寫在后;年份在作者后,雜志名斜體用標準縮寫,卷號黑體,頁碼最后.更詳細的文獻引用格式詳細參考后面的《物理學報》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請用小四號宋單欄2倍行距
[1] Chu S, Hollberg L, Bjorkholm J E, Cable A, Ashkin A 1985 Phys. Rev. Lett. 55 48
[2] Geng T, Yan S B, Wang Y H, Yang H J, Zhang T C, Wang J M 2005 Acta Phys. Sin. 54 5104 (in Chinese) [耿濤,閆樹斌,王彥華,楊海菁,張?zhí)觳,王軍?2005 物理學報 54 5104]
[3] Wang Y H 2007 Ph. D. Dissertation (Taiyuan: Shanxi University) (in Chinese) [王彥華 2007 博士學位論文(太原:山西大學)]
[4] Feng D, Jin G J 2003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Vol. 1)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p341 (in Chinese)
本 篇:《物理論文投稿網》來源于:寫論文網 優(yōu)秀范文,論文網站本篇網址:
本文關鍵詞:物理論文投稿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12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xinhan/13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