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活化淀粉磁性微球的制備及其吸附分離鎘離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4-08 21:48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問題愈發(fā)嚴重,尤其是含Cd(Ⅱ)重金屬廢水污染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如何去除廢水中Cd(Ⅱ)污染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吸附法由于其操作簡單、去除率高等優(yōu)點成為近年來大家高度關注的一種方法,尋找一種成本低,操作簡易,吸附率高的吸附劑是吸附法研究的關鍵問題。本文以活化木薯淀粉(MS)為原料,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為接枝單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分別制備了AA-MSM、AAM-MSM、AAM-MSMPM三種不同的淀粉磁性微球吸附劑。優(yōu)化了工藝條件,并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對其進行表征,并結(jié)合吸附動力學模型,推導了淀粉磁性微球?qū)U水中Cd(Ⅱ)的吸附機理。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以MS為原料,AM、AA為接枝單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備了淀粉磁性微球吸附劑(AA-MSM)。FTIR和XPS分析顯示AA-MSM含有-NH2,-COOH,-OH官能團,說明AM、AA與MS成功接枝;SEM結(jié)果顯示AA-MSM呈不規(guī)則的球形,且表面稍有粘連;VSM結(jié)果顯示飽和磁化強度為1...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環(huán)境中鎘污染物來源
1.2 含Cd(Ⅱ)廢水處理技術
1.2.1 化學沉淀法
1.2.2 吸附法
1.2.3 離子交換法
1.2.4 膜過濾法
1.2.5 電化學處理法
1.2.6 生物法
1.3 淀粉改性及在吸附金屬離子中的運用
1.3.1 淀粉物理改性研究進展
1.3.2 淀粉及其接枝方法
1.3.3 木薯淀粉化學改性研究進展
1.4 磁性淀粉微球吸附劑
1.4.1 磁性淀粉微球定義
1.4.2 磁性淀粉微球發(fā)展現(xiàn)狀
1.4.3 磁性淀粉微球的制備方法
1.4.4 磁性淀粉微球的應用
1.5 課題研究意義及主要內(nèi)容
1.5.1 研究意義
1.5.2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AA-MSM對 Cd(Ⅱ)的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2.3 木薯淀粉預處理
2.2.4 AA-MSM的制備
2.2.5 AA-MSM對 Cd(Ⅱ)的吸附實驗
2.2.6 AA-MSM的結(jié)構(gòu)表征
2.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3.1 標準曲線
2.3.2 AA-MSM對 Cd(Ⅱ)吸附工藝條件優(yōu)化
2.3.3 AA-MSM的 FTIR分析
2.3.4 AA-MSM的 SEM分析
2.3.5 AA-MSM的 XPS分析
2.3.6 AA-MSM的 TGA和 DSC分析
2.3.7 AA-MSM的 VSM分析
2.3.8 等溫吸附模型研究
2.3.9 吸附動力學研究
2.4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AAM-MSM對 Cd(Ⅱ)的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
3.2.2 實驗儀器
3.2.3 AAM-MSM的制備
3.2.4 AAM-MSM對 Cd(Ⅱ)的吸附試驗
3.2.5 AAM-MSM的結(jié)構(gòu)表征
3.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3.1 AAM-MSM對 Cd(Ⅱ)吸附工藝條件優(yōu)化
3.3.2 AAM-MSM的 FTIR分析
3.3.3 AAM-MSM的 SEM分析
3.3.4 AAM-MSM的 XPS分析
3.3.5 AAM-MSM的 TGA和 DSC分析
3.3.6 AAM-MSM的 VSM分析
3.3.7 等溫吸附模型研究
3.3.8 吸附動力學研究
3.3.9 AAM-MSM吸附Cd(Ⅱ)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AAM-MSMPM對 Cd(Ⅱ)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試劑
4.2.2 實驗儀器
4.2.3 AAM-MSMPM的制備
4.2.4 AAM-MSMPM對 Cd(Ⅱ)的吸附試驗
4.2.5 AAM-MSMPM的結(jié)構(gòu)表征
4.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4.3.1 AAM-MSMPM對 Cd(Ⅱ)吸附工藝條件優(yōu)化
4.3.2 AAM-MSMPM的 FTIR分析
4.3.3 AAM-MSMPM的 TGA和 DSC分析
4.3.4 AAM-MSMPM的 SEM分析
4.3.5 AAM-MSMPM的 XPS分析
4.3.6 AAM-MSMPM的 VSM分析
4.3.7 AAM-MSMPM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
4.3.8 等溫吸附模型研究
4.3.9 吸附動力學研究
4.3.10 AAM-MSMPM的吸附-解吸循環(huán)再生性能
4.3.11 AAM-MSMPM吸附量與其他吸附材料對比
4.3.12 AAM-MSMPM吸附Cd(Ⅱ)機理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結(jié)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本文編號:3948861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環(huán)境中鎘污染物來源
1.2 含Cd(Ⅱ)廢水處理技術
1.2.1 化學沉淀法
1.2.2 吸附法
1.2.3 離子交換法
1.2.4 膜過濾法
1.2.5 電化學處理法
1.2.6 生物法
1.3 淀粉改性及在吸附金屬離子中的運用
1.3.1 淀粉物理改性研究進展
1.3.2 淀粉及其接枝方法
1.3.3 木薯淀粉化學改性研究進展
1.4 磁性淀粉微球吸附劑
1.4.1 磁性淀粉微球定義
1.4.2 磁性淀粉微球發(fā)展現(xiàn)狀
1.4.3 磁性淀粉微球的制備方法
1.4.4 磁性淀粉微球的應用
1.5 課題研究意義及主要內(nèi)容
1.5.1 研究意義
1.5.2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AA-MSM對 Cd(Ⅱ)的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2.3 木薯淀粉預處理
2.2.4 AA-MSM的制備
2.2.5 AA-MSM對 Cd(Ⅱ)的吸附實驗
2.2.6 AA-MSM的結(jié)構(gòu)表征
2.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3.1 標準曲線
2.3.2 AA-MSM對 Cd(Ⅱ)吸附工藝條件優(yōu)化
2.3.3 AA-MSM的 FTIR分析
2.3.4 AA-MSM的 SEM分析
2.3.5 AA-MSM的 XPS分析
2.3.6 AA-MSM的 TGA和 DSC分析
2.3.7 AA-MSM的 VSM分析
2.3.8 等溫吸附模型研究
2.3.9 吸附動力學研究
2.4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AAM-MSM對 Cd(Ⅱ)的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
3.2.2 實驗儀器
3.2.3 AAM-MSM的制備
3.2.4 AAM-MSM對 Cd(Ⅱ)的吸附試驗
3.2.5 AAM-MSM的結(jié)構(gòu)表征
3.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3.1 AAM-MSM對 Cd(Ⅱ)吸附工藝條件優(yōu)化
3.3.2 AAM-MSM的 FTIR分析
3.3.3 AAM-MSM的 SEM分析
3.3.4 AAM-MSM的 XPS分析
3.3.5 AAM-MSM的 TGA和 DSC分析
3.3.6 AAM-MSM的 VSM分析
3.3.7 等溫吸附模型研究
3.3.8 吸附動力學研究
3.3.9 AAM-MSM吸附Cd(Ⅱ)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AAM-MSMPM對 Cd(Ⅱ)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試劑
4.2.2 實驗儀器
4.2.3 AAM-MSMPM的制備
4.2.4 AAM-MSMPM對 Cd(Ⅱ)的吸附試驗
4.2.5 AAM-MSMPM的結(jié)構(gòu)表征
4.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4.3.1 AAM-MSMPM對 Cd(Ⅱ)吸附工藝條件優(yōu)化
4.3.2 AAM-MSMPM的 FTIR分析
4.3.3 AAM-MSMPM的 TGA和 DSC分析
4.3.4 AAM-MSMPM的 SEM分析
4.3.5 AAM-MSMPM的 XPS分析
4.3.6 AAM-MSMPM的 VSM分析
4.3.7 AAM-MSMPM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
4.3.8 等溫吸附模型研究
4.3.9 吸附動力學研究
4.3.10 AAM-MSMPM的吸附-解吸循環(huán)再生性能
4.3.11 AAM-MSMPM吸附量與其他吸附材料對比
4.3.12 AAM-MSMPM吸附Cd(Ⅱ)機理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結(jié)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本文編號:3948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3948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