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摘要的功能語法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23:02
本文關鍵詞:學術論文摘要的功能語法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學術論文摘要 功能語法 概念功能 人際功能 語篇功能
【摘要】:學術論文摘要摘要是一種短小精悍、高度概括的文體,它直接關系到論文是否被錄用,發(fā)表及檢索。它是長篇論文的縮影,直接反應論文的概貌和研究成果,同時也起著吸引讀者并同時為其提供主要研究內容的作用。隨著社會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英文摘要在國際交流中的重要性更不可小覷。 本文基于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以四十篇不同學科學術論文摘要為語料,通過Ant Concord統(tǒng)計軟件,運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了這種特殊語體的語言特征。韓禮德的三大純理功能在語篇分析中應用非常廣泛。韓禮德指出成人語言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本文主要從及物性系統(tǒng)的六個過程,被動語態(tài)、主動語態(tài),語氣和情態(tài)系統(tǒng),主位述位以及銜接等角度,研究了三大純理功能在學術論文摘要中實現(xiàn)的語言特征及其規(guī)律。 研究表明,從概念功能角度來看,物質過程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其次是關系過程,言語過程和心理過程。從人際功能角度看,陳述句出現(xiàn)的較多。在摘要中用于交流信息的主要是“陳述”語氣,它是最直接,最簡便提供信息的極有效的方式。在以摘要為媒介的交際過程中,信息是交際中的“交流物”,作者扮演著信息給予者的角色,而讀者是信息的接受者。這一過程不同于一般的交際活動,交流不需要面對面,,而且交流不可能很直接、及時。因此陳述句在摘要中出現(xiàn)的較為頻繁。從語篇功能的角度看,句子的主位、述位能幫助作者有效地生成語篇,同時也能幫助讀者正確的理解語篇,把握信息。另外,摘要是一個有意義連貫、完整的語篇。在摘要中各種銜接手段是生成語篇的重要方式,使摘要前后連貫,語義完整。 本文的研究旨在擴展學術論文摘要的研究范圍并加深對其語言特征的深層次的認識,揭示其功能語體和語言特征為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提供參考和些許幫助。
【關鍵詞】:學術論文摘要 功能語法 概念功能 人際功能 語篇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05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ontents8-10
- List of tables10-11
- List of figures11-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18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
- 1.2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2-13
- 1.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study13-16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18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8-28
- 2.1 Study of abstract abroad18-19
- 2.2 Study of abstract at home19-21
- 2.3 Studies on discourse analysis abroad21-22
- 2.4 Research scope and approaches of discourse analysis22-23
- 2.5 Studies o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broad and at home23-24
- 2.6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 to discourse analysis24-28
- Chapter 3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28-32
- 3.1 Data collection28
- 3.2 Methodology28-29
- 3.3 Research questions29-30
- 3.4 Clause30-32
- Chapter 4 Ideation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bstracts in Research Article32-50
- 4.1 Process types33-34
- 4.2 Analysis of two samples34-40
- 4.3 Realization of six processes in abstracts40-46
- 4.4 Voice46-50
- Chapter 5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alysis of Abstracts50-60
- 5.1 Mood system50-52
- 5.2 Modality52-55
- 5.3 Modalization in abstracts55-57
- 5.4 Hedges57-60
- Chapter 6 Textu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bstracts60-75
- 6.1 Theme and rheme62-63
- 6.2 Realization of Themes in abstracts63-66
- 6.3 Thematic progressive patterns66-67
- 6.3.1 The constant theme pattern66
- 6.3.2 The constant rheme pattern66-67
- 6.3.3 The linear theme pattern67
- 6.4 Thematic progression of abstracts67-69
- 6.5 Cohesion69-75
- Chapter 7 Conclusion75-81
- 7.1 Major findings75-77
- 7.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77-79
- 7.3 Limitation of the study79
- 7.4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study79-81
- References81-85
- Acknowledgements85-86
- 作者簡介8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于建平;單愛珍;;國際著名公司介紹的語體分析——功能語言學視角[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楊雪燕;國際政治新聞英語的文體特征[J];外語研究;2004年03期
3 李戰(zhàn)子;;從語氣、情態(tài)到評價[J];外語研究;2005年06期
4 秦秀白!510640;體裁教學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1期
5 楊雪燕;社論英語的文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5期
6 秦秀白;“體裁分析”概說[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7年06期
本文編號:1002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10028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