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曲柳窄吉丁潛在飛行能力初步研究
本文關鍵詞:花曲柳窄吉丁潛在飛行能力初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花曲柳窄吉丁 飛行能力 飛行磨 白蠟屬 擴散
【摘要】:為了評估花曲柳窄吉丁的飛行潛能,利用昆蟲飛行磨系統(tǒng)測定雌雄花曲柳窄吉丁成蟲在不同光照時間、交配狀態(tài)、取食狀態(tài)和日齡條件下的飛行能力。結果表明:雌蟲24 h內最遠飛行距離5 500 m,雄蟲最遠飛行距離1 397m,雌雄成蟲間飛行距離差異顯著;雌蟲在24 h光照時間下飛行距離比L/D(晝/夜)=16 h/8 h光照周期下更遠;交配雌蟲與未交配雌蟲在飛行距離上有顯著差異,交配后雌蟲飛行距離更遠,而交配對雄蟲飛行能力無顯著影響;經取食并休息的雌蟲飛行距離顯著大于不取食不休息的雌蟲;不同日齡未取食的花曲柳窄吉丁雌蟲飛行能力存在一定差異,1日齡飛行能力最弱,13日齡最強,從1~2日齡開始飛行距離增加,2~4日齡飛行距離隨日齡增加而減少,而在4日齡后飛行距離又隨著日齡的增加而增加。說明花曲柳窄吉丁具有較長距離飛行的潛能,這可為該蟲的傳播擴散和風險評估提供一定依據。
【作者單位】: 北京林業(yè)大學省部共建森林培育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USDA-APHIS-PPQ
【關鍵詞】: 花曲柳窄吉丁 飛行能力 飛行磨 白蠟屬 擴散
【基金】:中美合作項目(USDA--BFU--201301)
【分類號】:S763.38
【正文快照】: 花曲柳窄吉丁(又名白蠟窄吉丁,Agrilusplanipennis Fairmaire,英文名emerald ash borer,EAB)是木犀科(Oleaceae)白蠟屬(Fraxinus)樹木的蛀干害蟲,主要以幼蟲在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取食,形成S型坑道切斷樹干的輸導組織,進而導致樹木逐漸死亡[1-3]。此蟲目前在國內主要分布于黑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雷仲仁,王音,黃冬如,程登發(fā);美洲斑潛蠅在不同溫度下的飛行能力[J];昆蟲學報;2002年03期
2 趙同海,高瑞桐,Houping LIU,Leah S.BAUER,孫龍強;花曲柳窄吉丁的寄主植物范圍、危害和防治對策[J];昆蟲學報;2005年04期
3 劉海軍,溫俊寶,駱有慶,尚成海,田翠杰;北美地區(qū)一新外來入侵種——花曲柳窄吉丁[J];昆蟲知識;2005年03期
4 ;Optimization of parental RNAi conditions for hunchback gene in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J];Insect Science;2010年01期
5 郭利娜;郭文超;吐爾遜;何江;許建軍;;寄主對馬鈴薯甲蟲飛行能力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年05期
6 岳榮強;郭文超;吐爾遜;何江;;馬鈴薯甲蟲卵巢發(fā)育及產卵狀況與飛行能力的關系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來;李照會;鄭效虎;陳梅;;黃楊絹野螟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防治方法[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7年02期
2 馬萬青;張萍;;黃翅綴葉野螟的初步觀察[J];安徽林業(yè)科技;2004年04期
3 尹湘豫;;梅花葉蜂的初步研究[J];安徽林業(yè)科技;2006年03期
4 施再喜;;馬尾松毛蟲寄生性天敵調查初報[J];安徽林業(yè)科技;2006年Z1期
5 程歲平;黃楊絹野螟研究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2005年04期
6 吳麗芳;絲棉木金星尺蛾的生態(tài)習性及防治[J];安徽農學通報;2005年04期
7 宋之能;;宣城市林業(yè)有害生物種類調查[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02期
8 陳久春;;毛竹黑葉蜂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03期
9 余美杰;;黃脊竹蝗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03期
10 陳麗;;分月扇舟蛾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淑春;;紫竹院公園中穴星坑小蠹的危害與防治[A];2011北京園林綠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C];2011年
2 申效誠;張書杰;孫浩;趙華東;;華中三省夜蛾的區(qū)系特征分析[A];華中三。ê幽稀⒑、湖南)昆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辛賀奎;李文峰;張嚴凡;;濮陽市主要森林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對策探討[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4 李繼先;王慶;;淺談濮陽市森林病蟲害現(xiàn)狀及治理對策[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5 李占文;駱有慶;宗世祥;王東菊;楊紅娟;孫慧芳;伍梅霞;楊學榮;張愛萍;;寧夏靈武市行道樹國槐主要蛀干害蟲及其天敵調查研究[A];寧夏林學會第二屆林業(yè)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11年
6 夏雄勤;陳碧蓮;孫興全;夏彩云;李慧萍;;上海地區(qū)重陽木帆錦斑蛾生物學特性研究[A];2008年上海市動物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8年
7 宋立洲;;香山公園黃櫨養(yǎng)護和管理淺議[A];2008北京奧運園林綠化的理論與實踐[C];2009年
8 王鐵君;高群宗;宋雙林;周勝利;周春艷;丁洪莉;謝志江;;天然紅松母樹林果梢斑螟無公害防治技術[A];森林可持續(xù)經營與生態(tài)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趙同海;;從昆蟲與植物的進化關系看當今林業(yè)害蟲的發(fā)生與治理對策[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6 森林昆蟲與自然調控論文集[C];2009年
10 孫新杰;徐紅彥;范培林;李方平;梁林麗;王德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水源區(qū)林業(yè)有害生物發(fā)生現(xiàn)狀及治理對策[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6 森林昆蟲與自然調控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麗文;兩種小蠹蟲寄主選擇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鐘義海;中國方顏葉蜂屬系統(tǒng)分類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3 邵天玉;中國西南地區(qū)瘤蛾族(鱗翅目:夜蛾科:瘤蛾亞科)分類學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葉世森;錐栗林節(jié)肢動物群落與主要害蟲的生態(tài)調控[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5 張飛萍;毛竹林節(jié)肢動物多樣性及主要葉部害蟲發(fā)生機理[D];福建農林大學;2003年
6 石娟;浙江松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松材線蟲入侵的抵御和恢復機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王鴻斌;紅脂大小蠹寄主植物引誘劑研究和適生區(qū)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王海鴻;B型煙粉虱熱休克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及其與脅迫耐受性關系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9 姚艷霞;寄生于林木食葉害蟲的小蜂分類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5年
10 孫曉玲;云杉八齒小蠹化學信息物質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俞艷棟;杞柳癭蚊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技術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朱曉倩;竹螟預測預報模型及預警體系的建立[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3 施宣杰;廈門地區(qū)毒蛾的監(jiān)測和風險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4 季春輝;皮墨墾區(qū)棗園昆蟲多樣性和土耳其斯坦葉螨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5 朱小妮;葉蜂科昆蟲分子系統(tǒng)學初步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6 舒騫;雙鉤異翅長蠹不同地理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D];西南林業(yè)大學;2010年
7 李寧;光肩星天牛的致病昆蟲病原線蟲篩選、鑒定及其致病性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王世磊;昆蟲飛行磨系統(tǒng)與昆蟲飛行能力測試系統(tǒng)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9 趙秀芝;龜紋瓢蟲種質資源篩選及其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10 苓建強;白蠟屬不同樹種對花曲柳窄吉丁的抗性機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黎常窗;嚴防馬鈴薯甲蟲傳入我國[J];福建農業(yè);1998年02期
2 江幸福;羅禮智;;昆蟲遷飛的調控基礎及展望[J];生態(tài)學報;2008年06期
3 郭文超;吐爾遜;許建軍;劉建;何江;李晶;馬德成;王俊;;馬鈴薯甲蟲識別及其在新疆的分布、傳播和危害[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0年05期
4 吐爾遜·阿合買提;許建軍;郭文超;劉建;何江;夏正漢;付文君;張冬梅;;馬鈴薯甲蟲主要生物學特性及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0年06期
5 郭文超;吐爾遜;許詠梅;劉建;許建軍;王佩玲;何江;夏正漢;付文君;景新躍;張冬梅;;馬鈴薯甲蟲持續(xù)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年02期
6 郭利娜;郭文超;劉曼雙;吐爾遜;何江;許建軍;;擁擠度對馬鈴薯甲蟲飛行能力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年02期
7 郭利娜;郭文超;吐爾遜;何江;許建軍;;寄主對馬鈴薯甲蟲飛行能力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年05期
8 郭文超;吐爾遜;郭利娜;何江;許建軍;;營養(yǎng)對馬鈴薯甲蟲遷飛能力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2年03期
9 張學祖;馬鈴薯葉甲在世界的發(fā)生、分布及研究現(xiàn)狀[J];新疆農業(yè)科學;1994年05期
10 翟保平,商晗武,鄭雪浩;吡蟲啉對稻水象甲卵巢發(fā)育和產卵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靜文;岳朝陽;焦淑萍;王玉蘭;張新平;唐麗;;花曲柳窄吉丁入侵新疆的風險分析[J];防護林科技;2012年02期
2 趙同海,高瑞桐,Houping LIU,Leah S.BAUER,孫龍強;花曲柳窄吉丁的寄主植物范圍、危害和防治對策[J];昆蟲學報;2005年04期
3 趙同海,遲成剛,高瑞桐,欒慶書,宋立文,孫龍強;花曲柳窄吉丁在不同地區(qū)年生活史的補充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05年06期
4 劉海軍,溫俊寶,駱有慶,尚成海,田翠杰;北美地區(qū)一新外來入侵種——花曲柳窄吉丁[J];昆蟲知識;2005年03期
5 魏霞;Wu Yun;Reardon Dick;孫鐵環(huán);孫江華;;花曲柳窄吉丁的空間分布[J];昆蟲知識;2006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趙同海;高瑞桐;Houping Liu;Leah S.Bauer;;重要林業(yè)蛀干害蟲花曲柳窄吉丁研究現(xiàn)狀[A];2004中國科協(xié)學術年會第十一分會場論文集[C];2004年
2 高瑞桐;趙同海;Houping Liu;Leah S.Bauer;Toby R.Petrice;;花曲柳窄吉丁在中國的分布與危害的調查研究[A];2004中國科協(xié)學術年會第十一分會場論文集[C];2004年
3 趙同海;高瑞桐;Leah S.Bauer;;重要林業(yè)蛀干害蟲花曲柳窄吉丁研究現(xiàn)狀[A];中國林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高瑞桐;趙同海;Leah S.Bauer;Toby R.Petrice;;花曲柳窄吉丁在中國的分布與危害的調查研究[A];中國林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美國印第安納將伐樹二點四萬[N];中國花卉報;2004年
2 方海 編譯;美國大批砍伐白蠟樹[N];中國花卉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苓建強;白蠟屬不同樹種對花曲柳窄吉丁的抗性機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劉鵬;花曲柳窄吉丁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3 王輝;花曲柳窄吉丁飛行能力及啄木鳥自控效果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60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56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