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構圖圣經txt免費下載
發(fā)布時間:2016-05-24 09:04
本文關鍵詞:攝影構圖圣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頁碼:308 頁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302213046/9787302213048 ·條形碼:978730221304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稱 信用等級 購買信息 訂購本書
數碼攝影構圖圣經
數碼攝影構圖圣經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頁碼:308 頁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302213046/9787302213048
·條形碼:9787302213048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數碼攝影構圖圣經》作者以獨特的“攝影眼”向讀者講述了攝影構圖的嶄新理念——攝影者的主張,想象力的實踐。從作者5年來走訪過的21個國家的數百個景點中,精選數百幅攝影作品,結合富有詩情畫意的解說和創(chuàng)作經驗,與讀者分享他對于攝影構圖的點點滴滴,從如何發(fā)現拍攝主題、各種角度的嘗試與主體的互動、如何讓想象付諸實現……生動地拓寬構圖的新視野。
全書首先講解構圖的本質,讓攝影人明白在拍攝之前如何形成自己的觀點并提出主張;接著介紹攝影技術與美學的基礎訓練,解析各種鏡頭的特性,并學習藝術設計的規(guī)則與構成元素的運用,有效提升攝影人的觀察力與美學素養(yǎng);然后又進一步探討構圖的空間感與時間性,結合美學與技術的攝影眼,讓攝影人運用所學拍攝出精彩絕倫的作品;最后介紹了運用數碼新技術進行二次裁切、合成、加批注、邊框、轉換黑白……強化攝影者的構圖理念。
《數碼攝影構圖圣經》在原版臺灣出版后,即受到讀者的熱棒,成為攝影愛好者首選之構圖攝影書。對于所有攝影愛好者,無論是專業(yè)攝影人員,或者想盡快提升攝影水平的讀者,相信通過閱讀《數碼攝影構圖圣經》,一定會讓你如獲至寶。
編輯推薦 《數碼攝影構圖圣經》作者施威銘老師5年來走過加多個國家、數百個景點,將和大家分享他對于攝影構圖的點點滴滴、探索歷程,從如何發(fā)現拍攝的主題、各種角度的嘗試與主體的互動、如何讓想象付諸實現……生動地開拓學習構圖的新視野。
攝影者的主張 想象力的實踐
對比 透視 光影 造型 質感 色彩 形狀 空間
大部分人都認同,技術可以從學習而獲得,但是對于美學總愛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沒有“天份”!
其實不然,美學當然可以經由后天學習來獲得!稊荡a攝影構圖圣經》介紹的構圖,特別著重在“美學養(yǎng)成”,并嚴格選擇大量精美照片,為你歸納出各類主題的構圖原則,以觀摩、學習方式,期待各位攝影人了解構圖的真正涵義,并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目錄
PART 1 構圖
01 攝影者的主張
02 攝影眼:我對攝影的觀點
03 作品傳遞的信息
PART 2 鏡頭的運用
04 鏡頭的特性
05 中段變焦鏡頭與標準鏡頭
06 廣角鏡頭
07 望遠鏡頭
08 微距鏡頭
PART 3 構圖設計與規(guī)則
09 攝影是減法還是加法
10 填滿畫面
11 黃金分割與井字構圖
12 直幅或橫幅
13 平衡與比重
14 對稱與鏡像
15 對比
16 大小比例
17 透視
18 打破規(guī)則
PART 4 構圖的設計元素
19 點
20 線
21 形狀
22 質感的表現
23 圖案與造型
24 色彩
PART 5 空間的安排
25 布局:構圖空間的安排
26 前景、背景的應用
27 視向空間
28 留白
29 攝影角度
30 泛焦:創(chuàng)造最大的景深
31 框景構圖
PART 6 時間的痕跡
32 時間流逝
33 用速度構圖
34 快門時機:等待構圖元素的出現
35 用光線構圖
36 重復曝光
PART 7 數碼編修與構圖
37 數碼時代的構圖
38 合成全景影像
39 二次構圖——裁切
40 為照片加上文字點綴
41 為照片加邊框
42 連作與系列專題
……
序言 寫作這本書,可以說是把過去5年來的攝影工作做了個整理,其內容總共包含21個國家,探訪數百個景點。
數碼相機的普及讓更多的人走向戶外、上山下海、走向自然,這真是一個好現象!攝影是一種花費有限、樂趣無窮,并且是正面、有益身心的全民活動。經由攝影,我們拍下美景、拍下美的人、事、物,自然而然地讓更多人開始重視美感、懂得美學,并且從視覺上的美進而深入探究更有內涵意義的美。攝影讓我們以有品味、有想法的角度看世界,拓展視野,,進而反饋自己,在潛移默化中讓環(huán)境、生活的質量加以提升。
攝影人對環(huán)境有較敏銳的觀察,從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并學習到他人的優(yōu)點。就以希臘而言,這個連國旗都是藍白顏色、眾人心目中夢幻的國度,其實它許多熱門島嶼都是十分貧瘠、連樹木都難以生長的地方,但是希臘人卻有辦法把它創(chuàng)造成全世界一流的旅游勝地!到過希臘,終于才知道為什么臺灣會被稱為Formosa,因為臺灣的天然資源實在比希臘各島嶼好上太多了。但是天然資源優(yōu)于希臘太多太多的臺灣,又為什么有許多不堪呢?兩個地方所得相當,生活的態(tài)度大不相同,應該才是差異的所在吧!當然,臺灣也逐漸往好的方面發(fā)展,大家一起來加油!攝影,不只是直截了當地把眼前的景拍攝下來,攝影者可以找尋不同的角度、等待時機、運用技巧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這種屬于攝影者獨特想法的作品,會不斷帶來自我的挑戰(zhàn)與省思,進而成為自我成長的動力。攝影人如果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必然百花齊放,各展擅長,其成果必然可觀。拍攝照片只是一個開端,數碼時代的攝影讓我們可以深入到創(chuàng)作過程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從拍攝、編修、輸出,連最終端的紙張也有它的學問與樂趣,這些讓攝影者都可以深入掌握了解,甚至是每一個細節(jié)——這在膠片時代是難以置信的,在數碼的時代里,請大家務必不要放棄這樣的權利與機會。
本書的完成要靠Wonderview旗景數碼影像、陳志賢先生、張宇翔先生以及旗標研究室多位同仁的協力,在此特別感謝!
文摘 插圖:
技術的攝影眼
大家都拍同樣的景,為什么就我拍不好?這是因為,除了用你的眼睛看之外,還必須用器材的角度來看,因為雖然是你在拍照,但真正在拍照的是你的器材,雖然作品是最終的目的,但你必須通過器材來達成,所以務必要了解你的器材,了解他們能創(chuàng)造什么效果,才能拍出你理想中的作品,這就是所謂“技術的攝影眼”。
觀景窗和眼睛所見是不同的
人的眼界是寬廣的,觀景窗是局限的,從觀景窗看世界的感覺和肉眼是不同的。因此構圖的過程,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要決定如何把拍攝的主體安排在觀景窗的哪個部分,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構圖,也就是框景(Framjng)。有經驗的攝影者還未拿起相機之前就可以知道眼前的場景納入觀景窗之后的感覺及氛圍,對于編修、輸出專精的攝影者更會預先規(guī)劃這張照片接下來要如何編修及輸出。
鏡頭和眼睛所見是不同的
人的眼睛是相當具有調適性的,它可以瞬間調整瞳孔大小,改變進光量,變化景深,更可以因觀察的位置而隨時改變對焦點,但是相機鏡頭一旦設定完成之后就固定了。所以,當我們站在大片花田之前,眼睛從近到遠一路看過去,只覺得一片美麗花海,景致清晰,但是用相機拍下這個景,輸出之后,可能會發(fā)現前景模糊松散,或背景模糊過曝!這是因為人的眼睛會自動調整,所以一切看起來完美,但是鏡頭一旦設定完成,感光元件就根據鏡頭所投射進來的影像忠實的記錄,完全不會再調整。所以,你必須了解鏡頭,依照鏡頭的特性來預想照片最終的樣子,因為鏡頭所看到的不會是眼睛所看到的樣子。
此外,人的眼睛是不會變焦的,這是鏡頭優(yōu)于人眼的地方,所以我們對于不同焦距鏡頭的特性、表現是陌生的,不同焦距的鏡頭會呈現出不同的變形、透視、壓縮、張力等效果,這些都超出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以上種種,攝影者不可把它當成鏡頭的缺點,反而必須了解、熟悉鏡頭的這些特性,好好發(fā)揮,加以運用,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經驗與效果。CMOS和眼睛所見是不同的
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CMOS或CCD)和人的眼睛更不相同,例如感光元件在長時間曝光下,水流會變成絲綢般云霧的樣子,但人的眼睛則看不到這種效果!同樣的,晴天時,在太陽下山的半小時內,長時間曝光后天空會呈藍色,但是眼睛就看不到!在夜間,車頭燈的移動會造成光跡效果,人眼也一樣看不到!這些,也是攝影
……
(作者:bkbkc01445 編輯:kind887)
本文關鍵詞:攝影構圖圣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490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