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2015年秋季《青少年心理學》期末考核滿分答案 南京廖華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心理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東師2015年秋季《青少年心理學》期末考核答案
一、 判斷改錯(每題6分,共30分)
1.個案研究法的結果容易相互比較。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把“容易”改為“不容易”。
2.離差智商是由斯騰伯格提出來的。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把“斯騰伯格”改為“韋克斯勒”。
3.高級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引起的社會性情感。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把“生理性需要”改為“社會需要”。
4.青少年品德發(fā)展的動力是身心發(fā)展的內部矛盾。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把“身心發(fā)展”改為“青少年品德”。
5.系統(tǒng)脫敏法是誘導個體緩慢地暴露出導致心理緊張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達到消除緊張的目的。
答:這種說法正確。
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1.青少年心理研究應注意的原則有哪些?
答:(1)客觀性原則;
(2)教育性原則;
(3)矛盾性原則;
(4)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2.早熟對于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有哪些影響?
答:早熟對于不同性別的男孩和女孩的影響是不同的。早熟的男孩的心理體驗比同齡的男孩要豐富,與正常成熟的同齡女生更接近。因而,他們更喜歡、愿意與同齡女生交往。由于他們身體上成熟,體魄健壯,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羨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長、老師的青睞,成為受歡迎的人物或當上班級干部。
早熟的女孩與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體會到了更多的麻煩、苦惱。對這種在時間上早成熟3~4
年的女孩來說,會品嘗到周圍同伴都未曾有過的體驗、感受與變化,會產(chǎn)生與同齡人“不同步”的感覺,因而易使她們心理焦慮、緊張與負擔過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礙,,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心理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2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18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