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寫作與發(fā)表中的學術不端行為類型及分析——從編輯實務的角度出發(fā)
本文關鍵詞:學術論文寫作與發(fā)表中的學術不端行為類型及分析——從編輯實務的角度出發(fā)
【摘要】:學術論文寫作與發(fā)表中的不端行為主要包括抄襲、剽竊、篡改、偽造、重復發(fā)表、不當署名等幾種主要類型。從編輯實務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上述不端行為的特點進行分析,針對具體情況給出不同的處理意見。
【作者單位】: 貴陽學院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學術不端 類型 特點 分析
【基金】:貴陽學院2013年院級課題“高等院校學術不端現(xiàn)狀及對策性研究”(項目編號:XJRW20131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232
【正文快照】: 近幾年,圍繞學術論文從撰寫、投稿到發(fā)表全過程中的學術不端行為屢見報端、網(wǎng)絡,引起人們對學術道德規(guī)范的熱議。一些較有聲望、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者也紛紛卷入其中,像西南交大副校長黃慶涉嫌抄襲事件、上海大學博導陳湛勻學術造假事件、中科院劉興土院士抄襲事件等。人們在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江濤;;高!皩W術不端”行為表征探微[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S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汴凱;淺議顯示器常見故障特點及維修方法[J];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陶星;;光電耦合器的特點及類型[J];企業(yè)導報;2011年05期
3 梁平;網(wǎng)絡參考信息源特點與類型研究[J];現(xiàn)代情報;2005年08期
4 黃春平;曾慶香;;特區(qū)新聞人才的需求與新聞教學改革[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程風剛;簡論計算機犯罪[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6 劉芳;;論系級教學檔案的特殊性[J];安徽農學通報;2007年09期
7 王麗云;;網(wǎng)絡詐騙:類型與特點[J];農業(yè)網(wǎng)絡信息;2008年11期
8 王遠峰;中國古典編輯活動特點淺論[J];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綜合版);2004年02期
9 張喜華;;淺談檔案信息資源的集成化管理[J];華章;2011年05期
10 張義;計算機接口技術淺析[J];渝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翁越飛;;電子提花機裝造分析[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數(shù)碼紡織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李長智;顧紅麗;朱杰紅;繆殿坤;王成忠;;對不處理膠輥與合理配置牽伸區(qū)器材的研究[A];“經(jīng)緯杯”全國環(huán)錠細紗機技術進步和紡紗器材、專件應用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陳青云;;溫室環(huán)境調控技術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特點分析[A];2002農業(yè)工程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穆健鷹;劉宗祥;張連凱;;乒乓球穆氏訓練法的創(chuàng)新特點分析[A];2006年全國體育儀器器材與體育系統(tǒng)仿真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5 魏慶平;胡隆珊;;精神病患者性受害的司法精神醫(yī)學鑒定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鐘國偉;;我國醫(yī)療糾紛基本特點分析[A];福建省衛(wèi)生經(jīng)濟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四次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徐倩;;網(wǎng)絡犯罪對策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關宇;韓通飛;;觀光農業(yè)發(fā)展初探[A];2005年度山東建筑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9 周世紅;;論網(wǎng)絡犯罪[A];第十七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暨電子政務安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蘇永康;;談超大型船舶的操縱特點[A];2009特大型船舶操縱和船舶安全與管理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全秋梅 紀虹宇;院士指控弟子學術不端僵局背后:誰是獨立第三方[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儲召生;學術不端需要什么樣的“防火墻”[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周云;“刑不上教授”放任學術不端行為[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4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陳金清;學術不端行為及其治理探討[N];光明日報;2010年
5 吉林大學 陳權;懲治學術不端該從何處下手[N];中國教育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侯麗;“測謊儀”能否防住學術不端?[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新華社記者 陳健;治學術不端,川大“快刀”出得好[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8 錢建強;學術不端 不可姑息[N];光明日報;2009年
9 記者 趙婀娜;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N];人民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杜曉;記者調查 學術不端持續(xù)蔓延幾成潛規(guī)則[N];法制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軍航;委婉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于輝;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3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4 魏淑華;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田元福;建筑安全控制及其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6 劉勝題;國際銀團貸款法律風險分析及控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7 朱金瑞;當代中國企業(yè)倫理的演進及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周歡;基于知識的顧客資產分析與價值提升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馮維波;城市游憩空間分析與整合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洪尚郁;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特點[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偉麗;現(xiàn)代漢語詞的修辭派生義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2 高迎梅;中國時尚語篇中的英漢語碼轉換現(xiàn)象初探[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3 王金鳳;對聯(lián)藝術的繼承和發(fā)展[D];內蒙古大學;2009年
4 彭小青;建筑、景觀設計中的表現(xiàn)畫分析[D];東南大學;2006年
5 馬佳影;英語新聞背景的特點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翟淑君;春秋時期的會盟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7 徐劍;漢語詞匯借代義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6年
8 吳偉芬;賓內定語和主內定語的語義指向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9 王懷義;審美意象結構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杜龍鼎;廣告英語之語篇功能分析及其在英漢廣告翻譯中的應用[D];貴州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077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80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