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性語篇標識語在語言學學術論文段首句中的分布特點及功能
本文關鍵詞:對比性語篇標識語在語言學學術論文段首句中的分布特點及功能
更多相關文章: 對比性語篇標識語 段首句 功能 分布 語料庫語言學 語言學學術論文
【摘要】: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是標識語言片段之間對比關系的語言表達式。盡管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是語言學學術論文中常用的語言形式之一,,但段首句中的對比性語篇標識語還需進一步探討。本文基于語料庫技術,量化統(tǒng)計一組公認的對比性語篇標識語在語言學學術論文段首句中的分布特點及功能。 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根據(jù)其在段首句中所處的位置分為段首句句首、句中和句末三類,其功能根據(jù)Sehiffrin的功能觀分為:語義結(jié)構(gòu)和人際功能;根據(jù)對比源的位置分為:段首句句內(nèi)對比和段際對比。Schiffrin認為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有基本語義,表示對比關系,體現(xiàn)于聯(lián)接對象之間的語義和人際功能中。Fraser認為,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沒有語義內(nèi)容,只是標識以此引導的后一語言片段是對前一語言片段的否定或?qū)Ρ取1狙芯亢雎郧昂笳Z言片段否定與對比之間的細微差異而表示為對比關系,并賦Fraser的后一語言片段為對比本體,前一語言片段為對比對象,即對比源。故,F(xiàn)raser所謂前后語言片段之間的對比關系則轉(zhuǎn)化為對比本體和對比對象之間的對比關系。當對比對象位于段首句內(nèi)時,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標識段首句句內(nèi)對比;當對比對象位于前一段或前幾段落時,對比性語篇標識語標識段際對比。 本研究屬實證性研究范疇,采用語料庫語言學技術,集定性、定量分析為一體。定性分析以量化數(shù)據(jù)為基礎,量化數(shù)據(jù)為定性分析提供佐證。根據(jù)本文研究,得出結(jié)論如下: Ⅰ.對比性語篇標識語(簡稱標識語)在語言學學術論文段首句中的分布特點: 1.分布不均:句中最多,占總體的68.99%,其次為句首,30.14%,句末最少,僅0.87%。當顯著性水平接近0時,這種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顯著性; 2.每一標識語在段首句各位置上的使用趨勢是不均等的,如but,常用于句首、句中,鮮見于句末。 3.段首句句首出現(xiàn)詞頻最高的前五個標識語(由高到低)分別有but、although、however、yet和contrast;句中的則為but、rather、
【關鍵詞】:對比性語篇標識語 段首句 功能 分布 語料庫語言學 語言學學術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0
【目錄】: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2
- 1.2 Research purpose12-13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13-14
- Chapter 2 A historical survey of contrastive DMs14-23
- 2.1 DMs and contrastive DMs14-15
- 2.2 Four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DMs15-21
- 2.2.1 Grammatical approach15-16
- 2.2.2 Coherence-oriented approach16-19
- 2.2.3 Grammatical-pragmatic approach19-20
- 2.2.4 Relevance-oriented approach20-21
- 2.3 Contrastive DMs in the academic genre21-22
- 2.4 Summary22-23
- Chapter 3 Methodology23-45
- 3.1 Introduction23-25
- 3.2 Variable control25-32
- 3.2.1 Contrastive DMs25-30
- 3.2.1.1 Inventory25
- 3.2.1.2 Locations25-26
- 3.2.1.3 Contrast body and contrast counterparts26-29
- 3.2.1.4 Functions of contrastive DMs29-30
- 3.2.2 Paragraph-initial sentences30-31
- 3.2.3 The analytical model31-32
- 3.3 Data control32-45
- 3.3.1 Data collection33-35
- 3.3.1.1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33-34
- 3.3.1.2 Data values assigned34-35
- 3.3.2 Data analysis35-38
- 3.3.2.1 Analytical criteria35-36
- 3.3.2.2 Analysis procedures36-38
- 3.3.3 A pilot study38-45
- 3.3.3.1 Introduction38
- 3.3.3.2 Analysis and results38-43
- 3.3.3.3 Summary43-45
-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45-65
- 4.1 Introduction45-46
- 4.2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contrastive DMs46-52
- 4.3 Functions of contrastive DMs52-64
- 4.3.1 Frequency of idea structures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52-55
- 4.3.2 Frequency of intra-PIS displayers and paragraphic contrast displayers55-58
- 4.3.3 Frequency of idea structures, intra-PIS contrast displayers and paragraphic contrast displayers58-64
- 4.4 Summary64-65
- Chapter 5 Conclusions65-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 Bibliography69-74
- Appendix 1: Sources of the effective sample texts74-79
- Appendix 2: Excerpts of text A40979-83
- 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y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劍鵬;Brainstorming——行之有效的寫作前思維技巧[J];外語界;1997年03期
2 金文麗;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看圖作文探究[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3 李爭鳴;;書信寫作的謀篇布局[J];大學英語;2003年02期
4 程紅;如何提高大學英語四、六級寫作能力[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5 田之雨;;“宵小”非“屑小”[J];咬文嚼字;2007年11期
6 胡振京;教育正向功能觀的社會學分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楊合林;“悟”與“娛”:玄學文藝功能觀初論[J];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01期
8 周紅民,肖建安,劉南;論翻譯的功能觀——也釋德國功能派[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夏秉衡 ,沈蓮琴;中學地理復習填充圖[J];地圖;1986年02期
10 萬清新;略談段首句的續(xù)寫[J];大學英語;198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冬梅;;新版冶金工業(yè)類《中文核心期刊》分析及思考[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樊德三;;簡論瞿秋白的文藝功能觀[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歐陽友權(quán);;文藝理論的時代強音——中共三代領導的文藝功能思想及其理論品格[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qū)W術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4 孫志興;;中國西部森林資源的多樣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5 林明o
本文編號:6745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67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