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審評學術論文創(chuàng)新因素的指標體系
本文關鍵詞:論審評學術論文創(chuàng)新因素的指標體系
更多相關文章: 學術論文 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因素 指標體系
【摘要】:學術論文創(chuàng)新是指論文在相關學術領域內所提供的知識與現有文獻存在有價值的不同。以此為邏輯起點,構建了一個審評學術論文創(chuàng)新因素的指標體系,并為具體運用該指標體系設計了工作流程。
【作者單位】: 紹興文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 學術論文 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因素 指標體系
【分類號】:G232
【正文快照】: 創(chuàng)新是學術論文的本質要求,也是審評學術論文的終極標準。要科學、有效地確定一篇學術論文的創(chuàng)新水平,至少要回答以下問題:該論文在哪幾個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或者說創(chuàng)新因素有哪些)?對均具有某種程度創(chuàng)新的若干篇論文,為了擇優(yōu)錄用,則又必須回答:該論文的創(chuàng)新達到了多高的程度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沈志宏,鄧曉群,沈志超,余黨會,尹茶,孫巖,曹靜;創(chuàng)新論文屬性界定及其審稿退修要則[J];編輯學報;2003年03期
2 李如森,彭彩紅,趙福榮;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性判斷方法[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如森,彭彩紅,趙福榮;非主體創(chuàng)新——科技編輯的重要職責[J];編輯學報;2003年03期
2 楊小玲;論科技期刊編輯部的團隊化管理[J];編輯學報;2004年03期
3 朱大明;;創(chuàng)新性學術論文的“概念鑒審”[J];編輯之友;2006年03期
4 董兵,李小萍,尤偉杰;稿件退修要做到“三心”、“二意”[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4年03期
5 翁才銀,羅有賢;關于區(qū)域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幾點思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6 彭彩紅,李如森,趙福榮;科技期刊創(chuàng)新縱橫談[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黃紅梅;談教師科研論文寫作水平的提升[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8 魯立;李風華;施璐霞;王慧琳;劉玉秀;金潔;;醫(y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tǒng)計學問題與防范[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6年10期
9 蔡海鵬;;ERP實施要素及內涵[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6年15期
10 李銳鋒;楊杰;汪達;劉冠英;;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狀況的計量分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楊嶸;中國石油產業(yè)組織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2年
2 胡玲琳;我國高校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道紅;學位論文質量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媛;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多層次分析[D];東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樹奇;探究式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長江;浙江制造業(yè)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對策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4年
3 曹瑛杰;構建黃巖特色先進制造業(yè)基地的對策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4年
4 謝群;論創(chuàng)業(yè)教育——我國高校德育新領域[D];中南大學;2004年
5 易美華;基于GIS的湖南省優(yōu)勢作物評價與區(qū)劃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6 戴麗;網絡支持下探究性趣味物理實驗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白雪峰;中國石油產業(yè)集中度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4年
8 嚴建新;我國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和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9 周靜珍;我國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的模式探討[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郭立宏;中國企業(y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沈志宏;期刊的質量控制與審稿[J];編輯學報;1996年03期
2 李聞捷,Joseph-Fu SC;半乳糖誘導白內障大鼠異常晶狀體蛋白X_(36)與白內障形成的關系[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文明;鄭俊海;汪軍洪;;如何處理科技期刊論文署名問題[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6期
2 朱久法;張彩虹;;學術論文中常見的一些數據問題及對編輯工作的要求[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3 于方;;學術論文“引言”存在問題分析[J];學報編輯論叢;2003年00期
4 彭桃英;;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隱性錯誤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3期
5 陳如松;;淺議學術論文標題的邏輯審讀[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2期
6 劉大乾;;學術期刊論文編輯初審淺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2期
7 魏群;;強化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感[J];新聞愛好者;2011年18期
8 ;《青年記者》全文轉載量第10名[J];青年記者;2011年17期
9 蔣鴻標;;學術論文的學術價值和創(chuàng)新性——兼談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6期
10 ;《學習論壇》2010年度全文轉載量躍升至全國黨干校系統(tǒng)主辦期刊第二名[J];學習論壇;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景超江;;學術論文參考文獻著錄淺探[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亞萍;張欣;李娟;;編輯應重視參考文獻的把關與核查[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五集)[C];2007年
3 張紅;程建霞;劉彤;王小唯;;高校教師、研究生學術論文的發(fā)表動機與投稿取向[A];中國高校學術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2次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徐方;;學術論文責編審讀例析[A];高校編輯出版文集[C];1995年
5 陳成東;;學術論文中圖(表)題的合理表達與使用[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二集)[C];2004年
6 顧泉佩;;應用中國知網查詢論文審稿人的方法[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五集)[C];2007年
7 李秀琴;劉春涌;;地質類學術論文中連字線的正確用法[A];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編輯學論文集[C];1999年
8 凌興珍;;試論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的注釋原則和注釋對象[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9 馮長根;;應當重視學術期刊和學術論文的戰(zhàn)略作用[A];中國科協(xié)期刊工作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曹振中;;前言[A];學報編輯論叢(第一集)[C];199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春明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從編輯的角度看學術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嚴萍 本報記者 王春;學術論文傳遞信息如何不“時滯”?[N];科技日報;2010年
3 ;學術論文的偽注問題[N];中華讀書報;2002年
4 記者 曹建文;媚外厚古崇名的學術心態(tài)必須擯棄[N];光明日報;2009年
5 陳建棟;光明網學術論文發(fā)表交流 中心免費為網友建文集[N];光明日報;2004年
6 張培元;“版面費”折射畸形學術生態(tài)[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7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熊丙奇;版面費并不是垃圾論文的根源[N];北京科技報;2008年
8 盛葳;“山寨”藝術刊物的另類生存[N];中國文化報;2009年
9 馮長根;同行認可價值體系[N];光明日報;2004年
10 本版編輯 唐勇 曹玲娟 王泠一;學術論文該由誰埋單[N];人民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陳文會;國外醫(yī)學和社會科學英文學術期刊“編輯導讀”語類分析[D];重慶大學;2008年
2 王靜;Open Access學術期刊傳播障礙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閆斐;編輯傳播視角之守門理論與科技期刊審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4 戰(zhàn)海青;論中美英文報紙專欄語篇中作者和讀者身份的體現[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5 楚彬彬;我國學術期刊開放存取出版模式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金京;我國科技學術期刊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高嵬;《全國中文藝術設計類期刊等級鑒定研究——環(huán)境藝術部分》[D];中國美術學院;2004年
8 陳曼;我國體育學術核心期刊欄目設置與廣告經營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571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57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