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進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8 00:08
本文關(guān)鍵詞: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進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摘要是位于正文前的一段概括性文字,它高度概括了正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正文的提煉和濃縮。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作出規(guī)定,全世界公開發(fā)表的論文,不論用何種文字寫成,前面都必須附一段英文摘要。隨著我國學者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術(shù)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成為中外學者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學術(shù)論文的摘要是關(guān)系到論文能否被錄用、發(fā)表及檢索的重要因素。因此,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通常來說,一個語篇只需要通讀其中各句的主位,就可以清楚的了解語篇所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但是只看論文摘要的主位,卻不能得知論文要研究的內(nèi)容。而若分析出其主位推進模式以及主述位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便可以清楚地把握語篇信息傳遞的脈絡,準確地理解該語篇的內(nèi)容。 本研究以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徐盛桓提出的七種語義關(guān)系以及黃國文提出的六種主位推進模式為理論框架,將從國外雜志《科學》和《自然》中收集來的30篇學術(shù)論文的英文摘要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采用的主位推進模式,然后找出最被頻繁使用的主位推進模式并研究主位推進模式在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中的運用。旨在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進模式是什么? (2)在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中哪種主位推進模式更受青睞? (3)英文摘要寫作的研究對中文學術(shù)論文有什么啟示? 本文采取兩種分析方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先用前者來劃分論文樣本的每個小句,找出小句的主位和述位部分,并分析每個小句采用了何種主位推進模式。再用后種分析方式統(tǒng)計小句的總量,計算出每種主位推進模式在樣本中出現(xiàn)的頻率和總的平均出現(xiàn)頻率。同時分析隨機抽取出的四篇樣本摘要。通過分析,本文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實踐得以展現(xiàn)。 分析結(jié)果顯示在預料文本中最受青睞的主位推進模式是延續(xù)型,之后分別是平行型、并列型、集中型、派生型和交叉型。因此在英文學術(shù)論文摘要中最受青睞的主位推進模式是延續(xù)型。 盡管該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在理論和實踐的意義是不能被否認的。理論上,它豐富了從主位推進模式的角度進行語篇分析的研究;實踐上,,它會對中文學術(shù)論文的英文摘要寫作給予一定的啟示。
【關(guān)鍵詞】:英文摘要 主位推進模式 學術(shù)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15
【目錄】:
- Abstract4-6
- 摘要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11
- 1.3 Research Objectives11-12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17
- 2.1 Related Study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Abroad13-14
- 2.2 Related Study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At Home14-16
- 2.3 Summary16-17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7-31
- 3.1 The Relevant Concepts17-20
- 3.1.1 Clause17-18
- 3.1.2 Theme and Rheme18
- 3.1.3 Basic Classifications of Theme18-20
- 3.2 Model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20-22
- 3.2.1 Review of Thematic Progression20
- 3.2.2 Typical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20-22
- 3.3 Halliday’s Theory22-24
- 3.3.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Halliday’s Systemic-Fuctional Grammar22
- 3.3.2 Halliday’s Classification of Themes22-24
- 3.3.2.1 Simple Theme23
- 3.3.2.2 Multiple Theme23-24
- 3.3.2.3 Clausal Theme24
- 3.4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24-30
- 3.4.1 Xu Shenghuan’s Seven Logical Semantic Relations24-26
- 3.4.2 Huang Guowen’s Six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26-30
- 3.5 Summary30-31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31-50
- 4.1 Research Questions31
- 4.2 Data Collection31-32
- 4.3 Research Procedures32-33
- 4.4 Research Analysis33-47
- 4.4.1 Sample Analysis33-45
- 4.4.2 Data Analysis45-47
- 4.5 Results and Discussion47-5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0-53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0-51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51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1-52
- 5.4 Recommendation for Future Study52-53
- Bibliography53-56
- Appendix56-74
- Acknowledgements74-75
- 導師和作者簡介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文翠,崔桂華;主述位結(jié)構(gòu)與信息結(jié)構(gòu)的比較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6期
2 楊常倩,范頭姣;主位—述位推進模式與翻譯[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于建平;科技語篇的主位-述位推進模式[J];中國科技翻譯;2002年02期
4 方琰,艾曉霞;漢語語篇主位進程結(jié)構(gòu)分析[J];外語研究;1995年02期
5 方琰;試論漢語的主位述位結(jié)構(gòu)——兼與英語的主位述位相比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6 劉玉梅;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的文體特征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唐青葉;語篇模式類型與語篇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04期
8 鞠玉梅;體裁分析與英漢學術(shù)論文摘要語篇[J];外語教學;2004年02期
9 方琰;;系統(tǒng)功能語法與語篇分析[J];外語教學;2005年06期
10 徐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2年0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學術(shù)論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進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0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430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