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社科學術論文的體裁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5-10 02:00
本文關鍵詞:英漢社科學術論文的體裁對比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隨著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大量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國外發(fā)表以傳播新知識和新成就。學術論文通常按照常規(guī)結構撰寫,其結構組織方式可以反映作者的教育,語言,歷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學術論文作為學術科研一種典型的體裁,吸引了應用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師,尤其是專門用途英語和學術用途英語的研究人員的關注,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研究人員盡管在國內發(fā)表了大量的文章,可卻甚少在國際期刊發(fā)表論述。對比修辭研究結果表明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與語言的差異在文章的篇章結構上可體現出不同的修辭模式。學術論文具有特定的交際目的和交際對象,并在語篇結構和文體功能具有特定的體裁結構。雖然同一體裁的語篇具有相同的語篇結構特點,然而特定的語篇結構也會受到社會、文化和背景因素的制約。那么中英學術論文在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上有差異嗎?差異及其原因又是什么?鑒于國內很少對比研究中英學術論文尤其是社科類論文的體裁結構,本文借用ESP體裁分析理論對比研究英漢社科學術論文,試圖發(fā)現兩者相似和差異及其原因。 本文以60篇隨機抽樣的中英社科學術論文為研究對象,以ESP體裁分析的語步分析法比較兩者的宏觀體裁結構,即引言、方法、結果和討論及其體裁結構,試圖分析屬于同一體裁的漢英語篇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探求漢英語篇結構背后的不同社會文化因素。 研究結果表明:1) 在宏觀體裁結構方面上,絕大多數英文語料清楚地體現了引言、方法、結果、討論四步合一的結構(83.33%)。然而,中文語料由于多數研究類型不是定量研究,所以在這些文章中多趨于不包括方法部分,并且沒有明確的結構劃分。這也體現了作者負責型和讀者負責型的區(qū)別;2) 在引言部分,對比結果是中英論文語料都按照CARS模式撰寫,采用了大量的語步。但一個重要的差異是中文論文很少涉及前人研究(20%)。其原因是各文化的‘禮貌’的理解。西方國家根源于個人主義,采取的是消極禮貌策略,而中國文化根源于集體主義,采取的是積極禮貌策略;3) 方法部分也許是中英社科語料差異最明顯的部分。研究發(fā)現70%的英文語料是定量研究,而中文語料定量研究只占6.67%。這也說明了國內研究人員對于以統(tǒng)計為手段的研究方法的陌生和未形成習慣;4) 對于學術文體的在結果和討論部分,研究發(fā)現語步2(陳述結果),語步3(評論結果)和語步4(總結結果)是這一部分中的根本和必要的結構。然而語步5(評價研究)則是本部分的差異所在:90%的英文語料有此語步,,而漢語只有46.67%。 英漢社科學術論文的不同寫作模式反映了兩者的不同寫作習慣,即文化、歷史和社會因素影響篇章的形成。研究結果為在寫作和閱讀課堂提供新的教學方式體裁教學法,培養(yǎng)研究寫作的科學性和科技論文的體裁成熟性。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體裁分析 對比 語步 中英社科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315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 in English7-9
- Abstract in Chinese9-10
-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10-11
- List of Abbreviations11-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9
- 1.1 Aims of the Study12-14
- 1.1.1 The Notion of Research Article12-13
- 1.1.2 The Notion of Genre Analysis13-14
- 1.2 Rationale for the Study14-17
- 1.2.1 Motivations of the Study14
- 1.2.2 Current Status of the Study14-17
- 1.3 Research Questions17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7-19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19-32
- 2.1 The Concept of Genre19-23
- 2.1.1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Genre19-21
- 2.1.2 Definition of Genre21-23
- 2.2 On Genre Analysis23-26
- 2.2.1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Analysis23-24
- 2.2.2 Three Approaches to Genre Analysis24-26
- 2.3 ESP Genre Analysis26-29
- 2.4 Review of Related Studies29-31
- 2.4.1 Studies on the Global Structure of RAs29-31
- 2.4.2 Remaining Issues31
- 2.5 Summary31-32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32-37
- 3.1 Data Collection(Reseach Data)32-33
- 3.2 Research Method33-36
- 3.3 Procedures(Reseach Procoqwes)36-37
- Chapter Four Findings and Analyses37-56
- 4.1 Findings of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Units37-38
- 4.2 Structure of Introduction of RAs38-47
- 4.2.1 Studies of Move 140-44
- 4.2.2 Studies of Move 244-46
- 4.2.3 Studies of Move 346-47
- 4.3 Structure of Method of RAs47-49
- 4.4 Structure of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RAs49-56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56-62
- 5.1 Discussions on the Findings of Global Generic Structures of RAs57-58
- 5.2 Discussions on the Findings of Introduction of RAs58-59
- 5.3 Discussions on the Findings of Method of RAs59-60
- 5.4 Discussions on the Findings of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RAs60-62
- Chapter Six Conclusion62-66
- 6.1 Main Findings62-63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63-64
- 6.3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4-66
- REFERENCES66-71
- APPENDIX: The Sources of Data71-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秀白;語篇的“體裁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S2期
2 章遠榮,雷霄;體裁、語篇模式與語篇教學[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王娟;論英漢文體特征的差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楊慧玲;科技論文中的模糊限制語[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5 桂詩春;再論語言學研究方法[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6 鄭雯嫣;學術論文中情態(tài)助動詞的語用功能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05期
7 章遠榮;語篇的文體分析、語域分析和體裁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1997年03期
8 陳平;外貿英語寫作教學新思路:語篇體裁分析理論及其應用[J];外語教學;1999年03期
9 王水蓮;體裁、體裁分析與體裁教學法[J];外語教學;2001年04期
10 曾祥娟;體裁分析與科技英語寫作教學[J];外語教學;2001年05期
本文關鍵詞:英漢社科學術論文的體裁對比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37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35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