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初級綜合課《你要茶還是咖啡》教學設計——以河南大學 A1 班中亞留學生為例
第一章 緒 論
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國際上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周邊國家深受中國國際地位的影響,特別是中亞地區(qū)來華留學生人數持續(xù)增加,如哈薩克斯坦已成為來華留學生第九大生源國。漢語國際推廣的新形勢要求我們不斷細化國家和地區(qū)間學習者的不同特點,逐漸由通用型漢語教學向國別化漢語教學轉變。①面對中亞“漢語熱”的形勢,有必要針對中亞留學生的特點,探索適合他們漢語學習的教學設計。課堂是第二語言教學的主戰(zhàn)場,課堂教學處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核心位置,強化學生學習漢語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的言語能力和言語交際能力,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任務所在,也是提高整個對外漢語教學水平的要求所在。為了實現這一任務,需要科學的教學設計作為“指導者”。對外漢語綜合課是對語言各要素、文化知識的教學,并強調對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的訓練,也就是要求聽、說、讀、寫各技能齊頭并進,共同發(fā)展。它居于漢語教學的核心位置,,具有基礎性、融合性的特點。初級漢語綜合課是漢語綜合學習的起始階段,對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學習與發(fā)展起著奠基作用,必須重視對這一階段的教學。
........
第二章《你要茶還是咖啡》教學設計依據
2.1 現實依據
A1 班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強,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勇于表現自己,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反應較快,所以,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他們“愛說、愿說”的優(yōu)勢,多設計環(huán)節(jié)讓他們開口“說話”。另外,A1 班中亞留學生習慣使用母語進行內譯,往往在不熟悉的生字詞旁用母語注釋;在不明白老師講解的知識時,更偏向于向本族語同學尋求幫助,然后借助翻譯軟件進行查詢;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采用“隨手記”的方式,在筆記本上寫下記得不牢固的字詞,逐漸形成自己學習漢語的方法。當然,大部分中亞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自覺性不強,課后不注重復習,這種情況造成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記憶停留的時間較短,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知識體系更是無法在循序漸進中建立起來,影響了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應注重對學生的復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復習意識。2.2 理論依據
對外漢語教學從性質上講是一種外語教學,也是第二語言教學,既要遵循語言學、教育學的規(guī)律,又要經得起語言學和教育學的檢驗。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結構語言學、篇章語言學、功能語言學、語用學等可以從不同角度、程度上給予對外漢語教學以啟發(fā)。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教學理論也為教師安排教學步驟、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等方面給以指導。對外漢語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不但需要教師教,還需要學生學,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在研制教學設計時,以心理學作為基礎,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系列位置效應,這一心理現象是心理學家在研究系列位置曲線時發(fā)現的,人的回憶能力由高到低分別為最近呈現項目、最先呈現項目、之間項目,人們對最近呈現和最先呈現的記憶深刻,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把重要和關鍵的學習點最先呈現或是最后呈現,以達到語言輸出的效果。第二章《你要茶還是咖啡》教學構思 ............10
3.1 教學目標......103.2 教學內容 ............ 11
3.3 教學重難點 ............ 11
3.4 教學方法 ............ 11
3.5 教學工具 .... 11
3.6 課時安排 ...................12
3.7 教學環(huán)節(jié) ........ 12
第四章《你要茶還是咖啡》課堂教學設計 ............14
第五章《你要茶還是咖啡》教學后記 ..............23
5.1 教學測試 ...............23
5.2 教學反思 .......................24
總 結........................26
第五章《你要茶還是咖啡》教學后記
5.1 教學測試
測試是對教學活動進行評估的一種重要手段,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需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并在實施之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觀察和原定的任務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差異。在學校教學中,往往需要教師自編測試題對所教知識進行反饋,這種反饋結果往往以外顯的方式呈現,具體表現為測試成績、錯誤和正確的比率等。通過測試,教師可以及時改進教學,減少盲目性,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的角度看,學生希望能經常從教師那里得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的反饋,以測定自己的學習成績,了解自己的漢語掌握程度。本課教學效果的評估是通過測試的形式呈現的,就河南大學漢學院 A1 班 15 名中亞留學生為測試對象,根據本課所講的內容編制了一套測試題(見附錄一),通過對學生測試結果的深入分析,了解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本課學習的薄弱之處,以幫助本人診斷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
5.2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對象,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自我審視、評價、調節(jié)、控制、分析的過程。教師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成長的過程,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即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反思,不斷進取,發(fā)揮優(yōu)點,克服缺點,才能在教學中提高專業(yè)能力,促進自身的職業(yè)成長。為此,本人對《你要茶還是咖啡》教學進行了反思,找出優(yōu)缺點以幫助以后的教學,對于優(yōu)點注意發(fā)揮其優(yōu)勢,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靈活運用。對于缺點,在努力克服的基礎上,找出合理的對策以化解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內容上,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是初級漢語教學的重點,在講解詞匯和語法時,注意學生原有的知識層次,造句時所用的詞語都是學生學習過的,注重對舊知識的復習及新舊知識的聯結。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不是講解現代漢語詞典對生字詞的注釋內容,而是通過運用多媒體、圖片等方式講解,避免講晦澀難懂的“專業(yè)”含義,使學生盡量以明了簡單的方式理解詞義,這對于初級漢語學習者尤為重要。本教學設計主要借鑒了聽說法和交際法的相關理念,聽說法主張通過大量的替換操練來掌握句型結構,這種操練方法是漢語初級階段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這種替換式的操練難免讓學生感到乏味,語言的靈活運用受到限制。出于這種考慮,在教學中,本人將交際法的理念也融合到教學活動中去,設計多個環(huán)節(jié),如游戲、情景對話、小組活動,這些環(huán)節(jié)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引起了那些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的注意,他們開始逐漸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總 結
教學設計在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總攬全局的作用,是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整體規(guī)劃,同時也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考察了教師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反思教學的能力。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沒有理論支撐的教學設計是不合理的。教學設計是預設教學過程的藍圖,對實踐活動起著指導作用,為了充分發(fā)揮教學設計的功能,需要相關理論為基礎。本教學設計以《你要茶還是咖啡》為例,在教學設計相關理論的指導下,貫徹聽說法和交際法的相關理念,力求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促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又結合現實需要,對教材、課型、學生特點作出分析,旨在尋求適合中亞學生特點的教學設計,為中亞漢語綜合課教學有所啟發(fā),同時也希望通過對教學設計的設想和實施能夠提高自身的漢語教學水平,在實踐中得到成長。通過這次教學,本人在實踐中也獲得了一些啟示,在教學中應始終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把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轉變?yōu)橹黧w性的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生自主自動的學習;樹立發(fā)展性評價意識,關注學生的過去,強調學生的現在,著眼學生的未來,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學生看成是處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人,及時表揚學生,哪怕是學生取得的一點兒進步,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這樣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986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9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