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顯著性和時間間隔對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影響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顯示個體加工方式的選擇會受到線索特征的顯著影響。一些研究者認為,當目標線索具有顯著性化前瞻記憶可以被自動的提取等考察影響前瞻記憶提取的因素,實驗中變化目標線索的顯著性、數量及對前瞻記憶任務的強調。實驗結果沒有發(fā)現執(zhí)行前瞻記憶任務會顯著進行中任務,即呈現前瞻記憶任務并沒有顯著増加進行中任務的反應時,表明顯著的目標線索可以引發(fā)前瞻意向的自動提取;Scullin等(2010)的研究中,通過設置具有焦點性(focal)的目標線索,即在詞匯分類任務中呈現具有某一屬性的具體的詞或呈現這一屬性,發(fā)現具有焦點性特征的目標線索可被自動提取,且很少對其他任務產生干擾。而另一些研究者認為,不論目標是否具有適著性,成功的執(zhí)行前瞻記化都需要準備注意的參與,并消耗一定的認知資源。Smit (2007)在考查成功的執(zhí)行前瞻記憶任務的提取機制的研究中,通過改變目標線索是否具有顯著性,即在詞與非詞的判斷任務中呈現特殊顏色的目標或被試的名字,發(fā)現在四個實驗中,成功的執(zhí)行前瞻任務會對進行中任務的執(zhí)行產生嚴重的干擾,表現為進行中任務的反應時顯著的變慢,這表明個體對目標線索從事準備注意加工和監(jiān)控,從而消耗有限的資源,影響其他任務的完成。
......
第二章時間間隔影響前瞻記憶后效應的研究
2.1前言
本研究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對這一實驗范式進行修改,被試完成相同的前瞻記憶任務階段和完成前瞻任務階段的任務,改變延遲任務為進行中任務階段,不出現目標線索,只完成進行中任務,通過進行中任務階段的長短控制時間的延遲。這樣的設計使得對時間間隔的控制獨立于完成任務階段,保證不同條件之間時間間隔的差異性得到有效地控制。目標以顯著性的條件下出現的,即前瞻目標出現在藍色或紅色的背景中,進行中任務呈現在黑色背景中。因此,本研究在其研究的基礎上,重點考查在目標線索顯著性的條件下,不同的時間延遲間隔對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的影響。
2.2研究方法
采用實驗室實驗法,考查時間間隔在目標顯著條件下對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以及前瞻記憶認知機制的影響。實盤采用時間間隔(長時、短時、無間曬)X任務類型(前瞻任務階段、進行中任務階段、完成前瞻任務階段)的設計,其中任務階段為被試內因素,時間間隔為被試間因素。因變量為被試對各個任務做出反應的反應時和正確率。與前瞻記憶階段大致相同,但告知被試這一階段與進行中任務階段相同,只需完成字母相同與否的判斷。而前瞻記憶階段已經完成的目標線索會重復出現,但作為進行中任務刺激來反應。重復目標線索呈現的位置、次數和顏色與前瞻任務階段保持一致。第三章目掠顯著性影響前瞻記憶后效應的研究.................21
3.1前言.........213.2研究方法.........21
3.3結果與分析.........23
第四章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發(fā)生機制的研究.........31
4.1前言.........31
4.2研究方法.........32
4.3結果與分析.........33
第五章總討論.........39
5.1完成意向的后效應.........39
5.2意向后效應的影響因素.........39
5.3意向后效應的發(fā)生機制.........41
5.4前瞻記化的認知機制.........42
第六章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6.1創(chuàng)新么處
第一,以往關于前瞻記憶的研究大多集中與未完成意向的認知機制或神經機制的考查,而較少關注完成后意向的過程。本研究重點考查前瞻記憶的意向后效應的問題,即意向的在完成之后的發(fā)生過程,為其研究提供更多的實驗和理論支持。而硏究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相對較少,且多見于國外,國內相對少之又少。第二,先前對意向后效應的研究范式主要在經典前瞻記憶研究范式基礎上做一定修改來進行。本研究綜合了經典范式和重復目標線索范式的基礎上,結合兩者的優(yōu)勢,避免單一實驗范式的不足。第三,本研究綜合考查目標顯著性和執(zhí)行新的前瞻記憶任務的影響,突破單一因素的的局限。同時結合多種條件的研究,更加全面的探討意向后效應的問題。6.2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第一,實驗練習部分設置的相對較少,若能增加練習部分使得被試能夠熟練的掌握實驗任務,從而可以降低實驗中的練習效應,實驗結果的解釋就會更加合理。第二,實驗一的不同間厲時間的差距上并非特別明顯,若能増大不同間隔時間之間的差距,實驗的結果可能更為有效。第三,實驗二、三的研究發(fā)現,目標顯著性和完成新的前瞻記憶任務之間產生交互的作用共同影響前瞻記憶的意向后效應。但由于沒有這方面的研究,無法進行比較分析,因此還需要做更深入的考查。第四,通過本研究得到,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的認知機制支持自動加工的理論。但由于本研究采用特定的實驗范式,化及關于意向后應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送并非是最終的結論,還需要更多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來進行檢驗。......
第七章結論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礎上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進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結論一:與前瞻記憶意向優(yōu)勢的理論不同,前瞻記憶的意向在完成后并不會立即消失或者被排除在意識之外,而是保持一定的活動或激活水平。且這一狀態(tài)可以引起意向后效應的發(fā)生,導致個體錯誤重復前瞻反應,并對正在進行中的任務產生一定的干擾。結論二:在意向目標線索顯著的條件下,不同的時間間隔不會對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產生顯著的影響,即當完成目標線索出現時,個體重復執(zhí)行錯誤反應之間差異不顯著。結論三:目標線索顯著與否可以對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產生一定的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顯著水平,即完成意向目標線索顯著的條件的意向后效應顯著大于不顯著的條件。結論四;保持和執(zhí)行新的前瞻記憶任務不會導致完成意向的立即消失。同時,目標顯著性和新的任務之間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前瞻記憶意向后效應的大小。結論五:前瞻記憶意向的后效應的發(fā)生機制支持自動加工的觀點,即在缺少監(jiān)控的條件下,已經完成的前瞻記憶意向可以被自動提取,并引起意向后效應的發(fā)生,導致個體錯誤的重復前瞻反應,同時對正在進行中的任務產生一定的影響。
.........
參考文獻(略)
,
本文編號:61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6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