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學報》95年回顧
本文關鍵詞:《西北大學學報》95年回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通過文獻考證和調研,對《西北大學學報》的歷史沿革與地位、學術貢獻與深遠影響,以及管理與成就作了全面研究,并將其歷史劃分為晚清民初的醞釀和初創(chuàng)期(1903—1929)、抗日戰(zhàn)爭前后的艱難維持期(1930—1949)、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的恢復和穩(wěn)定發(fā)展期(1950—1999)、21世紀以來紙—網互補的跨越式發(fā)展期(2000至今)等4個階段。結論認為,《西北大學學報》:構筑了舊中國西北地區(qū)罕見的最高學術論壇,物化了學術立校的理念,成為傳承周秦漢唐文明和創(chuàng)建西北新文化的淵藪;是西北大學的百年史冊,反映了西北大學文化的深厚積淀,也是西北地區(qū)高等教育歷史檔案中最寶貴的珍藏;是西北大學學科生成的孵化器,也是學術人才成長的搖籃。今后,《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將進一步以信息化建設帶動編輯部的科學化管理,強化期刊特色,提高編輯隊伍素質,不懈地提高學報學術質量,不斷擴大在國際范圍的廣泛傳播。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西北大學編輯出版與傳播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 《西北大學學報》 中國西北地區(qū) 中國期刊史 陜西省 中國學術期刊 發(fā)表論文 編輯部 理科學報 科技期刊 晚清民初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7XXW004)
【分類號】:G239.2
【正文快照】: 西北大學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其創(chuàng)建第二年即創(chuàng)刊有《秦中官報》,至今已有105年;在其有“西北大學”之稱的第二年(1913)即成立西北大學出版部,創(chuàng)辦印刷所,創(chuàng)刊《西北大學學叢》,至今已有95年!段鞅贝髮W學報》自民國二年(1913)誕生以來,櫛風沐雨,已走過整整95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姚遠,徐象平;《西北學術》的科技內容及其主旨[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2 陳鐿文,姚遠,陳開勛;20世紀50年代的學報與化學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姚遠;;解放以前西北大學學術期刊的演變和發(fā)展[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鐿文,姚遠,陳開勛;20世紀50年代的學報與化學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2 顏志森,姚遠;科技期刊信息傳播功能的演進[J];編輯學報;2001年01期
3 劉曉萍;學術期刊在知識創(chuàng)新中的特殊作用[J];編輯學報;2001年03期
4 姚遠,陳浩元;泛期刊學的概念與定義[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5 張惠民;我國早期科技學術期刊的傳播學思想研究[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6 葛趙青,劉楊,杜秀杰;論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的生存基礎[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7 姚遠,陳浩元;科技期刊建學的社會基礎及學科框架構想[J];編輯學報;2005年05期
8 宇文高峰;黎文麗;姚遠;;我國近代農學期刊的特色及其社會職能[J];編輯學報;2005年06期
9 衛(wèi)玲;姚遠;;編輯學研究的功利傾向與制度化建設[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10 姚遠;杜文濤;;《清華學報》的創(chuàng)刊及其歷史意義[J];編輯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姚遠;亢小玉;;陜西近代科技期刊史略[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學會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姚樹峰;姚遠;;近現代電類科技期刊綜述[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學會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論文集[C];2004年
3 劉清海;;我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的定位與發(fā)展[A];第7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經營與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培富;中國近代化學體制化的社會史考察[D];山西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朱棟梁;我國學術期刊創(chuàng)國際學術名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孫毅;留學生與中國近代科學期刊的創(chuàng)辦[D];山西大學;2006年
3 呂靜;學術期刊著作權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4 吳幼葉;戊戌變法時期溫州的《利濟學堂報》[D];西北大學;2008年
5 閆斐;編輯傳播視角之守門理論與科技期刊審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6 史濤;《新青年》出場的歷史資源探析[D];西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姚遠;;解放以前西北大學學術期刊的演變和發(fā)展[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3期
2 姚遠,柏一林,徐懷東;《西北大學學報》的孕育、誕生及其社會地位[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顏志森,張薇;《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以來載文、作者和引文的統(tǒng)計分析[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劉舜康;西北大學38年科研工作回顧[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承云;范長江與《中國的西北角》[J];新聞知識;1986年07期
2 吳江;簡論優(yōu)秀廣播新聞的寫作[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3 趙蘭泉;;敦煌豐采 光耀人間——祝賀《敦煌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J];敦煌研究;1993年04期
4 ;期刊開發(fā)利用的原則[J];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05期
5 王雄;西-蘭-烏光纜干線開通[J];光通信技術;1994年03期
6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編排規(guī)則[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7 徐象平;《禹貢半月刊》的編輯特色[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S1期
8 錢燕文;評介《中國西北地區(qū)珍稀瀕危動物志》[J];中國圖書評論;1995年09期
9 ;值得肯定的追求──評《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1─2期[J];報刊之友;1995年05期
10 張惠民;全國自然科學學報“三優(yōu)”評比揭曉[J];報刊之友;199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戴云;張建中;鐘本善;周熙襄;;中國西北地區(qū)地震勘探資料處理中的兩大難題及解決方法[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2 單新建;馮德益;宋仲和;陳國英;;中國西北及鄰區(qū)地殼三維速度結構[A];199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1年
3 劉建華;吳華;;中國南北帶北段速度結構特征與強震分布[A];199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1年
4 滕吉文;胡家富;張中杰;孫小麗;王愛武;魏計春;楊占壽;;中國西北地區(qū)巖石圈瑞雷波三維速度結構與沉積盆地[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5 趙宗慈;高學杰;徐影;羅勇;丁一匯;;西部開發(fā)與建設的氣候保障[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6 俞亞勛;王寶靈;;西北地區(qū)大氣水分和水汽平均輸送特征[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7 張宗祜;;中國西北地區(qū)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戰(zhàn)略研究[A];中國農業(yè)地學研究新進展——2000年全國農業(yè)地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梁瑞駒;王芳;楊小柳;陳敏建;王浩;;中國西北地區(qū)的生態(tài)需水[A];中國水利學會2000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9 楊東貞;顏鵬;徐祥德;;沙塵氣溶膠物理化學特征及其輸送路徑的研究[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10 李景明;鄭戈;潘效仁;李銀忠;;中國西北地區(qū)小型戶用太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分析[A];中國第六屆光伏會議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亮;國產獼猴桃不敵“鍍金”奇異果[N];中國綠色時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黃之豪 許正中;中南友誼之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3 郭耕;正視生態(tài)安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4 記者 屈紅娟 實習生 劉穎;陜西高校完成西部開發(fā)課題近百項[N];西安日報;2000年
5 李進興;海原出土的菜園文化古玉墜[N];中國文物報;2001年
6 記者 王百戰(zhàn);重建亞洲季風演化歷史[N];科學時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劉康龍;甘肅物流產業(yè)蓄勢待發(fā)[N];中國商報;2001年
8 劉雪梅;黃宏演《黨員金柱有點忙》[N];浙江日報;2001年
9 姚遠;鞠躬盡瘁岳R己鉡N];光明日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 柏晶偉;幫助中國人解決中國人的問題[N];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曦;中國西北地區(qū)農業(yè)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3年
2 劉大永;中國典型含煤盆地鏡質組結構特征及生烴、同位素動力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4年
3 吳柏林;中國西北地區(qū)中新生代盆地砂巖型鈾礦地質與成礦作用[D];西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強;中國西北地區(qū)機械瓣膜置換術后低強度抗凝治療的初步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2 王穎;KY公司金屬切削刀具西北區(qū)營銷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2年
3 周保明;大食東擴與唐前期西北邊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盛鴻斌;老爺山花兒會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遂纏;西北地區(qū)及其青藏高原東北側降水的氣候特征與影響因子分析[D];南京氣象學院;2003年
6 劉俊鳳;20世紀三四十年代西北地區(qū)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D];西北大學;2003年
7 蓋長松;中國西北地區(qū)氣溶膠光學厚度和波長指數觀測數據的分析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05年
8 趙子征;中國西北地區(qū)節(jié)能型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氣候區(qū)劃[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陸寧;論7-10世紀黨項崛起的地緣條件[D];河北大學;2005年
10 楊忠;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再造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西北大學學報》95年回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2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34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