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書評論文 >

[人教版課標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介紹

發(fā)布時間:2016-06-26 11:03

  本文關鍵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介紹
崔 巒

  
  本冊教科書供五年級下學期使用,依據(jù)《課程標準》,在保持高年級教材整理風格的前提下,進行一些新的探索。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xù)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本冊教材還編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的藝術”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安排了一些語言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進信息世界”第六組,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材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大綜合”。除去第六組,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和略讀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后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后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
  全冊還編排了8篇選讀課文,并附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200個字。至此,完成小學階段認識3000個常用字的識字任務。生字表(二)是要求寫的150個字,至此累計寫字量為2300個。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上冊保持一致,生字、難字隨文注音,用圓括號標明,多音字用方括號標明。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xiàn)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現(xiàn)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為了便于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huán)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二、本冊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漢字200個,累計識字3000,完成小學階段識字任務。寫字150個,累計會寫常用漢字2300個。
  2.讀寫由識寫字組成的詞語;讀記由認讀字組成的詞語。
  3.朗讀課文,要有感情。默讀課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鐘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種方法(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經(jīng)驗等)理解詞句,能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詞句的表達的效果。
  5.閱讀敘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清敘事順序,領悟表達方法。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閱讀說明性文章,能讀懂內容,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6.略讀文章,粗知大意。學習瀏覽,能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課外閱讀不少于25萬字。
  7.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比較具體,感情真實。練寫書信,表揚稿及簡單的研究報告,注意格式。能根據(jù)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標點。40分鐘完成約400字的習作。
  8.修改習作,做到語句通順,正確,書寫規(guī)范。
  9.聽,能抓住要點;說,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樂于交際,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稍作準備,能當眾作簡短的發(fā)言。
  10.積極參與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制訂計劃、開展活動、進行展示交流中發(fā)揮作用。學習運用獲取的資料,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三、教材主要特點
  (一)主題設置靈活多樣,編排形式又有創(chuàng)新
  在努力追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合諧統(tǒng)一的前提下,設置專題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特點。例如,“語言的藝術”,著眼于引導學生感受語言主表達的藝術,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述,同時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稐钍现印贰蛾套邮钩吠ㄟ^巧妙回答、機智應對的人物語言,感受語言的精妙和威力;通過劇本《半截蠟燭》、相聲《打電話》,接觸這兩種文學樣式,感受語言的魅力。再如,《中國古典名著之旅》,四篇課文均出自中國古典名著,有的是根據(jù)名著改編的,有的則是從名著中節(jié)選的。設置這個專題,不僅僅是為了讀這幾篇課文,而且是讓學生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學、歷史名著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從此,喜愛古典名著,開始閱讀古典名著的旅程。又如,“作家筆下的人”,收入的是古今中外名作家寫人的精彩文章或片段,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一方面揣摩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并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嘗試運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課文《人物描寫一組》,由三個片斷組成:分別是節(jié)自《小兵張嘎》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節(jié)選自《儒林外史》的《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節(jié)選自《紅樓夢》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種用片斷集成編制課文的作法,是一種新嘗試。其中的每個片斷篇幅短小,易于閱讀,便于借鑒,而它形成的合力──比較全面地體現(xiàn)了描寫人物的方法(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細節(jié)描寫),是一篇寫人的文章難以及的。本冊還編排了一組專門用于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單元──“走進信息世界”,教學內容和呈現(xiàn)方式與其他單元截然不同,類似于五年級上冊的“遨游漢字王國”。編排這個單元意在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信息對于現(xiàn)代人學習、生活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學習搜集和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總之,本冊的專題設置和單元組成,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有語文味兒,更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課文系統(tǒng)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xù)作出努力;在發(fā)揮語文教科書學語文、學做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1.選編的新課文有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
  教材選編了一大批新課文:有表現(xiàn)祖國燦爛歷史文化的《絲綢之路》,有反映我國西部建設成就,歌頌新一代建設者艱苦奮斗、無私精神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充滿生活情趣,再現(xiàn)多彩童年生活的《祖父的園子》《我想》《童年的水墨畫》,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共產(chǎn)黨員忠于職守、無私無畏、舍已救人的高尚品質,賦予革命傳統(tǒng)教育以新的內涵的《橋》,有表現(xiàn)一個孩子實現(xiàn)純真善良心愿的《夢想的力量》,有展現(xiàn)多姿多彩異域風情的《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與象共舞》《彩色的非洲》。課文編排重視體現(xiàn)文學性,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不僅編選了許多名家名篇,而且分別編寫了“作家筆下的人”“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等單元。為了在信息激增的現(xiàn)代社會里,教給學生利用信息、篩選信息,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的綜合性學習單元。
  2.重視愛國主度、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在課文的選編上,進一步加強語文教科書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設計相關專題,利用每組教材整合的優(yōu)勢,加大上述教育內容的比重。如,在“走進西部”這組里,編者精心選擇四篇有代表性的課文,從中不僅可以感受到祖西部美麗的自然風光、燦爛的歷史文化,激發(fā)學習熱愛祖國的感情,還可以從一代代中國人艱苦卓絕的奮斗經(jīng)歷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幾千年綿綿不絕的民族情、愛國情。在“他們讓我感動”這組里,學生可以感受中朝人民之間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國際主義情誼;學習紅軍戰(zhàn)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學習老支書忠于職守、無私無畏、舍已救人的高尚品質;還能體會到一個普通的孩子愛他人的那顆金子般的心。
  措施二:新選一批課文,落實上述教育內容。如,《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絲綢之路》《橋》,這些課文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發(fā)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引導他們做熱愛祖國、有公德、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3.拓寬課文的文體和語體,如,將文言文、近代白話文、劇本、相聲、研究性報告等編入本冊教材,有些體裁還是第一次進入小學課本。
 。1)文言文。在第三組“語言的藝術”里,本冊安排了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楊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適宜學生積累背誦。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語基礎上形成的古代書面語。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明確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北緝园才盼难晕牡囊粋主要目的,是為第四學段的學習作一點鋪墊,使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風格,為順利過渡到中學的文言文學習作準備。
  (2)近代白話文。在第五組和第七組,教材安排了《景陽岡》《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四篇近代白話文的課文,有的只節(jié)選了一個片段。這些課文的語言風格,與現(xiàn)代白話文有較大的差異,一些字詞的用法、意思與現(xiàn)在不一樣。如,“已后”就是“以后”,“登時”就是“頓時”,“哥子”是指小男孩。教師應當相應地進行一些解釋。
  (3)劇本。劇本是戲劇演出的肢本。本冊教材在第三組選入了劇本《半截蠟燭》。劇本的基本我生是由戲劇的綜合性和舞臺性所決定的,人物、劇情、場景要高度集中,要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劇本的特點是開頭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布景等,然后著重寫人物對話。劇本主要靠劇中人的語言來推進情節(jié),塑造人物。這是劇本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劇中人物的語言必須個性化!栋虢叵灎T》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伯諾德夫人一家為了保護情報,與德國軍巧妙斗爭的事。通過課文的學習,通過人物對話,學生不僅能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勇敢機智,而且能初步了解劇本的特點。
 。4)相聲。相聲是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通過說、學、逗、則使人發(fā)笑的一種曲藝形式。它是以對話(包括敘述、評論、介紹、爭辯、摸擬)的形式,抖包袱的手段來表現(xiàn)一定的主題。相聲要引人發(fā)笑,就必須運用一些手法,把許多矛盾集中起來,組織在一起,通過對比、夸張及反復強調,達成寓教于樂的目的。一般說來,相聲的語言具有下面一些特點:通俗易懂、明快動、形象具體、生動活潑、用詞俏皮、豐富多彩。第三組的《打電話》是一段對口相聲,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活靈活現(xiàn)地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說話啰唆的人物形象,讓人在捧腹中受到教益。
  4.拓寬課文系統(tǒng),編制“資料袋”“閱讀鏈接”“課外書屋”“日積月累”“成語故事”等欄目,以豐富語言學習內容。
  “資料袋”是為了方便理解課文內容,向學生提供的相關資料。如,在《絲綢之路》課后,對絲綢之路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作簡單介紹;在《冬陽·童年·駱駝隊》課后,簡單介紹了林海音和《城南舊事》;在《將相和》課后,簡介了《史記》及其作者;在《草船借箭》《景陽岡》課后,分別介紹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的相關內容!伴喿x鏈接”是在某此精讀課文之后,鏈接相關作品,體現(xiàn)拓展閱讀的思想。如,在《白楊》一課之后,讓學生閱讀艾青的詩《帳篷》;在《威尼斯的小艇》之后,提供喬治·桑寫的《威尼斯之夜》讓學生閱讀!百Y料袋”“閱讀鏈接”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在教學中要予以重視,根據(jù)教學設計靈活處理。此外,在單元之后的“回顧·拓展”中,還編入了“日積月累”“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叭辗e月累”引導學生讀背古詩詞,立志、惜時、勤學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成語等,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淀文化,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成語故事”本冊編入的是《程門立雪》和《入木三分》,通過閱讀,了解成語的出處,更加熱愛中華文化!墩n外書屋》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倡議設置的推薦好書的欄目。上述內容應視為課文系統(tǒng)的一部分,在教學中要很好地利用。
 。ǘ┚脑O計導學和練習系統(tǒng),更好地發(fā)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l.凸現(xiàn)語文學習的重點,將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于每組教材的始終。
  教材在指導學習上有比較系統(tǒng)的設計:借助每組前面的“導語”來導向,憑借課后思考練習題來導學、導練:憑借“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引導學生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發(fā)現(xiàn)一些讀寫的基本方法,逐漸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皩дZ”“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緊扣語文學習重點,追求語文學習整體效益。例如,第三組“語言的藝術”,在“導語”中點明了學習重點:搜集、積累用得精妙的語言,并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在課文學習中,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說的話妙在哪兒;感受劇本、相聲的語言特點。在語文實踐活動方面。提出日常注意發(fā)現(xiàn)、積累不同特點的諺語、歇后語、廣告詞、提示語、古今笑話等,并鼓勵學生試寫提示語、廣告詞!翱谡Z交際”則練習勸說別人,注意說話得體:另外就有爭議的話題展開辯論,做到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理!傲曌鳌笔蔷毩晫懓l(fā)言稿,發(fā)言稿要根據(jù)需要,符合情境。在“交流平臺”中則引導學生回顧、交流本組學習的收獲: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學習明白、簡練、得體地進行表達。
  2.課后練習緊扣文本,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的結合上,學有所得。
  如,引導學生找出表達準確、情感豐富的語句。體會其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恫菰氛n后練習二,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句弦在表達上的效果;《再見了,親人》課后練習二,引導學生體會感嘆句、反問句等不同句型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
  如,抓住重點旬段,理解內容,體會表達效果!锻崴沟男⊥А氛n后有這樣一道題:“讀下面這段話,說說戚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點,并體會加點詞句的好處。”(題目在“有點像獨木舟”“像掛在天邊的新月”“仿佛田溝里的水蛇”下面加點。)
  如,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注意部分與整體的聯(lián)系,并用適當?shù)姆绞,呈現(xiàn)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秾⑾嗪汀氛n后有個題目就是很好的例子:“默讀課文,給三個故事加上小標題,并分別說說主要內容,再說說這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
  如,領悟課文布局謀篇的方法,了解選材和表達中心之間的關系!段渌纱蚧ⅰ芬徽n之后安排了這樣的思考題:“想一想,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如,引導學生分清事情的前園后果,學習有條理地表達。在《草船借箭》課后,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再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又如,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領悟種種寫人的方法。《人物描寫一組》課后。提示學生:“課文中的一些語句,突出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三個片段中找一找,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人”這一組,集中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展示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fā)。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發(fā)現(xiàn)一些讀寫的基本方法,逐漸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
  感受和領悟讀寫方法兩個方面,供教師教學時參考。編者有意把交流的重點放在讀寫方法、習慣上,以體現(xiàn)對語文課程特點的把握和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視。其中涉及口語交際的有:表達要清楚、明白、得體。涉及閱讀理解的有:入情入境,體會作者的感情}初步了解劇本和相聲的特點: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交流自己印象深的人物形象,說出自己的感受。涉及寫法的有:寫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等方法;刻畫人物;把景物和人的活動結合在一起來寫等方法,刻畫人物;把景物和人的活動結合在一起來寫,等等。
  一些單元交流的內容是很寬泛的。如,“兒童生活”這一組,可以交流對課文內容方面的感受,可以交流對課文寫作方法的體會,也可以交流在閱讀方法上的收獲……每次只作簡單提示,怎樣深入下去,教師要針對教學實際加以引導。有的交流內容可以相對集中。如,“他們讓我感動”這一組,語題集中在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上。這樣的編排,是希望學生在大量感情認識的基礎上,能圍繞某一方面,進行小結、歸納和提升。此外,在本冊最后一組的“交流平臺”里,還引導學生在各自小結的基礎上,交流本學期學習語文的收獲,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如學到了哪些語文知識,獲得了哪些語文能力,習得了哪些學習方法,養(yǎng)成了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以“交流平臺”為憑借,交流學習心得,這既是一個單元讀寫重點的梳理,又是學習方法的引導,也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材的引導下,學習如能長期堅持在反思的基礎上交流學習的收獲,語文學習必有長進。
  4.順應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語文學習的需要,“口語交際·習作”的內容、形式又有了一些變化。
  從高年級開始,學生的抽象思維開始逐步發(fā)展,生活空間進一步擴大,聽說讀寫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因此與中年級相比,高年級口語交際和習作類型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
  本冊口語交際的話題主要有:策劃一次與遠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動:講童年趣事;勸說;講述一件自己感動的事;演課本;就怎樣正確利用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的問題,展開討論或辯論;講人物故事;聊聊熱門話題。高年段口語交際的安排,不僅內容更加廣泛了,而且口語交際技能的訓練更全面,兼顧交際和獨白兩個方面,難度也有所提高。
  習作的編排是這樣的:(1)記實作文。安排了三次,在第二組安排寫童年趣事,第四組安排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第七組安排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2)應用文。安排了三次,第一組是寫信,介紹了信封的寫法,并鼓勵學生將寫的信寄出去;第三組是寫發(fā)言稿,教材介紹了發(fā)言稿的具體要求和寫法,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某種需要寫一篇發(fā)言稿:在第六組綜合性學習中,安排的習作內容是“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材提供了兩個研究報告的范例,要求“討論一下可以怎樣寫研究報告,然后分頭撰寫!(3)材料作文。安排了兩次。在第五組安排了縮寫練習,并提供范例,要求學生不超過四百字縮寫《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魚鉤》;在第二組,安排了看圖作文,學生要認真觀察圖畫的內容,還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這對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都是很好的訓練。從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視寫實性作文,體現(xiàn)了習作為日常學習和生活服務的思想。另一方面,習作的內容、形式更加豐富。
  此外,在“口語交際·習作”的編定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為學生回歸常態(tài)進行口語交際、自主進行習作,留有更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例如,“口語交際·習作四”,從一則電視公益廣告引出話題,啟發(fā)學生回憶并講述令自己感動的事,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一件寫下來。又如,“口語交際·習作八”,讓學生寫自己最想寫的,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寫。
 。ㄋ模﹩卧O“綜合性學習”單元,學生策劃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本冊教材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單元──“走進信息世界”。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首先提出學習任務──圍繞專題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快速發(fā)展,體會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并學習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而后,分成兩大板塊──“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引導學生分步進行綜合性學習。在每個板塊中,先提出活動建議,再提供若干閱讀材料,供師生制訂計劃以及在學習活動參考、選用。板塊一,安排了有關信息傳遞方式及對人類生活產(chǎn)生影響的五篇閱讀材料。這些材料與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不同,就作用而言,在于提供相關資料,使那些師生自己搜集資料有困難的地區(qū)、學校,也能讀到“保底”的材料。板塊二,安排了兩篇不同類型的簡單的研究報告──《奇怪的東南風》和《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其作用在于通過提供研分報告的實例,使學生能夠了解研究報告的基本特點,知道怎樣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本單元最后,還對今后如何提高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可行的建議。
  在這樣的“大綜合”單元里,除了學習的專題和的閱讀材料要予以落實外,學習的具體內容、方法步聚、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等等,師生有相當大的自主權。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精神,培養(yǎng)策劃、組織能力,特別是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四、各單元教材簡說
  第一組:走進西部
  編寫意圖
 。1)了解西部,熱愛西部,立志建設西部(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歷史文化,昔日的繁榮輝煌,今日正在開發(fā))。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了解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以及借物喻人的寫法。
  1.草原──美麗的西部
 。1)感情朗讀,培養(yǎng)語感,讀出西部的景美和蒙漢人民的情深
 。2)找出重點句,體會草原的景色美,蒙漢人民的情誼深,文章的語言美。
  (3)了解景、事、情交融的寫法。
 。4)積累語言。
  2.絲綢之路──昔日輝煌的西部
  一讀,抒情背景(教師可結合“資料袋”及教參“相關鏈接”作簡單介紹),疏通文句。
  二讀,搞清講了哪些主要內容(粗知大意)。
  三讀,結合課文,聯(lián)系按集到資料談感受。
  3.白楊。ńㄔO與奉獻青春的西部)
  初讀理清線索,讀讀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再讀,抓住爸爸介紹白楊的話和課文末句等語句,了解白楊的特點,體會其中含著的意思,感受連疆建設者的奉獻精神。又讀,體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練習讀出感情,摘抄語句。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正在開發(fā)的西部
 。1)師生交流、老師簡介有關西部大開發(fā),特別是有關青藏鐵路的情況(“感動中國”集體,可用示意圖)。
 。2)初讀課文,提出不懂的詞、句,進行討論。
 。3)再讀課文,了解學生的疑問,教師梳理后,逐一讀文、討論解決(制服凍土層──不怕惡劣天氣──改變缺氧難題)。
 。4)補充閱讀,了解談鐵路新進展。
  口語交際·習作一
  口語交際:內容──策劃一次活動;形式──討論
  (1)和誰手拉手?
 。2)怎么聯(lián)系?
 。3)開展哪些活動?
  ──對象可以是遠方的,也可以是鄰近的;可以是鄉(xiāng)村的,也可以是城鎮(zhèn)的。
  習作:寫信──說出打算,提出活動的建議;
  注意書信、信封的書寫格式。
  回顧·拓展一
  交流平臺(1)交流對西部的認認,激發(fā)對西部的熱愛。
 。2)交流學習《草原》這《白楊》在讀寫上的收獲,鼓勵嘗試運用景、事、情交融以及借物喻人的寫法。
  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不求甚解。
  趣味語文 讀背《出塞》,體會由詩變成詞的妙趣。
  第二組:永遠的童年 
  編寫意圖
 。1)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更加珍惜童年生活,更好地享受童年生活。
  (2)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
 。3)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對童年生活的感受。
  (4)豐富語言積累。
  5.古詩詞三首
 。1)理解詩句,大體把握詩意,感受童年生活的純真與美好。
  (2)學習利用注釋,借且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句,理解詞句。
 。3)讀詩詞,想畫面,練習將詩詞改寫成短文。
  (4)背誦課文,默寫《牧童》,豐富語言積累,激發(fā)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6.冬陽·童年·駱駝隊
  本課是作者為《城南舊事》寫的序,可以結合“資料袋”,可播放電影有關鏡,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初讀,交流知道課文都寫了什么。而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以梳理,知道都是圍繞駱駝隊寫的,寫了怎么樣看駱駝咀嚼,怎樣和爸爸談駱駝脖子上掛的鈴鐺,怎樣想為駱駝剪毛,怎樣好奇地問夏天駱駝到哪兒去了……
  再讀,抓住重點句,體會字里行間傳達的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領悟圍繞對駱駝隊的加快,表達真情實感的寫法。
  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讀課文,準確表達作者對童年的留戀與懷念之情。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喜歡的部分,抄寫喜歡的語句。
  有條件的推薦學生讀《城南舊事》,或觀看同名電影。
  7.祖父的園子
  和《火燒去》一樣,節(jié)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
  要讓學生完全自主地閱讀,由讀懂寫了什么,到讀出“我”在園子里的心情──自由、快樂、幸福,特別要毛出那心靈自由的快樂,并引導學生認識到祖父的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課堂。在交流的時候,可以交流讀懂了什么,可以交流對詞句的理解,可以交流是怎樣有感情誦讀的,還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讀讀感受。有條件的,可以找來《呼蘭河傳》讀一讀。
  8.童年的發(fā)現(xiàn)
  這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fā)夙的課文,探究、創(chuàng)新是時代精神的重要方面。這各創(chuàng)造精神從小就要培養(yǎng)。
  要通過自讀自悟和討論交流,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發(fā)了什么──胚胎發(fā)育的過程;還要通過讀書交流,了解“我”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從而認識到,“我”童年時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是和勤學好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分不開的。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這樣的精神由不知到知,由了解到羨慕、向往,激發(fā)學生向“我”學習。
  作者語言幽默。要通過反復誦讀,讀出“我”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到的自豪,讀出“我”對探究、發(fā)現(xiàn)的執(zhí)著,讀出被老師誤解的那小小的憤懣。
  課文中有一些語句值的深深體會,如,末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一語雙關。它講出了科學發(fā)表過程的一些實際情況;它又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誤解自己這件事的看法。印象是說,誰讓自己有如此重大發(fā)現(xiàn)呢!被轟出教室就不足為奇了。像這樣的句子很值得找出來,引導學生談談各自的理解。
  課文讀熟了,“我”的發(fā)現(xiàn)以及“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搞清楚了,重點語句理解了,再來交流對作者的印象,這時談比較容易講到點子上。
  9.兒童詩兩首
  這是作家高洪波寫的兩首兒童詩。作為略讀課文,,一要反復地讀,直到讀出點味道來;二要結合著一遍遍地讀,穿插著談談讀懂了哪些內容,自己有什么感受,覺得哪些詩句寫的好等等。兒童是天生的故事大王、小詩人。在對兒童詩的特點領悟一二(如,有神奇的想象,語言清新活潑)之后,不妨鼓勵學生嘗試寫首兒童詩。
  口語交際·習作二
  口語交際:內容──童年故事;形式──講述與評議
  要講真事、趣事、難忘的事,說清楚,說具體,有感情。
  習作:看  《小球門手》作文,也可以寫童年趣事。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表達真情實感。
  回顧·拓展二
  交流平臺:側重交流怎樣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可以幫助學生概括出幾點來。如,要入情入境地讀;要一邊讀,一邊浮現(xiàn)畫;要抓住重點句、段,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喚起相似的情感。
  第三組:語言的藝術
  編寫意圖
 。1)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稐钍现印穼Υ鹎擅;《晏子使楚》應答機智;劇本《半截蠟燭》和相聲《打電話》更以語言見長。這樣編排,就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
 。2)通過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體味不同風格的語言,了解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
 。3)積累優(yōu)美在語文,以不斷豐富息的語言,并學習用得全的語言進行表達。
 。4)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開展綜合性學習,重點是搜集、積累、運用有特色的語言。
  10.楊氏之子
  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育讀,篝火狐鳴和背誦。育讀,要通過范讀,讓學生注意停頓,體味語感,而后領讀、自讀,直至正確、讀流利。釋句,要借助注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句,要詞詞落實,句句落實。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及閱讀心得。背誦,不僅要正確,還要注意停頓和語氣。
  在本課最后,要對開展綜合性學習作些布置和討論。
  11.晏子使楚
  這篇課文對話較多。教學可以這樣安排:初讀課文,了解寫了什么事,寫了幾個回合的斗智,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再談課文,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理解,了解楚王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應對的,并把晏子的話多讀幾遍,體會其應答的機智、絕妙。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從中體會晏子高超的語言藝術和從語言透出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并結合課文內容,交流“晏子是個怎樣的人”。最后還可以閱讀、思考:課文是怎樣通過語言來描寫人物的,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有什么聯(lián)系。如學生感興趣,還可以編演本劇。
  12.半截蠟燭
  這是一個短小的獨幕劇劇本。讀劇本一要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二要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情懷;三要了解劇本這種體裁的特點──用角色對話推進情節(jié)、塑造人物,以開始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中間穿插布景以及人物動作、神情等的提示語。劇本不大適合全文朗讀,更適合在熟悉人物臺詞的基礎上表演。
  13.打電話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相聲名段。編進劇本、相聲、意在豐富課文的樣式,服務于“語言的藝術”的專題。相聲本子,不適宜朗讀,宜于瀏覽?上葹g覽全文,搞清楚這段相聲講的是什么事,針貶的是什么人。而后,兩人一組分角色讀一讀,一來熟悉一下語言,二來體會一下相聲語言諷刺、幽默的特點。接下來,還可以結對練說,并推舉代表在班上說個片斷。
  有條件的,還可以找來經(jīng)典相聲段子的錄音、錄像、聽一聽,看一看,進一步感受相聲的語言特點。
  在本組課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穿插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與情況交流。教師要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以保證綜合性學習的順利開展,并為展示、交流作好準備。
  口語交際·習作三
  口語交際:就看不下去的人或事進行勸說。先要拓寬思路,交流打算勸說什么人、什么事。再就自己或小組感興趣的事練習勸說,并在勸說的過程中互相提建議,使勸說更能以理服人,語言組織得更好,更有實效。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可推薦代表在班上模擬表演,其他同學進行補充,評議。
  習作三:寫發(fā)言稿。先要想清楚是在什么場合發(fā)言,為了什么而發(fā)言。再根據(jù)需要、對象和場合,寫一份發(fā)言稿。要做到對象明確,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嘖。寫好后,在小組內讀讀,改改。再推薦代表當眾發(fā)言。
  回顧·拓展三
  交流平臺:圍繞“語言的藝術”這一話題,可主學習課文的體會,可以交流對劇本、相聲這兩種文學形式的了解,可以交流平時聽到、看到的或自己經(jīng)歷的語言簡練、得體、應答巧妙的事例,也可以交流反面的事例,還可以讀讀如何提高語言表現(xiàn)力的建議。
  展示臺:借此進行綜合性學習的交流展示。要緊扣“語言的藝術”這一專題,可以表演相聲、快板、小品、課本劇,可以介紹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做法、收獲、體會,可以展示學習成果,如想著的習作、墻報、手抄報……教師要鼓勵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對其學習成果給予肯定的評價,以激發(f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
  編寫意圖
  本組四篇課文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鮮明,情感豐富、強烈。教學本組課文,要使學生被一個個感人的威逼所打動,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受到國際主義、革命傳統(tǒng)等方面的教育。要在閱讀中繼續(xù)訓練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敘事、抒懷的一些表達方法。還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采訪等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準備。本組有些課文,如《金色的魚釣》《夢想的力量》篇幅較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14.再見了,親人
  可從介紹抗美援朝戰(zhàn)爭或播放《英雄兒女》《上甘嶺》電影片斷導入,拉近學生和課文的距離,進而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初讀課文,交流:課文寫到了哪些“親人”?從哪些事情中感受到他們是“親人”?從而讀懂課文敘的事,初步感受朝鮮人民對志愿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
  再讀課文,通過體會最令人感動的語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升華一的情感,體會前三個自然段共同的寫法──先敘事,再抒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由指導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志愿軍和朝鮮人民彼此之間依依異別的深情,引導學生思考:在與別時朝鮮人民一也回想起志愿軍的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從課文中找一找,結合著平日閱讀,觀看影視劇等說一說。使學生偏認識到朝鮮人民和志愿軍互為親人,志愿軍用生命和鮮血澆鑄了中朝人民間牢不可破的友誼。最后,引導背誦、抄寫和進行小練筆:展開想象,寫一件志愿軍為朝鮮人民做的事。
  15.金色的魚鉤
  這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訓練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是教學的重點。本著熟讀課文,每分鐘不少于300字的要求,第一遍讀,可以給學生七八分鐘,讓他們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而后,就主要內容和不懂的地方做一點討論、交流。第二遍計民,讓學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部分,多讀幾遍,并作一點簡單的批注。而后,再進行短暫的交流:哪些地方最令我感動?為什么令我感動?第三遍讀,注意老班長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思考:為什么說長滿紅銹的魚鉤,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引導學生學習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境界,崇高的革命精神。復述故事,根據(jù)情況,可以在課上進行,也可以作為家庭作業(yè)。
  16.橋
  這是一篇小小說。文章短,句子短,但立意深。小說塑造的老支書的形象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
  初讀課文,先交流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幫助學生抓住主要內容。
  再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支書的語句,并作批注,然后交流:老漢是個怎樣的人?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在頭腦中樹立起老支書的高大形象。
  進一步細讀課文,畫出關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寫,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并引導學生在表達上有所發(fā)現(xiàn)。如,結尾才點明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達到震憾人心的效果。又如,多用簡短的句、段、語言先練,給人急促悲壯之感。
  17.夢想的力量
  這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快速默讀,了解課文內容。
  可以從解題入手。交流看到課題想到的:夢想是什么?夢想實現(xiàn)了沒有?“夢想的力量”怎么理解?而后限定時間(如,五分鐘)速讀課文,回答:小瑞恩的夢想是什么?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通過自讀自悟,粗知大意。再讀課文,查查批批,交流:瑞思的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xiàn)的?籌到70元,能買一個水泵──籌到2000元,能挖一口井──籌到買鉆井的錢──成立“瑞恩的井”基金會,為非洲8個國家打了30口水井。三讀課文,由瑞恩聯(lián)系到自己,說說、寫寫讀后的體會。
  口語交際·習作四
  內容──令你感動、使你難忘的事;形式──講故事;
  可以“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入手,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欲望,拓寬交流的內容。而后,讓每個學生都說說自己想講什么故事。教師相機點撥,可以從自己、周圍想到其他人;可以從自己經(jīng)歷的,想到的聽到看到的,鼓勵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同學以及其他熟悉的人身上的感人的事。這些事講起來親切、自然,更具教育意義。在打開交流的面之后,可以和同位或在小組中簡單說說自己要講的故事,聽聽同學的建議,而后再自己練說。最后,可推選代表在全班講述,同學進行評議。
  在口述的基礎上,由述到作,寫故事。師生共議習作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力爭不少于400字。鼓勵嘗試運用在閱讀中學到的詞、寫人的方法。在學生起草過程中,教師要對差生進行個別輔導;還可以用實例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寫。
  回顧·拓展四
  這次交流的重點是記事寫人的表達方法?梢韵然仡,交流《再見了,親人》和《橋》這兩篇精讀課文突出的表達方法;再聯(lián)系前面學過 的寫人記事的課文,如,《冬陽·童年·駱駝隊》《晏子使楚》進行交流。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作些歸納、小結。如,要有一定順序,先敘事后抒情,把抒發(fā)情感含在傻事之中,進行環(huán)境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等。
  成語故事:意在了解一些成語的出處,積淀中華優(yōu)秀文化。通過閱讀,知道講的是一件什么事,進而懂得“程門立雪”這個成語的意思。還可以鼓勵學生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別人聽,讀更多的成語故事。

  五、教學建議
 。ㄒ唬┮谰V扣本,熟悉教學目標,了解編輯意圖,一個學期的教學都是為著實現(xiàn)本同教學目標的。
 。ǘ┱M備課,整組設計,整組教學。
  要有整合的思想。語文知識的掌握,讀寫訓練重點的落實,語文能力的形成,要整組教學完成。要加強各部分的聯(lián)系,如,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與交流平臺的教學,閱讀教學與口語交際·習作教學,讀寫教學與本組訓練點的聯(lián)系。也可對一組教學內容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重組,目的是使教學更加省時,高效。
 。ㄈ┳R字、寫字教學(在講論教學時提的不多,但要重視
  識字主要靠自學,繼續(xù)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寫字仍重視,既要寫單個字,又要寫詞語。要適當提高寫字建設,培養(yǎng)聽記能力(由詞到句到寫)
 。ㄋ模╅喿x教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后能發(fā)表感受,提出問題,是閱讀的兩項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費境,要落實到每一個人。自主學習的重點是自學,閱讀教學的起點是自讀正悟。
  2.繼續(xù)重視詞和句的教學。能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能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推想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擴大詞匯量。
  3.加強續(xù)寫結合,兼顧理解、表達
 。1)通過課后思考練習題,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會表達方法。
  (2)了解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3)借“交流平臺”總結讀寫規(guī)律。
  4.繼續(xù)訓練精讀、略讀,學習通過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
 。ㄎ澹┛谡Z交際教學
  1.提高交際的質量。(有層次,有深度,語言美,看對象)
  2.交際訓練與獨白訓練并重。在稍作準備的情況下,能當眾作簡短發(fā)言,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六)習作教學
  1.激發(fā)表達的欲望,增強表達的自信心。
  2.40分鐘能完成約400字的習作。
  3.養(yǎng)成修改的習慣。修改重點是:內容是否具體,用詞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書寫是否規(guī)范。
  4.加強結合閱讀課和日常的小練筆,養(yǎng)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
  (七)綜合性學習
  1.結合課文教學進行的“語言表達的藝術”單元,要抓布置;活動過程中的交流──交流做法(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話、名人演講、趣聯(lián)名諺;寫提示語、廣告詞);活動后的展示,評議。
  2.大綜合單元
  第一板塊: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感受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主要活動方式是搜集資料,閱讀(包括收上提供的和同學們搜集的)討論交流。
  第二板塊: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主要活動方式有:搜集資料,調查訪問,撰寫報告,發(fā)表交流。
  特點:任務驅動,會作探究。
  重點抓以下環(huán)節(jié):
 。1)制訂計劃。
 。2)就第一板塊進行交流。
 。3)閱讀例文,了解研究報告的寫法。
 。4)研究報告撰寫過程中的跟蹤輔導(研究問題的確定;資料的獲取與篩選;形成觀點;得出結論……)。
 。5)成果的展示與交流。
 
   [2006-04-04]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人教社》網(wǎng)站。

下一篇  →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教材分析


  本文關鍵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6185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6185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59a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