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書評隊伍建設是現(xiàn)實的緊迫呼喚
本文關鍵詞:加強書評隊伍建設是現(xiàn)實的緊迫呼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書評是應當與出版同步的精神活動。盡管近年來我國的圖書評論有了任何歷史時期都不能比擬的巨大改觀,但兩者仍然有著明顯的差距和失衡。這樣,加強書評隊伍建設和構筑書評理論體系的重大任務,便十分迫切地提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日程上來。本文作者有鑒于此,運用系統(tǒng)論的方法,從理論與實際的兩個方面,作了引人深思的探索,謹發(fā)表于此,聊備一家之言以饗讀者。我們的目的在于,期望有更多的人們關注這一工作,以切實的行動推動我國的圖書評論和書評理論研究的進一步開展。通過書評導向,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與科研環(huán)境,這是本刊自1987年開辦書評專欄——《遼海書鏡》的初衷。我們力求辦出自己的特色:著重對我省作者撰著的或省內(nèi)出版社出版
【作者單位】: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
【關鍵詞】: 書評家 圖書評論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書評工作 出版事業(yè) 介紹評論 學術價值 社會科學 隊伍建設 出版方針
【正文快照】: 書評,是與著述、出版、閱讀并列的第四種力量。它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的崛起,既是社會文化運 動的必然趨勢,也是文化系統(tǒng)有序程度的重要標志。遺憾的是,我國目前的書評力量竟是這樣虛弱,以致有人對書評的功能發(fā)生懷疑,對書評寫作算不算學術產(chǎn)生疑義,對中國沒有書評家不敢肯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惠世榮;;充分利用國外各種書評資料 做好選書訂書工作[J];新世紀圖書館;1980年04期
2 孟廣均;;談談書評期刊和期刊中的書評[J];圖書情報工作;1980年01期
3 董鼎山;;書評與書評家——美國雜志的書評欄[J];讀書;1982年05期
4 董鼎山;;漫談書評的藝術[J];讀書;1982年06期
5 董鼎山;;書評編輯怎樣工作[J];讀書;1982年08期
6 董鼎山;;美國的書評編輯怎樣工作[J];編輯之友;1983年01期
7 舟自橫;;兩界的紐帶[J];中國出版;1983年07期
8 ;編后絮語[J];讀書;1984年07期
9 ;短訊[J];讀書;1984年10期
10 華然;;讀部分報刊書評專欄有感[J];中國出版;198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高斯;;理順監(jiān)督機制提高圖書編審工作質(zhì)量[A];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中國編輯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選[C];1998年
2 任崇信;肖放;;以“審”為核心,確?萍紙D書質(zhì)量[A];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中國編輯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選[C];1998年
3 馮先潔;;重視書籍的整體設計[A];高校編輯出版工作論集[C];1999年
4 康宏;;論當代出版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書評失語現(xiàn)象[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劉婷婷;;中外圖書評論比較[A];中國編輯研究(2007)[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東;關于浩然 多出一些口述史[N];北京日報;2000年
2 李書敏;《重慶書評選》為重慶書評事業(yè)立碑[N];重慶日報;2000年
3 劉明銀;余秋雨的“文化甜旅”[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4 汪琴;是自殺?還是獨辟蹊徑?[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章紅雨;書評 為好馬配好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6 丁維先;文化行為與社會責任[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7 王宏波;圖書評論:六大不足[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8 林精華;俄羅斯的讀書報[N];中華讀書報;2001年
9 戴子欽;馮友蘭與梁漱溟[N];北京日報;2002年
10 ;為圖書做廣告的訣竅[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本文關鍵詞:加強書評隊伍建設是現(xiàn)實的緊迫呼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1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38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