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界的一部大書——評《共和國期刊60年》
[Abstract]:The history of periodical public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witness of social history. Many journals have been published, often as a profile of history. Therefore, the book "the Journal of the Republic" is officially published, and we expect it to be a product.
【作者單位】: 中國出版集團;
【分類號】:G239.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利芳;;中國兒童文學的神筆:六十年繪就的華彩篇章[J];中國出版;2010年03期
2 ;“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聚焦共和國媒介60年[J];對外傳播;2010年01期
3 李杰瓊;;“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9)”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J];國際新聞界;2010年01期
4 張紫瓊;張自立;葉強;李一軍;;基于互引網(wǎng)絡(luò)的管理學部重要期刊內(nèi)部關(guān)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shù)管理;2010年05期
5 陳中;;與共和國同行[J];南風窗;2010年10期
6 曹輝;;軍魂禮贊[J];新聞天地(上半月刊);2010年08期
7 ;共和國的國防部長們[J];新聞天地(上半月刊);2010年08期
8 張芊芊;;制《共和國部長訪談錄》“如烹家肴”——張泉靈談采訪心得[J];當代電視;2010年08期
9 ;貴州電視臺 六十年,我們的共和國婚禮[J];廣告人;2009年03期
10 本刊評論員;張曉祺;;歌唱祖國[J];軍事記者;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元訓;;空想社會主義者杰臘德·溫斯坦萊的教育思想初探[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李映球;;空想社會主義者安德里亞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徐衛(wèi)紅;;教育為了國家——柏拉圖、盧梭教育思想的烏托邦色彩[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4 陳時見;;蔡元培的德育思想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5 李玉非;;建國初期學習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驗的回顧與反思[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6 張傅;宋薦戈;;略論共和國三代領(lǐng)導集體的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7 李鑫華;;回顧美育在共和國學校教育中重要地位的確立[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8 儲朝暉;;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九十年代的中國教育[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9 黃元國;覃兵;;論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10 孔鍇;孫啟林;;試論美國學校公民教育:內(nèi)容、途徑與效果——以建國至內(nèi)戰(zhàn)時期為中心[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方芳 通訊員 施欣;本市臨床用血全部來自無償獻血[N];北京日報;2008年
2 徐勵;俄古城堡疑似唐朝公主夏宮[N];北京日報;2008年
3 焦維東邋麻蘭 劉德茂 本報記者 李緒成;共和國最高軍事學府的教官們[N];中國國防報;2008年
4 記者 李青濱 通訊員 吳永庭;國家海洋局系統(tǒng)第一非洲科技項目圓滿完成[N];中國海洋報;2008年
5 ;英國金融業(yè)發(fā)展帶動會計業(yè)紅火[N];財會信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席晶;2007,,依法治水步履鏗鏘[N];中國水利報;2008年
7 肖復興;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N];中國文化報;2008年
8 李屹;多彩貴州 舞動精彩[N];中國文化報;2008年
9 肖復興;讓人物在歷史背景中搖曳生姿[N];光明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郭強;“老字號”重振雄風[N];工人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景明;轉(zhuǎn)型以來韓國與俄羅斯政治精英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剛;盧梭的共和主義公民理論[D];浙江大學;2009年
3 吳小鷗;清末民初教科書的啟蒙訴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沈影;蘇聯(lián)領(lǐng)土擴張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焦一強;吉爾吉斯斯坦政治轉(zhuǎn)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葛新蓉;俄羅斯區(qū)域經(jīng)濟政策與東部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實證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7 徐昱東;俄羅斯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研究[D];遼寧大學;2009年
8 房建國;美國對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9 國懷林;孫中山憲政思想的發(fā)展階段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10 李箭;共和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1949-2007)[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星敏;共和國兩次新聞改革與王中新聞思想[D];西北大學;2009年
2 劉顯剛;華北人民政府法律觀之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郭德赫;古巴特色社會主義探析[D];吉林大學;2009年
4 孫玲;共和視野下的英國議會改革運動[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張倩雯;哈林頓的古典共和主義:繼承與創(chuàng)新[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陳曉蕓;免于支配的爭議性民主[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周靜;論哈林頓的自由國家觀[D];吉林大學;2009年
8 劉莉;亨利·克萊的經(jīng)濟和政治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何曉陽;山巔之城的興衰[D];河南大學;2009年
10 孫萬倉;共和末期羅馬元老院的演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58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215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