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0~2006年載文作者群分析
本文關鍵詞:《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0~2006年載文作者群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載文 作者群 合著率
【摘要】:對2000~2006年《中國科技期刊研究》載文作者群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從文獻計量學角度,對載文量的時間分布、作者群的地域和所屬單位分布、核心作者群的數(shù)量及論文作者的合著率進行統(tǒng)計,從作者研究的角度反映編輯學研究的發(fā)展水平,以期為該刊今后的作者隊伍建設和發(fā)展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廣東藥學院學報》編輯部;廣東藥學院研究生處;
【關鍵詞】: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載文 作者群 合著率
【分類號】:G353.1
【正文快照】: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以下簡稱《研究》)自1990年創(chuàng)刊以來,刊載了大量有關科技編輯研究的論文,辦刊質量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在我國科技期刊界影響較大,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2005年榮獲第3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Euro釁n Scienee Edi*ing”收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蘇寧;2001年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獲得編輯學研究豐碩成果[J];編輯學報;2002年01期
2 金偉;;《編輯學報》1995—2004年載文作者群統(tǒng)計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3 楊家永;地理學及其中國學者分析[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桂秀梅;;我國玉米病害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7期
2 鄒俠;2003年《課程·教材·教法》載文及作者統(tǒng)計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李國軍;朱輝;韋秉興;張家俠;邱海洪;韋綏概;;從文獻計量學角度分析我國對家蠶毒性的研究[J];北方蠶業(yè);2009年01期
4 孫群,汪海英,王文瑚,楊秀霞,杭愛華;中外地學期刊平均引文率對比與分析[J];編輯學報;1999年04期
5 何金南;編輯活動場論“六元”觀[J];編輯學報;2000年03期
6 金偉;集體開展科技編輯學研究:必要性·可行性·實效性[J];編輯學報;2004年06期
7 金偉;;《編輯學報》1995—2004年載文作者群統(tǒng)計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8 杜秀杰;葛趙青;劉楊;趙大良;;基于著者索引的高校學報核心作者群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5期
9 金偉;;《編輯學報》2001—2005年引文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6期
10 曾月蓉;;正確表達科技論文圖表中的百分號和應變[J];編輯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葉濟蓉;;文獻計量學在果樹學文獻研究中的應用[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六集)[C];2008年
2 宋若云;;1996~2000年《世界漢語教學》引文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3 江麗麗;杜政;唐輝;;中文醫(yī)學核心期刊簡介[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預防醫(yī)學情報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4 孫群;楊秀霞;紀蔚秀;杭愛華;;期刊的影響因子與中國地學期刊的國際影響力[A];寸丹集——慶賀劉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學術論文集[C];1998年
5 李云霞;;基于CNKI數(shù)據(jù)庫的農業(yè)面源污染文獻定量研究[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6 鄭雨田;;學術期刊知識產權研究文獻分析[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穆楠;李時群;尹航;張英;;《玉米科學》作者群分析[A];編輯學報(2009年增刊)[C];2009年
8 楊勇;杜雯君;;2006~2008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的文獻計量研究[A];2009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國家藥物政策與《藥品管理法》修訂研究”論壇論文文集[C];2009年
9 劉俏亮;;關于新時期我國高?萍计诳瘎(chuàng)新發(fā)展的思考[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秦長江;基于科學計量學共現(xiàn)分析法的中國農史學科知識圖譜構建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李樂夫;中國公有經濟部門人力資本回報的實證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3 劉莉;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大陸SSCI論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4 張振亭;中國新時期新聞傳播學術發(fā)展史[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李景;本體理論及在農業(yè)文獻檢索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以花卉學本體建模為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4年
6 侯海燕;基于知識圖譜的科學計量學進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張兆輝;由消化性潰瘍相關文獻探討中醫(yī)治療與處方用藥規(guī)律[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8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9 陳立新;力學期刊群的內外關系與學科結構[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宇曉;黃河鉆井總公司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2 趙蓯蓉;2000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論文文獻計量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劉松濤;基于引文排序的科技文獻檢索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博雅;我國東西部合作對區(qū)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5 張金,
本文編號:902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90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