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約稿中的問題和應對
本文關鍵詞:科技期刊約稿中的問題和應對
【摘要】:為了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應該向知名專家約取特約稿。介紹約稿的準備工作和郵件、電話、參加會議、直接拜訪和專家約稿等幾種約稿方法,分析約稿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辦法,總結出一些約稿經驗。
【作者單位】: 《智能系統(tǒng)學報》編輯部;哈爾濱工程大學期刊社;
【關鍵詞】: 科技期刊 約稿 方法
【分類號】:G232.2
【正文快照】: 期刊稿件的來源主要有自由投稿、征稿、約稿等,其中約稿特別重要。約稿與組稿不同[1],約稿可以使期刊編輯掌握主動權[2],對提升刊物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許多編輯同人對如何爭取優(yōu)質稿件、如何做好約稿工作進行過研究[3 5],對筆者很有啟發(fā)!吨悄芟到y(tǒng)學報》是中國人工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潘學燕,郭柏壽,楊繼民;拓寬稿源渠道 提高期刊質量——《西北農業(yè)學報》稿源狀況及建設的思考[J];編輯學報;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易明芳;科技期刊評價標準及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2 常文靜,王寶茹,杜玉環(huán);科技期刊編輯應關注基金資助課題論文[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3 周紅兵,方秀菊;影響高校學報審稿期限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劉明;《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0~2002年載文發(fā)表周期統(tǒng)計分析[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劉明;《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載文質量統(tǒng)計分析[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張紅;郝瑞萍;賀富榮;;以創(chuàng)新精神打造品牌醫(yī)學科技期刊[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年20期
7 劉霞;科技期刊在知識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與發(fā)展方向[J];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程維紅;我國主要農學期刊的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黃知源;科技期刊發(fā)行工作的誤區(qū)與改進[J];編輯學報;2001年03期
2 周愛琴;;論“疑問式”審稿[J];編輯學報;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謀岳;;我國科技期刊應增強服務意識[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04期
2 方先才;;淺談科技期刊的版式和封面設計[J];華夏星火;2005年Z1期
3 ;科技期刊的定義和特征[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11年08期
4 鄒勇;;電子科技期刊的現狀與布局[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7年02期
5 劉存德;;卷首語[J];重型機械;2011年04期
6 ;《計算機輔助工程》獲上海市科技期刊審讀優(yōu)秀獎[J];計算機輔助工程;2011年02期
7 ;科技期刊的定義和分類[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11年06期
8 趙茜;;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研究綜述與分析[J];中國出版;2011年12期
9 靜思;;《武警工程學院學報》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優(yōu)秀科技期刊獎”[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肖宏;;對科技期刊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若干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天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科技期刊[A];中國科協(xié)期刊工作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丁平;朱慧娟;;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素質[A];第4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姜春明;洪鷗;陳海清;;科技期刊在線優(yōu)先出版現狀及發(fā)展研究[A];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李瑜;刁淑娟;肖繼春;;科技期刊數字化建設初探——以《國土資源遙感》為例[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磊;;網絡化環(huán)境下科技期刊的出版特點及編輯的責任意識[A];第2屆科技期刊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明豐;徐川平;;科技期刊立體化出版的展望[A];第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羅向陽;李輝;;科技期刊封面設計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A];第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馬智;;科技期刊面臨進入WTO的機遇與挑戰(zhàn)[A];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1年會綜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9 楊麗君;;論科技期刊的品牌資本[A];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1年會綜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10 顧泉佩;;我省科技期刊在全國科技期刊中的地位與分析[A];福建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興芳;科技期刊“名刊”難求[N];大眾科技報;2004年
2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上)[N];中華新聞報;2004年
3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下)[N];中華新聞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金振蓉;科技期刊:期待做大做強[N];光明日報;2008年
5 記者 晉雅芬;總署將推動優(yōu)秀科技期刊做大做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李晉悅;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科技期刊才能做大做強[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劉垠;“創(chuàng)新成果是科技期刊跳動的靈魂”[N];大眾科技報;2008年
8 《科技導報》編輯 博士 副編審 陳廣仁 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 科技導報社副社長 副主編 教授 蘇青;科技期刊應重視落實科學發(fā)展觀[N];大眾科技報;2009年
9 記者任麗梅;科技期刊人才培養(yǎng)須打破“師傅帶徒弟”[N];中國改革報;2009年
10 中國科學院學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作言;莫讓科技期刊成為“軟肋”[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呂志軍;面向數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業(yè)務流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馮志杰;中國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藍華;基于過程的科技學術期刊質量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夢莉;轉企改制背景下我國科技期刊的政策法規(guī)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2 許開民;河南省科技期刊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3 屈湘玲;前景與路徑: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觀察[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重洋;論科技期刊的網絡化編輯方法[D];河北大學;2009年
5 沈劍虹;河北省科技期刊“雙效”現狀調查與發(fā)展路徑的理論思考[D];河北大學;2004年
6 唐曙南;科技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楊鷹;面向對象與結構化的海洋科技期刊編輯管理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4年
8 余黨會;中國英文生物醫(yī)藥期刊的現狀及其國際化發(fā)展的思考[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9 陳啟輝;《農藥》雜志社經營戰(zhàn)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10 劉娜;論中國近代科技期刊在科技傳播中的影響和啟示[D];東華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21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82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