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科技期刊策劃的專題出版
本文關鍵詞:地學科技期刊策劃的專題出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國際著名期刊爭相分享學術資源的嚴峻環(huán)境下,中國科技期刊行業(yè)的競爭日趨激烈,保持刊物特色,加強專題策劃意識,有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競爭力。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國內代表性地學期刊實施的專題出版思路,包括開辟短小精悍的專題欄目,圍繞重大科研項目和區(qū)域性研究課題成果出版專輯,圍繞學科發(fā)展方向策劃專題,出版學術會議論文專輯,針對突發(fā)新聞事件出版專輯,出版紀念知名人物學術成果專輯。簡要闡述專題的組稿途徑及一些思考。提出在當前我國科技期刊體制正經歷轉型與變革的新形勢下,專題策劃承擔著打造品牌影響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和提升讀者忠誠度的重任,近年來地學期刊在保持專業(yè)特色的基礎上重視內容策劃和專題出版,提升了刊物的學術水平,這種辦刊思路值得肯定。
【作者單位】: 《巖礦測試》編輯部;
【關鍵詞】: 專題策劃 地學期刊 辦刊理念
【分類號】:G232.1
【正文快照】: 現在我國廣義的地學期刊(包括地理科學類、地質科學類和海洋科學類期刊)有234種,這些期刊分屬于14個國家部委局、國有大型企業(yè)和31個省市區(qū)[1],作為學術交流、科學傳承和推動我國地學科技成果奔向世界的重要載體,長期以來是科技期刊行業(yè)的重要力量。我國地學期刊主要分為五類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宏,楊如華;科技期刊基金資助指數的作用及其意義[J];編輯學報;1994年02期
2 任勝利,王寶慶,郭志明,丁乃剛;談如何加快中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化進程[J];編輯學報;1998年03期
3 朱明,顧玉娥,周佩琴;高?萍计诳k刊模式專業(yè)化與產業(yè)化的戰(zhàn)略思索[J];編輯學報;2003年03期
4 于國藝;科技學術期刊縮短論文發(fā)表時滯的若干措施[J];編輯學報;2003年04期
5 張淑敏,辛明紅,劉永新;如何縮短審稿時滯[J];編輯學報;2005年04期
6 朱大明;參考文獻引用的學術評價作用[J];編輯學報;2005年05期
7 郭玉;趙新力;潘云濤;張玉華;朱曉東;宋培元;;我國科技期刊基本狀況統(tǒng)計與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8 賀德方;宋培元;曾建勛;陳通寶;燕鳴;顏帥;;精品科技期刊發(fā)展戰(zhàn)略的管理體系研究[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9 季強,姬書安;中國最早鳥類化石的發(fā)現及鳥類的起源[J];中國地質;1996年10期
10 王桂珍;科技期刊論文發(fā)表時滯問題探討[J];科技與出版;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梓國;江少卿;孟慶偉;費紅彩;章雨旭;周健;;建國60年我國地學期刊的發(fā)展與展望[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2期
2 李慧玲;;黨刊的專題策劃與其指導性、可讀性和影響力[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1年07期
3 曲琦;;地方黨報專題策劃探究[J];中國報業(yè);2011年02期
4 ;外文局立體呈獻建黨90周年宣傳報道[J];對外傳播;2011年07期
5 武怡華;;《南方人物周刊》的報道特色[J];新聞世界;2011年07期
6 張秋君;;芻議“讀題時代”網絡新聞標題的制作[J];文教資料;2011年2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亞;;專題策劃——黨報新聞攝影發(fā)展的“重劍”[A];按“華賽”標準共創(chuàng)中國新聞攝影新輝煌——第七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暨“華賽”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張書成;李珍媛;;信息時代地學期刊的作用[A];超越平凡——2004'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文萃[C];2004年
3 姚魯烽;何書金;趙歆;;地學期刊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作用[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4 王健;;弘揚主旋律 堅持多樣化 努力提高黨刊輿論引導力和社會競爭力[A];圖書編輯規(guī)程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艷;;重視內容策劃 提高期刊質量[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健;;弘揚主旋律堅持多樣化 努力提高黨刊輿論引導力和社會競爭力[A];中國編輯學會第12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詠雪;;科普期刊為推進新課改的思考[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武英耀;;論高校學報責任編輯的職責和修養(yǎng)[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9 武英耀;;論高校學報責任編輯的職責和修養(yǎng)[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陳留院;李紅星;;網絡環(huán)境下學術會議信息對科技編輯工作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曉樂;淺析非事件性網絡專題策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2 方德運 孟金芝;網絡專題內部結構安排與版式設計探討[N];中華新聞報;2007年
3 商報記者 鄒昱琴;《非常小子馬鳴加》營銷設計從孩子興趣出發(fā)[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4 本報實習記者 趙芳;《看電影》的“七年之癢”[N];中華讀書報;2006年
5 艾藻松;讓黨刊靚起來[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張健邋實習生 吳娓婷;陳揚,街坊英雄[N];南方周末;2007年
7 本報記者 陳曉靜;《紡機周刊》筆墨元年精彩記錄[N];中國紡織報;2009年
8 見習記者 郭釔杉;出版社重組:民營聯(lián)姻國有成趨勢[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9 甘肅經濟日報社總編 王博業(yè);旗幟鮮明 注重創(chuàng)新 善于監(jiān)督[N];甘肅經濟日報;2006年
10 商報記者 孤巖;歷史風刮到雜志圈[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馬瑞瑞;《新周刊》的公共言論表達[D];蘇州大學;2011年
2 李葉華;《新周刊》專題策劃模式和特色探析[D];暨南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地學科技期刊策劃的專題出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3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49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