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21 13:24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河流富營養(yǎng)化問題日趨嚴重。原位覆蓋法是控制污染沉積物污染物釋放的有效措施,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熱點。因此,本文以揚州古運河為研究對象,考察了覆蓋生物沸石(即附著高效異養(yǎng)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的沸石)削減氮負荷的可行性,重點研究了生物沸石覆蓋相對于沸石覆蓋的優(yōu)越性及高效性;以及生物沸石覆蓋削減揚州古運河水體氮負荷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主要結論如下: (1)覆蓋生物沸石可以有效削減揚州古運河的氮負荷。覆蓋強度2kg·m-2(厚度約2mm)條件下對TN削減率高達60%75%;生物沸石覆蓋比沸石覆蓋提高了23.48%,表明生物沸石上附著的高效菌對削減氮負荷是至關重要的。 (2)限制DO在13mg·L-1條件下,生物沸石覆蓋對上覆水體TN和NH4+-N削減率最高分別為73.90%和98.37%;明顯高于厭氧(20.54%、38.63%)和好氧(19.62%、46.27%)條件下的相應值?梢,覆蓋生物沸石削減氮負荷的適應DO控制范圍為13m...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國內水體污染現(xiàn)狀及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
1.1.2 揚州古運河水質現(xiàn)狀
1.2 水體污染及控制方法
1.2.1 水體污染的原因
1.2.2 水體污染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
1.2.3 水體沉積物污染的控制方法
1.3 覆蓋技術的研究進展
1.3.1 覆蓋材料的研究進展
1.3.2 原位生物覆蓋技術
1.4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意義
1.4.1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1.4.2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2 實驗裝置材料及分析方法
2.1 實驗裝置及材料
2.1.1 實驗裝置
2.1.2 實驗材料
2.2 實驗分析方法
2.2.1 水樣中總氮濃度的測定方法
2.2.2 水樣中氨氮濃度的測定方法
2.2.3 水樣中亞硝酸鹽濃度的測定方法
2.2.4 水樣中硝酸鹽濃度的測定方法
2.2.5 TOC 的測定方法
2.2.6 CODCr的測定方法
2.2.7 CODMn的測定方法
2.2.8 水樣中 pH、DO、水溫的測定方法
3 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實驗研究
3.1 問題的提出
3.2 實驗材料、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裝置與方法
3.2.3 測試指標及數(shù)據(jù)處理
3.3 結果與討論
3.3.1 生物沸石覆蓋削減 TN 的研究
3.3.2 生物沸石覆蓋削減 NH4
+-N 的研究
3.3.3 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3.4 作用機理及小結
3.4.1 作用機理
3.4.2 本章小結
4 DO 對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的影響
4.1 問題的提出
4.2 實驗材料與方法
4.3 厭氧條件下削減氮負荷的研究
4.3.1 厭氧條件下削減 TN 研究
4.3.2 厭氧條件下氮轉化及削減規(guī)律研究
4.3.3 小結
4.4 好氧條件下削減氮負荷的研究
4.4.1 好氧條件下削減 TN 研究
4.4.2 好氧條件下氮轉化及削減規(guī)律研究
4.4.3 小結
4.5 限氧條件下削減上覆水體氮研究
4.5.1 限氧條件下削減 TN 研究
4.5.2 限氧條件下氮轉化及削減規(guī)律研究
4.5.3 小結
4.6 DO 對削減氮負荷的影響
4.6.1 TN 削減率比較研究
4.6.2 NH4
+-N 削減率比較研究
4.7 本章小結
5 水力擾動對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的影響
5.1 實驗材料與方法
5.2 水力擾動對削減氮負荷能力的影響
5.2.1 水力擾動對削減 TN 影響研究
5.2.2 水力擾動對氮轉化及削減的影響研究
5.3 環(huán)境條件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結
6 碳源對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的影響
6.1 問題的提出
6.2 實驗的方法
6.3 結果與討論
6.3.1 體系中有機物濃度變化特征分析
6.3.2 環(huán)境條件特征分析
6.3.3 碳源對削減氮負荷的影響
6.4 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建議
7.1 結論
7.2 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855917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國內水體污染現(xiàn)狀及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
1.1.2 揚州古運河水質現(xiàn)狀
1.2 水體污染及控制方法
1.2.1 水體污染的原因
1.2.2 水體污染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
1.2.3 水體沉積物污染的控制方法
1.3 覆蓋技術的研究進展
1.3.1 覆蓋材料的研究進展
1.3.2 原位生物覆蓋技術
1.4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意義
1.4.1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1.4.2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2 實驗裝置材料及分析方法
2.1 實驗裝置及材料
2.1.1 實驗裝置
2.1.2 實驗材料
2.2 實驗分析方法
2.2.1 水樣中總氮濃度的測定方法
2.2.2 水樣中氨氮濃度的測定方法
2.2.3 水樣中亞硝酸鹽濃度的測定方法
2.2.4 水樣中硝酸鹽濃度的測定方法
2.2.5 TOC 的測定方法
2.2.6 CODCr的測定方法
2.2.7 CODMn的測定方法
2.2.8 水樣中 pH、DO、水溫的測定方法
3 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實驗研究
3.1 問題的提出
3.2 實驗材料、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裝置與方法
3.2.3 測試指標及數(shù)據(jù)處理
3.3 結果與討論
3.3.1 生物沸石覆蓋削減 TN 的研究
3.3.2 生物沸石覆蓋削減 NH4
+-N 的研究
3.3.3 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3.4 作用機理及小結
3.4.1 作用機理
3.4.2 本章小結
4 DO 對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的影響
4.1 問題的提出
4.2 實驗材料與方法
4.3 厭氧條件下削減氮負荷的研究
4.3.1 厭氧條件下削減 TN 研究
4.3.2 厭氧條件下氮轉化及削減規(guī)律研究
4.3.3 小結
4.4 好氧條件下削減氮負荷的研究
4.4.1 好氧條件下削減 TN 研究
4.4.2 好氧條件下氮轉化及削減規(guī)律研究
4.4.3 小結
4.5 限氧條件下削減上覆水體氮研究
4.5.1 限氧條件下削減 TN 研究
4.5.2 限氧條件下氮轉化及削減規(guī)律研究
4.5.3 小結
4.6 DO 對削減氮負荷的影響
4.6.1 TN 削減率比較研究
4.6.2 NH4
+-N 削減率比較研究
4.7 本章小結
5 水力擾動對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的影響
5.1 實驗材料與方法
5.2 水力擾動對削減氮負荷能力的影響
5.2.1 水力擾動對削減 TN 影響研究
5.2.2 水力擾動對氮轉化及削減的影響研究
5.3 環(huán)境條件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結
6 碳源對生物沸石覆蓋修復揚州古運河底泥的影響
6.1 問題的提出
6.2 實驗的方法
6.3 結果與討論
6.3.1 體系中有機物濃度變化特征分析
6.3.2 環(huán)境條件特征分析
6.3.3 碳源對削減氮負荷的影響
6.4 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建議
7.1 結論
7.2 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8559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5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