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在不同氮、磷濃度及溫度下對氮、磷的去除效果
發(fā)布時間:2023-04-22 06:55
洱海是我國富營養(yǎng)化淡水湖泊之一,富營養(yǎng)化導致了水生植被優(yōu)勢種群的更替,甚至于水生植被的衰退和消亡。富營養(yǎng)化主要是由水中氮(N)、磷(P)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過剩所致。因而研究水中不同氮、磷濃度對水生植物的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研究洱海湖泊典型漂浮水生植物滿江紅(Azolla imbricata)在不同氮、磷濃度梯度下對水中氮磷的去除情況,分析并探討滿江紅在不同氮、磷條件下對水環(huán)境中氮、磷的吸收狀況,評估滿江紅對洱海氮、磷的去除效果。本研究主要結(jié)果如下: 1.水中磷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滿江紅的長,磷濃度為0.1mg/L左右適宜滿江紅的生長;滿江紅顏色不同,其生長狀況也不同,對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對水中的磷都有很顯著性的去除效果;有機磷濃度在0.5mg/L左右時有利于滿江紅的生長,滿江紅植物對水中的有機磷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2.滿江紅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滿江紅對水體中磷有較好的吸收效果,但是受到溫度和水中磷的交互影響,即隨著水中磷含量的增加和溫度的升高對水中磷的吸收量增多,但吸收率下降;滿江紅對水中磷吸收的最佳條件為25℃,水中磷濃度為0.075mg/L。 3.滿江紅的生...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 研究背景
1.1 我國湖泊富營養(yǎng)化的現(xiàn)狀
1.2 湖泊富營養(yǎng)化給社會環(huán)境和水生植被帶來的危害
2 研究水生植物的意義
2.1 水生植物在維持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2.2 國內(nèi)外對水生植物氮磷含量與其生長環(huán)境的關系的研究意義和現(xiàn)狀
2.3 國內(nèi)外對滿江紅研究的現(xiàn)狀
2.4 滿江紅在洱海湖濱帶分布
3 本文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滿江紅在不同磷濃度梯度下對磷的去除效果
1 研究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P是否為滿江紅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驗證試驗
2.2 試驗材料和設計
2.2.1 無機磷試驗
2.2.2 有機磷試驗
2.3 測定指標和方法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滿江紅生境下P濃度間的差異
3.2 不同顏色比例下滿江紅的生長狀況
3.3 滿江紅生長過程中對水體中無機磷的去除效果
3.4 水體中氮的變化情況
3.5 滿江紅植物組織中磷含量
3.6 滿江紅在有機磷濃度梯度中的生長狀況
3.7 滿江紅對水體中有機磷的去除率
4 討論
第三章 不同溫度和磷濃度對滿江紅氮、磷的吸收影響
1 研究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和試驗設計
2.2 測定指標和方法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溫度和磷濃度下滿江紅生長狀況
3.2 溫度和水體中磷濃度對滿江紅植物體內(nèi)氮磷含量的影響
3.3 各處理中增加的氮磷總量和植物組織對磷的吸收率
4 討論
第四章 滿江紅在不同氮濃度中對氮、磷的吸收效果
1 研究意義
2 材料和方法
2.1 試驗材料和設計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方法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水體中氮對滿江紅生長的影響
3.2 滿江紅對水體中磷的去除效果
3.3 在不同濃度及氮形態(tài)影響下,滿江紅植物體內(nèi)氮磷的含量
3.4 固氮作用和從水體中吸收氮比例
4 討論
第五章 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
1 研究結(jié)論
2 創(chuàng)新點
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97145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 研究背景
1.1 我國湖泊富營養(yǎng)化的現(xiàn)狀
1.2 湖泊富營養(yǎng)化給社會環(huán)境和水生植被帶來的危害
2 研究水生植物的意義
2.1 水生植物在維持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2.2 國內(nèi)外對水生植物氮磷含量與其生長環(huán)境的關系的研究意義和現(xiàn)狀
2.3 國內(nèi)外對滿江紅研究的現(xiàn)狀
2.4 滿江紅在洱海湖濱帶分布
3 本文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滿江紅在不同磷濃度梯度下對磷的去除效果
1 研究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P是否為滿江紅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驗證試驗
2.2 試驗材料和設計
2.2.1 無機磷試驗
2.2.2 有機磷試驗
2.3 測定指標和方法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滿江紅生境下P濃度間的差異
3.2 不同顏色比例下滿江紅的生長狀況
3.3 滿江紅生長過程中對水體中無機磷的去除效果
3.4 水體中氮的變化情況
3.5 滿江紅植物組織中磷含量
3.6 滿江紅在有機磷濃度梯度中的生長狀況
3.7 滿江紅對水體中有機磷的去除率
4 討論
第三章 不同溫度和磷濃度對滿江紅氮、磷的吸收影響
1 研究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和試驗設計
2.2 測定指標和方法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溫度和磷濃度下滿江紅生長狀況
3.2 溫度和水體中磷濃度對滿江紅植物體內(nèi)氮磷含量的影響
3.3 各處理中增加的氮磷總量和植物組織對磷的吸收率
4 討論
第四章 滿江紅在不同氮濃度中對氮、磷的吸收效果
1 研究意義
2 材料和方法
2.1 試驗材料和設計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方法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水體中氮對滿江紅生長的影響
3.2 滿江紅對水體中磷的去除效果
3.3 在不同濃度及氮形態(tài)影響下,滿江紅植物體內(nèi)氮磷的含量
3.4 固氮作用和從水體中吸收氮比例
4 討論
第五章 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
1 研究結(jié)論
2 創(chuàng)新點
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97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9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