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體積的教學過程_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案 教學設計 試題 課件 實錄 案例 反思
本文關鍵詞: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11~12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和推導過程;
◆使學生會應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使學生在經歷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和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圓錐和圓柱共六套,沙、米,實驗報告單;帶有刻度的直尺,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故事情景 引發(fā)猜想
電腦呈現(xiàn)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炎熱的夏天,小明和小強去“廣場超市”的 冷飲專柜買冰淇淋,圓錐形的冰淇淋標價是0.8元,圓柱形的標價2元。于是,他們兩個為買哪一種形狀的冰淇淋爭執(zhí)起來。同學們,你們能幫他們解決到底買哪種形狀的冰淇淋更合算嗎?(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學生回答自己的猜想,有說買圓錐形的,有說買圓柱形的)
教師:學完今天的內容后,同學們就能正確解決了!
2、圓錐實物 揭示課題
①教師出示一筒沙,師:將這筒沙倒在桌上,會變成什么形狀?
(學生猜想后教師演示)
②師:在這堂課上,你希望學到哪些知識呢?(生自主回答,確立學習目標)
③揭題:圓錐的體積 師:好,我們一起努力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直觀引入 直覺猜想
(1)教師演示刨鉛筆:把一支圓柱形鉛筆的筆頭刨成圓錐形。
(2)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你覺得圓錐的體積與相應的圓柱體積之間有聯(lián)系嗎?你認為有什么聯(lián)系?
①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生說可能的情況)
② 師:你們是怎樣理解“相應的”一詞的?說說你的看法。
生說后,師總結:“相應的”,即圓錐與圓柱是等底等高的。(用實物演示給生看)
2、實驗探索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小組討論填寫材料單,有順序地領取材料
學生分6組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其中4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米、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另外2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米等,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
(2)小組合作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單。
實驗方法 發(fā)現(xiàn)結果
第一次實驗
第二次實驗
第三次實驗
結論:
(3)匯報結果,實物投影展示實驗報告單。
(4)組際交流,得出結論:
結論1:圓錐的體積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結論2:等底不等高的圓錐體與圓柱體,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二分之一。
結論3:等高不等底的圓錐體與圓柱體,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四分之一。
結論4: 圓柱的體積正好是圓錐體積的3倍。
結論5: 圓柱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
……
師:同學們實驗的結論各不相同,到底哪組的結論對呢?
(各小組紛紛敘述自己小組的實驗過程、結論;說明自己小組的準確性,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
(5)參與處理信息。
圍繞三分之一或3倍關系的情況討論:
師: 我們先來看得出三分之一或3倍關系的這幾個小組;請小組代表說說他們是怎樣通過實驗得出這一結論的?
(請他們拿出實驗用的器材,自己比劃、驗證這個結論。突出他們小組的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
師:其他小組得出的結論不同,是不是由于實驗過程或結論有錯誤呢 ?我們也請小組代表說說你們的看法。
(生說明他們的過程和結論都是對的,只是他們的圓錐和圓柱不是即等底又等高的)。
師:總結以上各個小組的看法,我們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生1: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生2:圓柱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
生3:我認為第一種說法較合理,強調了圓錐體積的求法。
……
師總結并板書:
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3、啟發(fā)引導 推導公式
師:對于同學們得出的結論,,你能否用數(shù)學公式來表示呢?
生:因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V=sh;所以我們可以用1/3 sh表示圓錐的體積。
師:其他同學呢?你們認為這個同學的方法可以嗎?
生:可以。
師:那我們就用1/3 sh表示圓錐的體積。
計算公式:V= 1/3 sh
師: (1)這里Sh表示什么?為什么要乘1/3?
(2)要求圓錐體積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生回答,師做總結
4、簡單應用 嘗試解答
例1:(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小麥堆的體積嗎?
(生獨立列式計算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運用拓展
1、試一試
一個圓錐形零件,它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高是3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2、練一練 計算下面各圓錐的體積:
3、實踐性練習
師:請你們將做實驗時裝在圓柱容器里的沙(或米)倒出,堆成一個圓錐形沙(米)堆,小組合作測量計算它的體積。
4、開放性練習
一段圓柱形鋼材,底面直徑10厘米,高是15厘米,把它加工成一個圓錐零件。根據(jù)以上條件信息,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能得出哪些數(shù)學結論?(可小組討論)
(四)整理歸納,回顧體驗
1、上了這些課,你有什么收獲?(互說中系統(tǒng)整理)
2、用什么方法獲取的?你認為哪組表現(xiàn)最棒?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想法?還有什么問題?
(五)問題解決。(電腦呈現(xiàn)出動畫情境)
小明和小強到底買哪種形狀的冰淇淋更合算呢?
師:誰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說出買圓柱形的冰淇淋更合算的理由。)
六、板書設計:
圓錐的體積
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來自費爾教育。 點這里回到頂部
上一篇: 圓錐的體積練習課教學設計
下一篇:圓柱的體積練習課教學設計
本文關鍵詞: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8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ongguanliyi/14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