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點評 -> 數(shù)學 -> 正文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與反思作者:依米 來源:城關鎮(zhèn)建設小學 點擊: 7162 次 評論: 0 條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0~41頁例2,練習九第3~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

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職稱論文 >

簡單的排列教學設計_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與反思

發(fā)布時間:2016-10-21 18:28

  本文關鍵詞: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首頁 -> 課例點評 -> 數(shù)學 -> 正文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與反思 作者:依米 來源:城關鎮(zhèn)建設小學 點擊:7162次 評論:0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0~41頁例2,練習九第3~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較熟練地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
3.在探究問題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運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課題
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體積公式:V=1/3Sh
教師:誰能說說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抽學生簡要敘述圓錐的推導過程。
教師: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
讓學生弄清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圓錐的底面積和高。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數(shù)學問題。
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出示例2。
一煤堆的底面周長18.84 m,高1.8 m,這個煤堆近似一個圓錐體。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 m3煤重1.4噸)
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理解題意。用投影儀出示問題。
(1)這道題講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要求這堆煤的質量,必須先求什么?
(3)要求煤的體積應該怎么辦?
(4)這題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適時點撥。
反饋: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題意。
教師抽學生敘述思考過程,要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
在反饋過程中,盡量多抽幾個學生敘述。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題的關鍵是求出圓錐形煤堆的體積,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質量。
教師抽學生上臺板算。
板書: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
教師:最后的結果為什么要取整數(shù)部分再加1?
讓學生明白裝了4輛車后,剩下的雖然不夠裝一車,仍然要用一輛車裝,因此要取整數(shù)。
教師: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不知道底面積的情況,這時怎樣求圓錐的體積?
2.小結
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徑、底面直徑或底面周長和高,要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圓錐的體積。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出示教科書第42頁第3題
觀察圖形,獨立解答。抽二生上臺板算。
讓學生理解此題應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才能求出容器的體積。
2.解答教科書第42頁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抽生反饋說出思考過程。
通過這一題的練習,體會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3.解答練習九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展示思考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體積不變進行解答。
4.發(fā)展練習
有一個底面周長是31.4 dm,高9 dm的圓錐形容器里裝滿了黃豆,現(xiàn)在要把這些黃豆放入另一個高9 dm的圓柱形容器里,剛好裝滿。這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有多大?
教師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jù)條件尋找中間問題。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解決方案。
反饋:學生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敘述解題思路。
弄清解決這題的關鍵是抓住黃豆的體積不變,即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這是解答此題的突破口。
四、評價反思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更熟悉了。知道圓錐和圓柱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有序思考,靈活運用知識。
五、獨立作業(yè)
教科書練習九第5題,第7題。
教后反思:上課一開始,有針對性地對圓錐體積公式進行復習,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師調控教學進度,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起到較好的鋪墊作用。學生在已有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與思相結合,教師適時的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學會有序的思考,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對生活中的常見問題的解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尊重學生的意見,重視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新:2011/3/18 3:29:28 編輯:fengyefy 關于 的文章


  本文關鍵詞: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844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ongguanliyi/14844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e8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