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問題為中心”的審稿模式
本文關鍵詞:“以問題為中心”的審稿模式
【摘要】:科學研究的實質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萍颊撐氖菍(chuàng)新性科研成果的表述,因此,對科技論文稿件的鑒審應以"問題"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的審稿模式,就是按照科學論文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邏輯結構,對其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和價值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的一種基本的審稿方式,"問題"在此成為審稿人或編輯關注的"中心";評審要點包括:論文提出了什么問題、如何分析問題、是否解決了問題。
【作者單位】: 防護工程編輯部
【關鍵詞】: 科技論文 科學研究 以問題為中心 審稿模式
【分類號】:G232
【正文快照】: 科技期刊尤其是學術期刊的出版質量主要取決于所刊載論文的學術質量,稿件的鑒審對保證所發(fā)表論文的質量和水平至關重要?萍计诳l(fā)表的論文都必須經過專職編輯(包括主編)及同行專家的鑒審。如何提高審稿質量和水平是學術界一直關注的問題,也是科技期刊編輯界研究的重要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志宏,鄧曉群,沈志超,余黨會,尹茶,孫巖,曹靜;創(chuàng)新論文屬性界定及其審稿退修要則[J];編輯學報;2003年03期
2 王小唯,呂雪梅,楊波,潘啟樹;學術論文引言的結構模型化研究[J];編輯學報;2003年04期
3 朱美香;審稿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4 吳練達,孫廣盛;從學術研究的共性看學術期刊的編輯初審[J];編輯學報;2005年03期
5 夏登武;劉慶穎;;編輯的信息掌控能力在審稿過程中的質控作用[J];編輯學報;2005年06期
6 周露陽;;論審評學術論文創(chuàng)新因素的指標體系[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7 方卿;;我國學術期刊同行評審現(xiàn)狀分析[J];中國編輯;2006年06期
8 譚笑珉;論學術期刊編輯的審稿方法[J];編輯之友;2004年03期
9 朱大明;;創(chuàng)新性學術論文的“概念鑒審”[J];編輯之友;2006年03期
10 趙茜;試論科技期刊專家審稿簽的制作——以《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理科版)為例[J];科技與出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海;;提高科技論文引言表達質量的途徑[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陳翔;運用對象化思維方式編輯科技論文的引言[J];編輯學報;2004年04期
3 朱大明;學術論文引言中的參考文獻簡析[J];編輯學報;2005年03期
4 周露陽;;論審評學術論文創(chuàng)新因素的指標體系[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5 虞滬生;張瑞清;閻為民;;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性的審讀[J];編輯學報;2006年05期
6 陳斌;;專家審稿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J];編輯學報;2006年06期
7 高宗文;;學術期刊審稿單的調查分析與制作建議[J];編輯學報;2007年01期
8 朱大明;;關于制訂“科技期刊專家審稿規(guī)則”的建議[J];編輯學報;2007年01期
9 潘學燕;郭柏壽;楊繼民;宋繼學;;學術期刊編輯應重視稿件修改說明書[J];編輯學報;2007年04期
10 丁春;萬甜;;學術論文引言的編輯初審要點[J];編輯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霽堂;;略論默頓的科學越軌理論[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鄧華;;略論機械自然觀的內涵及其影響[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3 于方;;學術論文“引言”存在問題分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一集)[C];2003年
4 李力民;;科技編輯評審論文中的理性思考[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5 王安琛;;試論地方農村工作會議典型報告的語篇結構——以膠南市二零零五年農村工作會議為例[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文玷;楊超;;淺談科技期刊的審稿[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張存鳳;;科技論文網(wǎng)上審理見解[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春雪;張小慶;;科技期刊初審工作的幾點思考[A];編輯學報(2009年增刊)[C];2009年
9 朱明文;李文平;侯向輝;陳征;李英海;;非強勢專業(yè)科技期刊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思考[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動物藥品學暨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藥品學分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洪曉楠;科學文化哲學前沿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周仕東;科學哲學視野下的科學探究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艷梅;科學哲學視域下反映真實科學的理科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宋春艷;論制度性事實的建構[D];清華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佘小瓊;以科學人文主義促進廣西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天秀;我國循環(huán)經濟法制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董麗麗;科研立項中的利益沖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4 閆斐;編輯傳播視角之守門理論與科技期刊審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5 張紅波;當代中國科技政策及其總體取向探析[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鄧華;中學物理教師科學本質觀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趙正國;企業(yè)技術積累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關系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張健;中國煤炭工業(yè)生態(tài)現(xiàn)代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9 牟方靜;納米技術的社會建構分析[D];內蒙古大學;2009年
10 楊敏;旅游區(qū)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的政策支持體系構建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如森,彭彩紅,趙福榮;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性判斷方法[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沈志宏;期刊的質量控制與審稿[J];編輯學報;1996年03期
3 黃曉鸝,鄭志軍,劉瑞興;科技期刊審稿人的由來和發(fā)展[J];編輯學報;1997年02期
4 賀自愛,賀國慶;科技期刊編者的主體功能[J];編輯學報;2000年01期
5 周吉峰,錢文霖,殷為宏;科技編輯結構模型化方法研究[J];編輯學報;2001年01期
6 許文深,姚遠;科技期刊審稿的發(fā)展[J];編輯學報;2001年02期
7 梁光鐵;知識經濟時期科技期刊編輯信息能力的重塑[J];編輯學報;2001年04期
8 朱美香;審稿項目對審稿質量的影響[J];編輯學報;2001年05期
9 潘偉,游蘇寧;中華婦產科雜志審稿現(xiàn)狀及對策[J];編輯學報;2002年01期
10 周長清;學術期刊要重視外審隊伍建設[J];編輯學報;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若維;翁愛湘;;《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引文的統(tǒng)計和分析[J];高教與經濟;1994年04期
2 馬寧;嚴根榮;;國內門禁系統(tǒng)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現(xiàn)代情報;2011年09期
3 胡俊榮;徐斌;龍雪梅;安寧;王安利;;廣東發(fā)表國際科技論文增長態(tài)勢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4 王洪娟;;科技論文插圖常見問題分析[J];河北電力技術;2011年04期
5 胡智鋒;;新形勢下傳媒科學研究如何推進傳媒教育發(fā)展[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6 任平;;1990~1999年石油院?萍颊撐谋籗CI收錄情況統(tǒng)計與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02期
7 本刊編輯部;;科技論文中結論與結語的比較[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8 張東濤;葉勝義;吳育嬌;張秀玉;;科技論文編輯保留作者原創(chuàng)風格的重要性[J];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1年04期
9 田麗;王洪波;;科技論文網(wǎng)絡發(fā)表的質量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2期
10 ;科技論文書寫規(guī)范100問[J];染整技術;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鸞清;;科技論文寫作淺說[A];四川高校學報編輯文集[C];1989年
2 姜俊清;倪乃華;;適應網(wǎng)絡的需要科技論文的撰寫與格式必須標準化[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尹萌芽;;從認知特征談科技論文的編輯加工[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劉亞萍;張欣;李娟;;科技論文題名擬定的要求及常見問題分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六集)[C];2008年
5 劉紅薇;;編輯審讀與科技論文價值評價[A];遼寧省科技期刊編輯優(yōu)秀論文集[C];1997年
6 佘詩武;朱永康;;從國際三大索引看我國科技論文狀況[A];圖書館改革與發(fā)展——陜西省社會科學信息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7 吳尚純;;規(guī)范設計是寫好科技論文的基礎[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屆全國計劃生育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4年
8 張超英;周玉成;;科技論文中英文摘要的撰寫與編輯[A];科技期刊辦刊經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王銀平;;對科技論文寫作中4種常見毛病的探析[A];2006年湖北省氣象學會學術年會暨湖北省第一屆防雷論壇學術論文詳細文摘匯集[C];2006年
10 朱中穩(wěn);;科技論文題名中心詞的選擇[A];學報編輯論叢(第八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清華大學科研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應以問題為中心[N];光明日報;2002年
2 記者 孫聞;科技論文第一 不是科技第一[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3 本報記者 楊靖;科技論文學術“魅力”從何而來[N];科技日報;2008年
4 劉伊軍 郝根生;第五屆鄂爾多斯市優(yōu)秀科技論文評選結果揭曉[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5 記者 翟帆;我國國際科技論文高校占八成[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記者 李大慶;去年我國內地產科技論文9.55萬篇 位居世界第4[N];科技日報;2009年
7 記者 翟帆;“表現(xiàn)不俗”科技論文高校占八成[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孫聞;別被科技論文總數(shù)世界第一沖昏了頭腦[N];中國國門時報;2008年
9 孫聞;“科技論文總數(shù)世界第一”不值得沾沾自喜[N];人民公安報;2008年
10 記者 鄭千里;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成立[N];科技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志剛;論發(fā)展地方高?茖W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周文泳;高?蒲匈|量改進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3 徐莉;河南省恐龍化石科學特征及保護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4 陳敬全;科研評價方法與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張吉良;當代國際口譯研究視域下的巴黎釋意學派口譯理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李鐵林;世界科學中心的轉移與一流大學的崛起[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東;虛擬學術社區(qū)知識共享實現(xiàn)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潘晴燕;論科研不端行為及其防范路徑探究[D];復旦大學;2008年
9 郭英玲;綠色制造技術的分析及評價方法研究[D];機械科學研究總院;2009年
10 嚴建新;基礎研究中職業(yè)科學家的自利性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林;錯誤理論:對拉卡托斯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的重建[D];中南大學;2003年
2 岳付榮;由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看科學發(fā)現(xiàn)的自組織[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3 夏杰;管道二公司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與運行[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4 黃丹鳳;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指南針”[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家新;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物理人才培養(yǎng)及研究工作[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6 余露;科技論文DTD的設計及其XML文檔生成[D];蘇州大學;2001年
7 楊桂濤;科技論文計量分析與軍醫(yī)大學科研績效評估[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周典;1996~2000年安醫(yī)附院科技論文著者現(xiàn)狀與醫(yī)院知識創(chuàng)新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1年
9 張穎;大學權力治理結構對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影響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10 宋潔絢;我國研究型大學科研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599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59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