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學生一起“奔跑”(圖)
發(fā)布時間:2016-03-24 08:16
本文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張曉琳 圖/張楊
湖南日報記者 何淼玲
名片
張曉琳:1983年4月出生。2007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政教專業(y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F(xiàn)為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兼任思政課教師。
故事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嚴肅沉悶有余,輕松活潑不足。但張曉琳完全不是這樣。
3月21日,記者到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采訪,學生親切地稱她“琳姐”。
“琳姐”是一個可親的人
大二學生蔣孝勇介紹,他們發(fā)明太陽能熱水器雙延時循環(huán)節(jié)水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依托該專利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在2015年湖南省黃炎培創(chuàng)業(yè)規(guī)劃大賽中獲得第一名。
該項目耗時長達8個月,張曉琳作為指導老師,一直和學生們奮斗在一起。
“創(chuàng)業(yè)途中,我們哭過、鬧過、徘徊過,但始終沒有放棄,因為琳姐一直默默地陪著我們!痹搱F隊成員趙子旭動情地說。
“琳姐”是一個“可怕”的人
作為思政工作老師,張曉琳曾到日本高?疾鞂W習。在日本,不管室內室外、公共場所還是私人領域,都一塵不染。她認為,這就是自律,也是道德規(guī)范內化并外化為個人行為的表現(xiàn)。
小細節(jié),大德育。 回校后,張曉琳開始抓細節(jié)。2011年夏天特別熱。一天上課,女生穿吊帶背心的很多,男生穿拖鞋的不少。一向和藹可親的張曉琳臉色一沉:“學生就應該像個學生的樣子。請女生立即回宿舍更換吊帶背心,男生把拖鞋放在教室門外!辈灰粫䞍,門口齊刷刷擺了30多雙拖鞋。這一幕恰好被教務處巡查的老師看到,他打趣道:“我還以為自己誤入澡堂呢!
自此之后,無人再犯,著裝肅然。
“琳姐”是一個可信的人
2008年9月,張曉琳帶領200多個學生到廣東惠州TCL實習。誰知剛到廠里,200多個學生就因住宿條件差打起“退堂鼓”,嚷著要回校。張曉琳處變不驚:“我們不是來吃苦的,但也絕不是來享樂的,條件是艱苦了點,但我會一直陪著你們!”
簡簡單單幾句話,把這場危機輕易化解。
2013年,張曉琳被評為“湖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進個人”。有人問她做思政工作有何秘訣?她淡淡一笑:“我只是學生實現(xiàn)夢想道路上的陪跑者!
相關新聞
本文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3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