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報發(fā)展中編輯、作者、讀者及審稿專家間的關系
本文選題:高職學報 切入點:編輯處理 出處:《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摘要】:結合高職學報發(fā)展過程中作者群、編輯群、讀者群、審稿專家隊伍的特點,提出編輯出版高職學報過程中處理好這四者關系的注意點及有效途徑,為高職學報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支撐。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of authors, editors, readers and experts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journal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ints of attention and effective way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authors in the proces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e journ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journals.
【作者單位】: 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2009年度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研究課題(編號FYJY/2009/07)
【分類號】:G23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金順愛;;學術期刊專家審稿意見的利用與管理[J];編輯學報;2005年06期
2 孫支南;;高職學報發(fā)展現(xiàn)狀及愿景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玉琪;;科技期刊編輯如何利用專家審稿意見提高審稿能力[J];編輯學報;2006年06期
2 潘學燕;郭柏壽;楊繼民;宋繼學;;學術期刊編輯應重視稿件修改說明書[J];編輯學報;2007年04期
3 王昕;王有登;駱瑾;;編輯流程中對專家審稿意見的分析、反饋與核查[J];編輯學報;2008年01期
4 張康生;;論科技學術期刊論文的終審[J];編輯學報;2008年06期
5 馬建華;王軍;;科技期刊專家審稿意見的有效性分析[J];編輯學報;2009年03期
6 杜敏;視角·方法·原則——編輯本質(zhì)的研究及反思[J];中國編輯;2003年02期
7 凌虛 ,松秀;編輯改稿,有規(guī)律可“尋”[J];中國編輯;2003年03期
8 陳桃珍;;編輯應強化作者意識[J];中國編輯;2006年03期
9 官文捷;;編輯要掌握的四種“鏡頭”——淺論新聞編輯與讀者的互動關系[J];東南傳播;2008年06期
10 周安剛;;高職院校學報問題初探[J];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國清;出版?zhèn)鞑ヅc農(nóng)村先進文化建設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閆斐;編輯傳播視角之守門理論與科技期刊審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3 胡艷紅;透析中國圖書跟風出版現(xiàn)象[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朱棟梁;我國學術期刊創(chuàng)國際學術名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朱美香;審稿項目對審稿質(zhì)量的影響[J];編輯學報;2001年05期
2 周長清;學術期刊要重視外審隊伍建設[J];編輯學報;2002年02期
3 許文深,陳俊;論科技期刊責任編輯與同行專家審稿[J];編輯學報;2002年02期
4 王紅,冷懷明,張大春,汪勤儉;科技期刊稿件退修中編輯的工作與責任[J];編輯學報;2003年04期
5 徐行,王培華;陜西省高職高專院校學報的現(xiàn)狀與分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淑志;學報·讀者·編輯[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2 何靜;高職學報的現(xiàn)狀、定位與發(fā)展[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伊人鳳;開闊高職學報視野,加強信息交流[J];遼寧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劉生平;個性是高職學報發(fā)展的根本出路[J];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侯三省;編輯處理稿件不應“大傷元氣”[J];報刊之友;1997年07期
6 何靜;語言文字規(guī)范 高職學報應注意的關鍵一環(huán)[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7 本刊編輯部;致作者[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1997年02期
8 ;《遼寧高職學報》稿約[J];遼寧高職學報;2003年04期
9 ;《遼寧高職學報》稿約[J];遼寧高職學報;2002年04期
10 ;堅持辦刊方向,努力為高職教育服務——《遼寧高職學報》編委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召開[J];遼寧高職學報;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穆麗紅;;2000—2003年《中國環(huán)境科學》作者群分析[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方志榮;;信息不對稱理論與編輯和作者關系研究[A];科技期刊辦刊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寶欽;;我館科技期刊讀者群的構成分析與開發(fā)策略[A];走向新世紀——福建省第四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陳雅;;文化對翻譯的影響以及譯者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陳雅;;文化對翻譯的影響以及譯者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莎;;科技期刊“作者群”的培訓與期刊質(zhì)量和發(fā)行量——談作者·編者與讀者[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醫(yī)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孫林花;惠志紅;邵亮;魏亮;;基于SCO UNIX的省級氣象信息編輯處理系統(tǒng)[A];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開發(fā)應用論文集(二)[C];2006年
8 田朝林;;論高職學報特色——兼論高職學報改革與發(fā)展[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田朝林;;論高職學報特色——兼論高職學報改革與發(fā)展[A];第四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王紹玲;;科技期刊在網(wǎng)絡信息傳播中的發(fā)展初探[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服務最大的讀者群[N];人民日報;2004年
2 沈陽日報報業(yè)集團副總編 陳波;《沈陽日報》“兩服務”的辦報基本方略[N];杭州日報;2007年
3 李建新邋實習生 王小龍;四大名著讀者群“本末倒置”[N];寧夏日報;2007年
4 朱勝龍;讀者亦資源 整合方做大(下)[N];中華新聞報;2002年
5 倪集裘;細分,期刊競爭突圍之路[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6 張?zhí)K粵;便宜沒好貨?“平價書”銷售遇窘[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7 記者 劉垠;商媒領域崛起“基本雜志”[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商報記者 劉志英;《原來你非不快樂》大學講座:讓寫歌詞的變成寫書人[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9 記者 黃亞華 董曉芳;花園有群讀書人[N];孝感日報;2010年
10 何陽;細化期刊發(fā)展的新途徑[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董艷秋;敦煌宮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王玫;建安文學接受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3 高日暉;《水滸傳》接受史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王永恒;媒體的力量[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Maharani(陳玉蘭);不屈的精魂——20世紀印尼華文文學簡論[D];華僑大學;2004年
2 陰艷;“海派方型周報”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鄭忠明;都市報時評現(xiàn)狀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張蕾蕾;我看中國連環(huán)畫的生存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葉建華;數(shù)控切割CAD/CAM集成系統(tǒng)及影雕技術的研究[D];華僑大學;2006年
6 韓勇;《Elite城市精英》DM雜志營銷計劃書[D];東南大學;2005年
7 柏松;精品購物指南報社事業(yè)部制度運營模式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8 張黎琴;[D];鄭州大學;2002年
9 呂冰心;一個人,一座城市[D];安徽大學;2005年
10 周玲;論時尚期刊的產(chǎn)業(yè)鏈規(guī)律[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1709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170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