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審稿應把好關
本文關鍵詞:重要的是審稿應把好關
更多相關文章: 審稿 誤譯 第三次浪潮 中國翻譯 出版社 譯者 譯品 譯作 中譯本 托夫勒
【摘要】:正 近年來出版的譯作中,次品、劣品頗多。對此《中國翻譯》已展開討論。許多行家對如何減少粗劣譯品,提高翻譯水平提出不少真知灼見。筆者認為,在各種措施中,出版社在審稿時加強把關至為重要。筆者最近閱讀了三聯(lián)書店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譯本(美國阿爾溫·托夫勒原著,朱志焱、潘琪、張焱譯),深感書中誤譯、亂譯、漏譯之處甚多。根據(jù)粗略的統(tǒng)計,該書不足五千字的序言中,嚴重的誤譯、亂
【正文快照】: 近年來出版的譯作中,次品、劣品頗多。對此《中國翻譯》已展開討論。許多行家對如何減少粗劣譯l界,,提高翻譯水平提出不少真知灼見。筆者認為.在各種措施中,出版社在審稿時加強把關至為重要。 筆者最近閱讀了三聯(lián)書店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譯本(美國阿爾溫·托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華應;;從“before”一詞的誤譯談翻譯中理解的重要性[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來稿須知[J];語言文字應用;2010年01期
3 霍瑞彤;;論誤譯的必然性與積極意義[J];青年文學家;2010年01期
4 ;《全宋詞審稿筆記》出版說明[J];出版史料;2010年01期
5 白雪;;英漢互譯中誤譯的互文性分析及翻譯技巧[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謝國先;;《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誤譯舉例[J];民俗研究;2010年01期
7 王強;;漢英筆譯教學中詞匯誤譯現(xiàn)象分析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年03期
8 魏清光;;翻譯教學的語義—語用模式探索[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章德益;;早年的荒原(組詩)[J];星星詩刊(上半月刊);2010年03期
10 袁洪;;誤譯:文本意義建構的一種方式[J];韶關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承華;唐陽偉;陸峰;;廣西發(fā)改委稿件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A];廣西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h;;做好學術論文的磨刀石——論編輯的學術責任[A];中國高校學出版(Ⅱ)——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3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李可;;語言能力:再論合格科技譯者的首要素質(zhì)[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黃粉保;;《金瓶梅》英譯本誤譯解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蔣媛;;英漢法律術語的誤譯及應對策略[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英華;李江濤;;期刊發(fā)表時滯研究[A];第四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杜春妙;;從“這”的誤譯談起[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胡兆云;;從中英美政法文化詞語系統(tǒng)對應看翻譯的得失[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姚巍;朱金才;;關于審稿質(zhì)量和最小發(fā)表周期的關系[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10 黃春梅;;評《卡斯特橋市長》中譯本的理解性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喬生;學術殿堂的另類腐敗[N];法制日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李勇;兩詞之爭:凸顯立法民主[N];法制日報;2002年
3 計亞 男周偉;中國學術期刊向國際標準靠攏[N];光明日報;2002年
4 湯志鈞;難忘的往事 [N];光明日報;2002年
5 崔冰清;被褻瀆的《傲慢與偏見》[N];光明日報;2002年
6 黃民權(作者系中國科學院一研究所的研究員);兩次投稿引發(fā)的思考[N];科學時報;2002年
7 徐迅雷;絕對權力導致絕對失敗[N];科學時報;2002年
8 周午縱;中國科技期刊出路何在[N];科學時報;2002年
9 李景端;外國文學出版:遭遇譯質(zhì)暗礁[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10 王明珠;文化因素在英譯漢教學中的影響[N];西藏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婷;關于“一稿多投”行為的案例分析[D];蘭州大學;2010年
2 楊雪;功能對等理論下對公示語誤譯的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露晴;公示語誤譯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4 趙英;《瓦爾登湖》生態(tài)思想和中國的接受[D];廈門大學;2009年
5 陳敏;《傲慢與偏見》主要漢語譯本的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牛妮妮;從語境角度分析《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文版本的誤譯[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學功;雷克斯羅斯的漢詩英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新朝;重譯中的誤譯[D];江蘇大學;2008年
9 楊曉斌;從翻譯批評的視角看公司網(wǎng)頁的誤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10 于雪梅;探究龐德對《華夏集》的重寫[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41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124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