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近期有人冒用《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名義向作者征稿并騙取審稿費用的聲明
本文關鍵詞:關于近期有人冒用《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名義向作者征稿并騙取審稿費用的聲明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不法行為 上當受騙 舉報電話 法律責任
【摘要】:正針對近期有人冒用我社主辦的《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名義向作者征稿并騙取審稿費用的不法行為,本社鄭重聲明如下:一、《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從未授權(quán)任何單位或個人代為征稿,也從未收取或授權(quán)他人代收審稿費用,相關行為人的不法行為與《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無關,請廣大作者切勿上當受騙。二、《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尚未開設官方網(wǎng)站,其他冒用《中國文化遺產(chǎn)》名義運營的網(wǎng)站均屬假
【作者單位】: 中國文物報社;
【關鍵詞】: 中國文化遺產(chǎn);不法行為;上當受騙;舉報電話;法律責任;
【分類號】:+
【正文快照】: 針對近期有人冒用我社主辦的《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名義向作者征稿并騙取審稿費用的不法行為,本社鄭重聲明如下: 一、《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從未授權(quán)任何單位或個人代為征稿,也從未收取或授權(quán)他人代收審稿費用,相關行為人的不法行為與《中國文化遺產(chǎn)》雜志無關,請廣大作者切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哲文;;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特色[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4年01期
2 ;《中國文化遺產(chǎn)》二○○五年總目錄[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5年06期
3 ;《中國文化遺產(chǎn)》二○○五年總目錄[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6年01期
4 張廷皓;;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科學技術的形勢與任務[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年01期
5 ;《中國文化遺產(chǎn)》二○○六年總目錄[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6年06期
6 董瑩;董文虎;;大禹治水——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精品[J];水利發(fā)展研究;2007年02期
7 ;《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6年總目錄[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7年01期
8 ;《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6年總目錄[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7年02期
9 韓晗;;文明沖突與和諧溝通——略論北京奧運會對中國文化遺產(chǎn)傳播的作用與意義[J];世界文化;2007年10期
10 ;中國文物報社“保護中國文化遺產(chǎn)”攝影大賽獲獎作品[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A];《中國木偶皮影》總第22期[C];2013年
2 呂舟;;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3 劉修兵;江繼蘭;;文化遺產(chǎn)日主場城市活動在鄭州舉行[A];《中國木偶皮影》總第17期[C];2012年
4 延宏;蘇榮譽;周儉;張凌云;王合成;王佩瓊;;中國文化遺產(chǎn)如何保護[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3:遺產(chǎn)保護與社會發(fā)展[C];2006年
5 鄭嚴;;數(shù)字長城工程委員會成立[A];《萬里長城》2012年第4期[C];2012年
6 呂舟;;從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看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面臨的新問題[A];建筑史論文集(第16輯)[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明權(quán);“二○○六年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四川成都周”活動啟動[N];中國文物報;2006年
2 記者 王志萍;我市“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系列活動啟動[N];朔州日報;2006年
3 記者 張俊梅;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成立[N];中國文物報;2007年
4 趙鳳蘭;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揭牌[N];中國文化報;2008年
5 記者 郭桂香;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揭牌[N];中國文物報;2008年
6 劉修兵;31人入圍首屆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年度杰出人物初評[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王力;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三周年活動在京舉行[N];消費日報;2008年
8 姜洋;永不關門的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正式開通[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9 劉瓊;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在京揭牌[N];人民日報;2008年
10 記者 李文昌;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年度杰出人物在無錫揭曉[N];中國文物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安東;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杭州西湖[D];浙江大學;2013年
2 張新;關于中國文化遺產(chǎn)立法保護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王冬梅;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開發(fā)的辯證思考[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4 曹娟;原真性概念與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
,本文編號:1058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105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