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藝術的自我表述——山東莒地門箋習俗
發(fā)布時間:2022-01-07 01:54
<正>山東莒地,約指沭河、濰河上游的魯東南近沿海地區(qū),以莒縣為中心,東臨黃海,北到膠州、高密,西至昌邑、蒙陰,南到蒼山、郯城、臨沭及江蘇贛榆。莒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中國東夷文化的典型代表。莒地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其剪紙藝術代表作——門箋,是一種傳承久遠的古老民間習俗,春節(jié)貼"門箋"的范圍遍及莒地全境。門箋,狀如小幡,紋飾類如人勝,[1]以約定俗成的圖案符號等為象征,緊密地圍繞著民俗生活與民間信仰,是一種由廣大勞動人民親身參與的傳統(tǒng)習俗。從工藝上來說,門箋屬于刻紙藝術,但因其所呈現(xiàn)的效果與"剪"大體相同,且也都是在平面的紙張上鏤刻花紋,所以也被歸類為"剪紙"。
【文章來源】:美術.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 頁
本文編號:3573576
【文章來源】:美術.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 頁
本文編號:35735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zb/35735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