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制備及吸附染料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6 17:14
文章以生物高分子殼聚糖為原料,多巴胺為生物黏合劑,甲殼素微晶為偶聯(lián)劑,利用溶液共混法以及冷凍干燥技術制備了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材料。然后對所制備的氣凝膠結構進行形貌表征、熱穩(wěn)定性及溶脹性能研究,并討論其吸附活性染料的性能。結果表明凝膠內(nèi)部形成了多孔網(wǎng)絡狀結構,但熱穩(wěn)定性下降。隨著時間的增加,其溶脹率增加。當在50℃、中性條件下,殼聚糖復合仿生氣凝膠對活性紅X-3B和活性黃M-3RE的吸附效果較好,且其吸附行為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
【文章來源】:紡織導報. 2020,(09)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殼聚糖和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全反射紅外光譜
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表面宏觀和微觀形貌的SEM形態(tài)如圖2所示。圖2(a)是殼聚糖、微晶、多巴胺組之間通過偶聯(lián)、交聯(lián)形成的殼聚糖氣凝膠宏觀形貌,由于多巴胺生物黏合劑的聚合,形成聚多巴胺黑色素,因此氣凝膠的外觀呈黑色。從圖2(b)可以看出,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表面凹凸不平,呈現(xiàn)出宏觀的三維蜂窩狀網(wǎng)絡多孔結構,孔與孔之間貫穿。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孔越多、孔徑越小,比表面積相對越大,有利于對后續(xù)染料吸附。2.3 熱穩(wěn)定性和溶脹性能
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熱穩(wěn)定性曲線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純殼聚糖在約100℃時首次出現(xiàn)4%的重量百分比損失,這是由于樣品的水分流失所致。而氣凝膠在100℃以下的重量損失達到了15%,這可能由于甲殼素微晶、多巴胺為親水性物質,形成的凝膠親水性強并含有較多自由水。殼聚糖的降解范圍在283~343℃之間,整體重量減少了85%。而氣凝膠樣品的降解溫度范圍為152~316℃,其降解溫度范圍的降低是由于甲殼素微晶、多巴胺雙重交聯(lián)殼聚糖造成的。在氮氣吹掃下,在410~600℃時,純殼聚糖比氣凝膠降解后的殘余重量相對較大,可看出所制備的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熱穩(wěn)定性有所下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于染料吸附的甲基纖維素基氣凝膠材料的制備及性能[J]. 金地,熊佳慶,陶金,陳宇岳. 紡織導報. 2016(10)
本文編號:3572854
【文章來源】:紡織導報. 2020,(09)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殼聚糖和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全反射紅外光譜
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表面宏觀和微觀形貌的SEM形態(tài)如圖2所示。圖2(a)是殼聚糖、微晶、多巴胺組之間通過偶聯(lián)、交聯(lián)形成的殼聚糖氣凝膠宏觀形貌,由于多巴胺生物黏合劑的聚合,形成聚多巴胺黑色素,因此氣凝膠的外觀呈黑色。從圖2(b)可以看出,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表面凹凸不平,呈現(xiàn)出宏觀的三維蜂窩狀網(wǎng)絡多孔結構,孔與孔之間貫穿。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孔越多、孔徑越小,比表面積相對越大,有利于對后續(xù)染料吸附。2.3 熱穩(wěn)定性和溶脹性能
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的熱穩(wěn)定性曲線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純殼聚糖在約100℃時首次出現(xiàn)4%的重量百分比損失,這是由于樣品的水分流失所致。而氣凝膠在100℃以下的重量損失達到了15%,這可能由于甲殼素微晶、多巴胺為親水性物質,形成的凝膠親水性強并含有較多自由水。殼聚糖的降解范圍在283~343℃之間,整體重量減少了85%。而氣凝膠樣品的降解溫度范圍為152~316℃,其降解溫度范圍的降低是由于甲殼素微晶、多巴胺雙重交聯(lián)殼聚糖造成的。在氮氣吹掃下,在410~600℃時,純殼聚糖比氣凝膠降解后的殘余重量相對較大,可看出所制備的聚多巴胺/殼聚糖氣凝膠熱穩(wěn)定性有所下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于染料吸附的甲基纖維素基氣凝膠材料的制備及性能[J]. 金地,熊佳慶,陶金,陳宇岳. 紡織導報. 2016(10)
本文編號:3572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zb/35728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