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羊革載銀工藝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9 10:21
采用納米銀對天然羊革進行抗菌改性處理,利用可見分光光度計快速測定納米銀溶液濃度,研究天然羊革的載銀工藝,討論了納米銀溶液濃度、浸漬溫度和浸漬時間對天然羊革載銀量的影響,探索納米銀對天然皮革的抗菌整理工藝并測試改性后天然羊革的抗菌性能。結(jié)果表明,當浴比1∶50,納米銀溶液濃度為5~35 mg/L,溫度90℃,150 r/min振蕩處理60 min,可制得銀含量為350~1000 mg/kg的載銀天然羊革,該載銀天然羊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率超過99%,并具有優(yōu)良的抗菌耐洗性,洗滌10次后其抑菌率仍超過90%。
【文章來源】:中國皮革. 2020,49(09)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濃度納米銀溶液處理后的天然羊革
圖1 不同濃度納米銀溶液處理后的天然羊革從圖1可以看出,白色的羊革上吸附了納米銀變成了金棕色,隨著納米銀濃度的提高,羊革的顏色也逐漸加深,納米銀濃度超過35 mg/L時羊革顏色又逐漸變淺,這說明羊革的載銀量隨著納米銀濃度的增加是先提高后減小。從圖2可以看出,納米銀濃度在35 mg/L時羊革載銀量最大,約為1 000 mg/kg,說明納米銀溶液對天然羊革有極強的吸附性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天然羊革是一種由蛋白質(zhì)纖維三維立體交織而成的多孔材料,擁有超大比表面積,表面能比較大,有利于納米銀顆粒的吸附;另一方面天然羊革所含蛋白質(zhì)上的巰基與銀離子產(chǎn)生結(jié)合,進一步促進了納米銀與天然羊革的親和力。理論上講,羊革載銀量應(yīng)該隨著納米銀溶液濃度的提高而增加,達到載銀飽和后再趨于平衡。但試驗中出現(xiàn)了納米銀溶液濃度超過35 mg/L載銀量減小的問題,分析原因可能是隨著納米銀溶液濃度的增高,溶液中-NH2穩(wěn)定體系的濃度增大,溶液的pH值隨之增高,導(dǎo)致溶液中ζ電位降低,銀顆粒表面正電荷性下降,不利于納米銀與天然羊革的吸附。
選擇納米銀溶液溶度為35 mg/L,稱取2 g羊革,浴比1∶50,浸漬溫度分別設(shè)定為37、50、60、70、80、90、100 ℃,以150 r/min振蕩處理60 min,水洗后烘干。利用分光光度計測試載銀前后納米銀溶液的吸光度值,計算出不同溫度下羊革的載銀量,結(jié)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溫度的提高可促進羊革對納米銀的吸附,提高羊革的載銀量,處理溫度在90 ℃時載銀量達到最大。分析其原因,溫度的提升增大了納米銀顆粒的平均動能,如此納米銀顆粒與羊革的接觸頻率大大提高,由此提高了羊革載銀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皮革用有機/無機納米雜化抗菌劑的制備和性能[J]. 王旭,梁紀宇,熊祖江,尹岳濤. 中國皮革. 2018(04)
[2]抗菌型皮革的研究進展[J]. 鄭順姬,黃晶雯,鄭孝忠. 皮革與化工. 2016(03)
[3]抗菌天然皮革、合成革的研究進展及現(xiàn)狀分析[J]. 李慧,馮捷,弓太生,韓文忠. 中國皮革. 2015(18)
[4]不同粒徑納米銀抗霉菌性能研究[J]. 王瑜,王瑤,陳武勇. 皮革科學(xué)與工程. 2015(02)
[5]納米銀復(fù)合抗菌劑在鞋里革上的應(yīng)用研究[J]. 唐秋月,楊陽,張金偉,陳武勇. 中國皮革. 2014(11)
[6]抗菌性能的檢測方法及其在皮革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J]. 唐秋月,陳武勇. 中國皮革. 2013(01)
[7]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納米銀溶液的銀含量及其應(yīng)用[J]. 王海娟,武娜娜,張峰. 沙洲職業(yè)工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04)
[8]銀系抗菌紡織品的研究進展[J]. 邢彥軍,宋陽,吉友美,戴瑾瑾. 紡織學(xué)報. 2008(04)
[9]抗菌材料及其在皮革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J]. 盧行芳,宋俊. 皮革科學(xué)與工程. 2006(01)
[10]抗菌織物測試方法的研究[J]. 王俊起,王友斌,鄒海清,劉天縱,李燕,周薇,邵正利,張旭東,鄭華英. 紡織標準與質(zhì)量. 2002 (06)
本文編號:3401435
【文章來源】:中國皮革. 2020,49(09)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濃度納米銀溶液處理后的天然羊革
圖1 不同濃度納米銀溶液處理后的天然羊革從圖1可以看出,白色的羊革上吸附了納米銀變成了金棕色,隨著納米銀濃度的提高,羊革的顏色也逐漸加深,納米銀濃度超過35 mg/L時羊革顏色又逐漸變淺,這說明羊革的載銀量隨著納米銀濃度的增加是先提高后減小。從圖2可以看出,納米銀濃度在35 mg/L時羊革載銀量最大,約為1 000 mg/kg,說明納米銀溶液對天然羊革有極強的吸附性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天然羊革是一種由蛋白質(zhì)纖維三維立體交織而成的多孔材料,擁有超大比表面積,表面能比較大,有利于納米銀顆粒的吸附;另一方面天然羊革所含蛋白質(zhì)上的巰基與銀離子產(chǎn)生結(jié)合,進一步促進了納米銀與天然羊革的親和力。理論上講,羊革載銀量應(yīng)該隨著納米銀溶液濃度的提高而增加,達到載銀飽和后再趨于平衡。但試驗中出現(xiàn)了納米銀溶液濃度超過35 mg/L載銀量減小的問題,分析原因可能是隨著納米銀溶液濃度的增高,溶液中-NH2穩(wěn)定體系的濃度增大,溶液的pH值隨之增高,導(dǎo)致溶液中ζ電位降低,銀顆粒表面正電荷性下降,不利于納米銀與天然羊革的吸附。
選擇納米銀溶液溶度為35 mg/L,稱取2 g羊革,浴比1∶50,浸漬溫度分別設(shè)定為37、50、60、70、80、90、100 ℃,以150 r/min振蕩處理60 min,水洗后烘干。利用分光光度計測試載銀前后納米銀溶液的吸光度值,計算出不同溫度下羊革的載銀量,結(jié)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溫度的提高可促進羊革對納米銀的吸附,提高羊革的載銀量,處理溫度在90 ℃時載銀量達到最大。分析其原因,溫度的提升增大了納米銀顆粒的平均動能,如此納米銀顆粒與羊革的接觸頻率大大提高,由此提高了羊革載銀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皮革用有機/無機納米雜化抗菌劑的制備和性能[J]. 王旭,梁紀宇,熊祖江,尹岳濤. 中國皮革. 2018(04)
[2]抗菌型皮革的研究進展[J]. 鄭順姬,黃晶雯,鄭孝忠. 皮革與化工. 2016(03)
[3]抗菌天然皮革、合成革的研究進展及現(xiàn)狀分析[J]. 李慧,馮捷,弓太生,韓文忠. 中國皮革. 2015(18)
[4]不同粒徑納米銀抗霉菌性能研究[J]. 王瑜,王瑤,陳武勇. 皮革科學(xué)與工程. 2015(02)
[5]納米銀復(fù)合抗菌劑在鞋里革上的應(yīng)用研究[J]. 唐秋月,楊陽,張金偉,陳武勇. 中國皮革. 2014(11)
[6]抗菌性能的檢測方法及其在皮革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J]. 唐秋月,陳武勇. 中國皮革. 2013(01)
[7]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納米銀溶液的銀含量及其應(yīng)用[J]. 王海娟,武娜娜,張峰. 沙洲職業(yè)工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04)
[8]銀系抗菌紡織品的研究進展[J]. 邢彥軍,宋陽,吉友美,戴瑾瑾. 紡織學(xué)報. 2008(04)
[9]抗菌材料及其在皮革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J]. 盧行芳,宋俊. 皮革科學(xué)與工程. 2006(01)
[10]抗菌織物測試方法的研究[J]. 王俊起,王友斌,鄒海清,劉天縱,李燕,周薇,邵正利,張旭東,鄭華英. 紡織標準與質(zhì)量. 2002 (06)
本文編號:3401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zb/34014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