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專門保存明清兩代中央國家機關(guān)檔案及皇室檔案的國家級檔案館,成立于1925年,坐落在北京故宮西華門內(nèi)。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該院下設(shè)古物館和圖書館,圖書館下又分設(shè)圖書部和文獻部,文獻部即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前身。
1927年6月,文獻部改稱掌故部。
1928年10月,掌故部改稱文獻館。
1951年5月,,文獻館改稱檔案館。
1955年12月,故宮博物院檔案館劃歸國家檔案局管理,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
1959年10月,第一歷史檔案館并入中央檔案館,稱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
1969年12月,明清檔案部重新劃歸故宮博物院,稱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1980年4月,明清檔案部從故宮博物院獨立出來,改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后為國家檔案局直屬文化事業(yè)單位。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1000余萬件,共74個全宗。
其中,明代檔案3000余件,主要是天啟、崇禎時期的兵部檔案。也有少量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歷、泰昌時期的檔案。
清代檔案占絕大部分,內(nèi)容涵蓋了清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農(nóng)業(yè)、工業(yè)、外交、科技、教育、宗教等諸方面。從時間上看,有清入關(guān)前天命九年(1607年)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以及溥儀退位后1912至1940年期間形成的檔案;從所屬全宗上看,有中央國家機關(guān)的檔案,有管理皇族和宮廷事務(wù)機關(guān)的檔案,有軍事機構(gòu)的檔案,有地方機關(guān)的檔案,也有皇室成員和王公大臣的檔案,從文種上看,有制、詔、誥、敕、題、奏、表、箋、咨、移、札、片、稟、呈、照、單、函、電、圖、冊等;從書寫文字上看,大部分為漢文檔案,約六分之一為滿文檔案,還有少量蒙文、藏文等少數(shù)民族文字的檔案以及外文檔案。
網(wǎng)址:
本文編號:30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zb/3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