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被評定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Abstract]:Just a few days ago, the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STI) successfully concluded the selection of the core journals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0. Aft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 number of academic indicators and peer expert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Autom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s rated as the core journal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rtificate number:
【分類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特種油氣藏》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J];特種油氣藏;2009年05期
2 本刊記者;;《絲綢》雜志社獲多項榮譽[J];絲綢;2007年01期
3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第三次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年01期
4 本刊編輯部;;《工礦自動化》雜志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J];工礦自動化;2009年09期
5 閻惠紅;;淺析文摘法確定中文黃金科技核心期刊的局限性[J];黃金科學技術(shù);1989年04期
6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再次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7 中科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黃金科技情報課題組;;世界黃金科技核心期刊調(diào)查分析(續(xù))[J];黃金科學技術(shù);1989年01期
8 趙軍偉;;《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被評定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2006年03期
9 ;《生態(tài)環(huán)境》成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精品期刊[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7年02期
10 ;《應用化工》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J];應用化工;200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松波;季山;李向東;王紅星;;從結(jié)果看科技核心期刊評價體系[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luò)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愛民;;通用量化評估方法與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A];模糊數(shù)學和系統(tǒng)成果會論文集[C];1991年
3 王潔穎;;集對分析聯(lián)系數(shù)在學生成績綜評中的應用[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決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吳云;王天施;許如琴;;實驗考核問題初探[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于一蘇;吳中能;張弓長;;皖林1號等5個楊樹新品種選育研究[A];持續(xù)發(fā)展,再創(chuàng)輝煌——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第五屆年會文集[C];2002年
6 關(guān)西普;;說點“顧”與“盼”——紀念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建會20周年[A];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紀念文集[C];2002年
7 陳瓊;;量化、質(zhì)化綜合評定多種損傷[A];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8 陳炳富;;管理學發(fā)展感言——祝賀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成立20周年[A];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紀念文集[C];2002年
9 邵夢揚;;實體瘤療效綜合評定標準[A];第二次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劉則淵;;中國科學學二十年研究進展[A];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紀念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看重慶綜合評定改革如何進行[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張良邋記者 滕曉東;武警8690部隊——科學實施綜合評定確保結(jié)果客觀公正[N];解放軍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洪蔚;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的源頭與奠基者[N];科學時報;2009年
4 北京大學教授及清華大學教授 饒毅 施一公;支持年輕人 構(gòu)建中國科學的未來[N];人民日報;2011年
5 記者 汪永安;3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N];安徽日報;2011年
6 王丹紅;“我對中國科學的發(fā)展很有信心”[N];科學時報;2004年
7 記者 鄭欣榮 通訊員 劉迎軍 熊峰;馬偉明締造中國科學傳奇[N];長江日報;2010年
8 劉曉雷;發(fā)揮氣象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服務作用[N];平頂山日報;2007年
9 記者邵斌;點擊中國科學教育[N];大眾科技報;2000年
10 ;中國科學融入全球體系[N];科學時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丹瓊;科學個案研究與中國科學觀的發(fā)展[D];西北大學;2005年
2 陳憲麥;軌道不平順時頻域分析及預測方法的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6年
3 張小俊;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與銅屬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性質(zh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4 張冬玲;中國科學論文產(chǎn)出與合作狀況的計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徐楓;量子模擬和糾纏證據(jù)的相關(guān)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6年
6 賈鐵飛;近千年以來巢湖環(huán)境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段治文;當代中國的科學文化變革[D];浙江大學;2004年
8 趙冬;近代科學在中國的本土化實踐研究[D];山西大學;2005年
9 田如男;園林樹木抗重金屬與低溫脅迫能力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10 張玉清;明清醫(yī)學再認識[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善春;NaCl鹽脅迫下5種地被觀賞竹生理特性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凌奇昌;廣州海珠大橋仿真分析[D];長安大學;2005年
3 徐祖恩;橋梁工程質(zhì)量評定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4 于峰;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可靠性的模糊綜合評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5 鄧宇強;阻燃瀝青的綜合評定分析與公路隧道火災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魏志波;中國哲學中自然規(guī)律觀念的演變與科學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赫川偉;多品種、小批量制造模式下質(zhì)量控制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8 甘志頻;從科學共同體的發(fā)展看中國科學共同體的優(yōu)化[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9 李路路;軍隊干部考核信息處理系統(tǒng)[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張喜轉(zhuǎn);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初編及調(diào)查[D];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50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hengyudg/235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