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shù)據(jù)的教育領(lǐng)域應(yīng)用之研究
韓國和中國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禮儀之邦,所以用詞的選擇和句式的使用都會影響交際的成敗。韓國和中國的語言學(xué)界歷來重視敬語問題的研究,但是上個世紀兩國的敬語研究大多停留在詞語和語法形式的層面上。近年來,兩國的研究上升到了語用層面上,但對兩種語言敬語進行對比研究的成果則非常少,在社會語言學(xué)層面、敬語使用策略方面的對比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韓國語和漢語對敬語的界定大同小異,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敬語指的是表達敬語的詞匯語法形式。在狹義方面,兩種語言表現(xiàn)形式的區(qū)別在于,韓國語側(cè)重語法形式,輔詞匯形式;而漢語則側(cè)重詞匯形式,而輔以語法方形式。這主要因為韓國語屬于黏著語,有很多的助詞以及詞尾幫助表示各種語法關(guān)系,而漢語屬于孤立語主要用虛詞和語序表示語法關(guān)系。廣義的敬語指的是語用層面的敬語表達法,當(dāng)然這里還包括社會語言學(xué)層面的內(nèi)容,比如男女敬語用法的區(qū)別、敬語標(biāo)記的區(qū)別、間接言語行為的區(qū)別等等。這些都是本文要探討的內(nèi)容。
......
第二章文獻綜述
2.1引言
我們在前面說過以往的研究只停留在語法、詞匯層面上,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的遺憾。當(dāng)然語法、詞匯層面的對比是敬語對比研究的基礎(chǔ),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其研究成果寥寥無幾,甚至只能說是詞匯或者語法對比,也就是羅列了韓國語和漢語的敬語詞匯而已,不能說是對叱。如果想讓我們的對比成果對韓國和中國的語言學(xué)習(xí)者有所幫助,也就是能幫助他們提高敬語的使用能力,則必須進行語法和語用層面的對比。
2.2敬語研究
過去,在韓國敬語研究起步很早,其研究成果也比較多,相反中國的敬語研究沒有韓國語研究的活躍,大多集中在詞匯層面或者稱謂詞研究的層面上。近幾年來韓國和中國的敬語研究己經(jīng)上升到了社會語言學(xué)、語用學(xué)層面,也就是說將敬語的微觀研究和宏觀研究相結(jié)合展開研究。下面我們就對兩種語言的研究現(xiàn)狀做一下簡單的梳理。徐正壽(1984)認為敬語法分成兩大類,一是句法敬語法,一是匯敬語法。句法尊敬法指的是根據(jù)尊敬對象采用不同的句法形式,其下位分類基本上跟過去的分類一致。詞匯尊敬法指的是根據(jù)尊敬對象采用不同的詞匯形式表達對其尊敬與否。他還把韓國語的詞語分成了尊待類詞語和非尊帶類詞語兩大類。第三章敬語........12
3.1引言........123.2敬語的定義........12
第四章韓漢敬語詞匯形式對比........27
4.1引言........27
4.2韓漢體詞性敬語詞語........27
4.3韓漢謂詞性敬語詞語........60
第五章韓漢敬語語法形式對比........71
5.1引言..........71
5.2韓漢尊敬聽者的敬語形式對比........71
第六章韓漢敬語語用功能對比
6.1韓漢尊敬聽者的敬語形式使用場合對比
尊敬聽者的正式體使用的各種場合,韓國語都要使用語法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有時輔以詞匯形式,但語法形式是必須的主要的。而漢語中,只有在使用命令形式和請求形式的場臺,才使用語法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其他場合只能使用詞匯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也就是說漢語中是以詞匯形式為主,語法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當(dāng)然漢語也可以采用中性形式。這說明尊敬聽者的時候韓國語對語法形式的要求是剛性的.而漢語則是非剛性的。6.2韓漢尊敬主體的敬語形式使用場合對比
通過語用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韓國語和漢語的敬語形式有如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二、尊敬聽者的非正式體使用的各種場合,韓國語都必須使用敬語形式,有時也可以使用詞匯形式幫助加強對客體的尊敬,漢語以詞匯形式為主,吾法形式為輔。特別是遇到陌生人的時候,韓國語必須使用敬語形式尊敬主體。但漢語不是必須的,它可使用中性形式。另外,韓國語非正式體有女性敬語的形式,而化語敬語形式?jīng)]有男女之別。三、尊敬主體的各種場合,韓國語和紋語都要使用敬語形式,區(qū)別在于韓國語是剛性的,漢語是柔性的,也就是說韓國語必須使用敬語形式,而漢語有時可以使用中性形式。另外,主持節(jié)目或者會議的時候,如果客體是孩子,那么韓國語不能使用敬語形式,而漢語可以使用敬語形式。
......
總結(jié)
一、尊敬聽者的正式體使用的各種場合,韓國語都要用語法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有時輔式詞匯形式,但語法形式是必須的主要的,而漢語中,只有在使用命令形式和請求形式的場合,才使用語法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其他場合只能用詞匯形式表示對聽者的尊敬,也就是說漢語是以詞匯形式為主語法形式為輔表示對聽者的尊敬。當(dāng)然漢語也可采用中性形式。這說明尊敬聽者的時候韓國語對語法形式的要求是剛性的,而漢語則是非剛性的。二、尊敬聽者的非正式體使用的各種場合,韓國語都必須使用敬語形式,有時也可用詞匯形式幫助加強對客體的尊敬,漢語詞匯形式為主,以語法形式為輔,特別是遇到陌生人的時候韓國語必須使用敬語形式尊敬主體,但漢語不是必須的,它可使用中性形式。另外,韓國語非正式體有女性敬語形式,而漢語敬語形式則沒有男女之別。
........
參考文獻(略)
,
本文編號:152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aipu/15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