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畢業(yè)論文 >

被動的權威:初中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使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10-23 08:25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緣起
2001 年,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實行國家基本要求指導下的教材多樣化政策,鼓勵有關機構、出版部門等依據(jù)國家課程標準組織編寫中小學教材”[1]。由此,歷史教材的編寫呈現(xiàn)出“一個大綱多個版本”的現(xiàn)象。目前,僅初中歷史新課程教材有人教版、岳麓版、北師大版、川教版等八個版本(含尚未實驗的),為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每個版本教材都有與之相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2011 年,教育部出臺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標志著歷史課程改革步入新的起點。截止目前,新課改已進行了 15 年,而人教版初中歷史《教師教學用書》的版本依然停留在 2001 年,顯而易見,這種教學用書并沒有跟上新課改的步伐。正如有學者指出,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所以教師應充分認識教學用書在教學實踐中的關鍵作用。[2]雖然教科書、教學用書(也稱教學參考書)、參考資料、學習輔導材料等均屬于課程材料,但教學參考書與課程材料關系最為緊密,與教師的教學息息相關。[3]如果新的歷史教學用書能處處體現(xiàn)新課改的理念,不僅能增加歷史教學用書對歷史教師的吸引力和使用率,而且能夠讓教師將新課改理念真正融入日常課堂教學之中,必然進一步推動中學歷史新課改的步伐。換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究竟給教師提供什么樣的教參,才能使教師能夠盡快適應并有效地推進新課改呢?這正是作者開展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動力之所在。從理論講,教學用書在教師的實際教學中起到了指示燈的作用,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讀研之前,筆者曾在中學一線從事初中歷史教學,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同事對教學用書褒貶不一,使用程度各異。教齡長的教師基本不用,大都憑借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教學;年輕教師大多使用教師教學用書,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教參中對教科書問題的解答;還有的教師認為教學用書的作用就是在備課時,可以照搬其中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省時省力,如此等等。筆者個人感覺,教學用書在上課方面,并不能給教師更多有效的指導。相反,我所在的學校每學期除發(fā)放教學用書外,還給每位老師發(fā)一本與每個科目相對應的《優(yōu)秀教案》。從總體情況來看,我的同事使用《優(yōu)秀教案》的頻率要遠遠高于教學用書。如在歷史《優(yōu)秀教案》中每課都選取最新的全國優(yōu)秀案例,對每課的分析都精盡透徹,為教師提供的歷史資料也很全面和新穎。但是,若論權威性,還是教學用書更為權威,因為它畢竟是歷史課程專家和一線優(yōu)秀歷史教師的集思廣益編制而成。但為何身邊的同事,包括筆者在內(nèi)更愿意使用《優(yōu)秀教案》呢?是否和我們使用教參的態(tài)度和目的有關呢?歷史教學用書是否未貼近中學一線教學的需要?
......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在我國,對“教師教學用書”有不同的稱謂。最早被稱“教授書”,其后被稱為“教學指導書”。后來為了避免教師在教學中過于依賴教學指導書,不利于教師教學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又改稱“教學參考書”。此外,還有“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指引”等稱謂,從 20 世紀后期開始使用教師教學用書的新稱謂。在國外也有不同的稱謂,如美國對其稱謂是“教師指南”(Teacher’sGuide),在瑞典被稱為教師指導書、教師手冊等。[4]值得指出的是,在眾多的稱謂中,教學參考書(簡稱“教參”)的提法在我國使用的時間最長,也是最讓人廣泛接受的提法。因此本文對“教師教學用書”和“教學參考書”在同一意義上使用。目前,學界對教學參考書的定義主要有二種:一是廣義上的概念。《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對“教學參考書”的定義是:“教學參考書簡稱教參,是教師教學時,輔助教學的參考性書籍,它的編寫是根據(jù)當前一個時期的課程標準的要求,與教材內(nèi)容相配套,主要從教學目標、教材分析、教學建議以及教學資源等方面,提出建議,幫助教師在教學時作為參考使用。”[5]顧明遠先生在其主編的《教育大詞典》中也認為,“教學參考書”是泛指教師在教學中參考的書籍。美國學者麥克尼爾給“教師指南”所下的定義為:教師指南是主要服務于教師教學,必須與學生所學教材配套使用,但是指南有時與教材無關,教師指南不是供學生使用的教科書?傊瑥膹V義上講,筆者認為凡是能為教師教學提供輔導幫助的所有參考性資料都可稱之為教學參考書。
....

第二章 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使用現(xiàn)狀

教學用書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工具。在實際運行中,教學用書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本章通過對調(diào)查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從使用頻率與依賴程度、使用內(nèi)容、對教學的作用、與其他教參和學生的關系以及教師對教學用書期望值等方面,考察黃石市初中學歷史教師使用教學用書的現(xiàn)狀。

一、使用頻率高與依賴程度低的反差

一是備課環(huán)節(jié)使用教學用書頻率高。備課、上課和課后反思是日常教學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是如何使用教學用書的呢?筆者在問卷中設計了“您日常教學中何時會用到人教版教參”選題,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見表 2-1):選擇“備課時”使用的有 38 人,占 64.41%;選擇“上課時”使用的有 8 人,占 13.56%;選擇“課后教學反思時”使用的有 13 人,占 22.3%;沒有人選擇“從不使用”。上述情表明,在黃石初中歷史教師中,絕大部分老師是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使用了教學用書。即使不在備課時使用教學用書上,在上課和課后反思環(huán)節(jié),教師也使用或利用教學用書。這說明教學用書在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為配合紙質(zhì)版教學用書,還專門設立了同步的電子資源教學用書網(wǎng)站。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見表 2-2、2-3):經(jīng)常使用該網(wǎng)絡資源的 12人,占 20.34%偶爾使用的有 34 人,占 57.63%;從不使用的有 13 人,占 22.03%。更有甚者還有 35.59%的教師不知道有這個網(wǎng)站。這種現(xiàn)象表明,初中歷史教師對紙質(zhì)版的教學用書使用頻率高于對同步電子資源教學用書的使用率。

被動的權威:初中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使用研究

..........

二、有選擇性地使用教學用書的內(nèi)容模塊
現(xiàn)行的人教版初中歷史教學用在內(nèi)容編排上由“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 “參考資料”、“學術動態(tài)”和“圖畫說明”等五大模塊組成。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黃石市初中歷史教師對教學用書總體使用頻率雖高,但對教學用書內(nèi)容模塊的使用顯示出較大的差異性。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見表 2-6):教師在備課時使用教學用書中的五大模塊頻率依次是:使用“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模塊內(nèi)容的老師占 71.79%,使用“參考資料”模塊內(nèi)容的占 66.10%,使用“教學目標”模塊的占 54.24%,使用“圖畫說明”模塊的占 23.73%,而使用 “學術動態(tài)”模塊的只占 20.34%。從絕對數(shù)量來看,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參考資料”、“教學目標”三大模塊受到老師們的歡迎。這種現(xiàn)象表明黃石初中歷史教師在使用教學用書中的每個模塊是有選擇性。除此之外,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jié)果還顯示出,教學用書中的每個模塊對老師的實際教學的幫助也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一是七成以上的老師認為,教學用書中的“教學目標”模塊對其教學有幫助。在回答“您認為人教版教參中‘教學目標’對您的實際教學有幫助嗎”這一問題時,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見圖 1):認為“幫助很大的”的教師占 27%;認為“較有幫助”的老師占 46%;認為“有一點幫助”的老師占 25%;認為“沒有幫助”的教師只占 2%。由此可見,認為教學用書中“教學目標”模塊對教師教學有實際幫助占到七成以上?傮w來看,教學用書中的“教學目標”模塊對教師教學有實際幫助。
....

第三章 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局限性.......30
一、教學用書文本編寫的局限性.....30
二、教學用書內(nèi)容的滯后性......36
三、教師使用方法的不科學性.........40
四、小結(jié).....43
第四章 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使用策略..........44
一、唯我所用地取舍教學用書的文本內(nèi)容.........44
二、多角度地審視教學用書的功能....... 47
三、因“情”制宜的使用教學用書.....49
四、小結(jié).....51

第四章 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使用策略

一套好的使用策略是發(fā)揮教學用書在實際教學中作用的重要一環(huán)。本章在前兩章的基礎上,試圖從教學用書的文本內(nèi)容、教學用書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上,提出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使用策略。

一、唯我所用地取舍教學用書的文本內(nèi)容
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文本內(nèi)容共分為五個模塊,本章將在前文的基礎上,提出教師使用每個模塊的方法。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學習結(jié)果的一種預設。教學需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并由此展開,說明教學目標貫穿教學始終。[48]因此,教學目標的準確設定,至關重要。教學用書所確立的每課教學目標,是以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為依據(jù),分別從三維目標的角度設定的,每個方面的目標設定都很明確。而此教學目標是根據(jù)教科書的特點和學生的共性設定的,并未考慮地區(qū)、學校、班級和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定要考慮自己所在地區(qū)、學校,尤其是自己班級學生的需要、興趣和個體差異等因素,來設定適合自己教學實際的教學目標,才能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如若不加思考,照搬教學用書給定的教學目標,則可能會導致低效教學,甚至背離應有的教學目標。一是確立自己課堂的重點和難點。歷史教學用書的教材分析包括對重點和難點的分析。教學用書設定了重點和難點,并給出了設定重難點的依據(jù)。對于此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我們認為,重點和難點的設定是相對的,應該根據(jù)歷史課程標準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學生整體所擁有的歷史基礎程度不同,則決定了重難點設定的不同。可能某個知識點在這個班是難點,但到另一個學習程度好的班級,就不能作為難點了。因此需要一線教師,立足歷史課程標準,依據(jù)學情,參考教學用書的重點和難點,來設定適合自己教學設計的重難點。并且在備課中,還要思考如何在講課中更好的突出本課重點和突破本課難點。二是切忌照搬教法建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用書給教師的教法建議比較詳細,有的課還給出了具體的導入和具體的授課方式。對于一線歷史教師而言,確實減少了大量的備課時間,甚至有的課可以拿起教學用書就能去上。但這些教學方法建議畢竟是編者對教科書的理解,編者也是站在所有學校和學生的共性的立場,提出的教學方法建議。但教學方法各種各樣,教師不能為了省事,直接強搬,如此是不可取的。我們認為,應該在考慮學校的實際條件的基礎上,從教學需要和效果出發(fā),采用適合自己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發(fā)揮相應的作用。
...........

結(jié) 語

2011 年,教育部正式頒布《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 年版)》,開啟了又一輪新的歷史課程改革。截止目前,新課改已進行了 15 年,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本文選擇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為切點,試圖從一個側(cè)探討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效果。之所以選擇該研究,一是基于本人讀研之前在一線教學經(jīng)歷感觸——歷史教學用書的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二是在前期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人教版初中歷史《教師教學用書》的版本依然停留在 2001 年,,顯然,其教學用書滯后于新課的步伐;三是目前學界對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研究的較缺乏。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以湖北省黃石市城鄉(xiāng)初中歷史教師為調(diào)查對象,探討人教初中歷史教學用書的使用狀況。通過全文考察,得出如下主要觀點:
(一)目前黃石市初中歷史教師對教學用書的使用呈現(xiàn)出不同的心態(tài)和使用方法。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總體上對教學用書使用頻率高,但依賴程度低;二是有選擇性地使用教學用書的內(nèi)容模塊,并呈現(xiàn)出兩種差異,即使用內(nèi)容模塊頻率的差異性和內(nèi)容模塊對教學幫助程度的差異性;三是教學用書的使用游離于實際教學與新課改之間,即教師在教學中既離不開教學用書,但又認為其內(nèi)容與新課改脫節(jié),更不能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四是與其教參并行使用,呈現(xiàn)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五是教學用書的主體是教師,但在內(nèi)容上也選擇性地給學生使用;六是教師在現(xiàn)實與理想中被動地使用教學用書,即教師對當前教學用書不盡滿意但又無力改變現(xiàn)狀。總體來看,歷史教學用書在實際教學運行中處于一種被動的權威,即食之味淡,棄之可惜的尷尬地位。
(二)目前黃石市教學用書之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沒有發(fā)揮到權威性或指導性和啟發(fā)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一是初中歷史教學用書在“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參考資料”、“學術動態(tài)”和“圖畫說明”五大模塊編寫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二是初中歷史教學用書內(nèi)容的滯后性,造成在理念上與新課改的脫節(jié),在教學和專業(yè)知識上阻礙了教師的成長,在更新速度上與其他教參、學生學習之間形成了位差;三是教師使用教學用書方法的不科學性,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不能正確認識教學用書的作用、對待教學用書的態(tài)度不端正、不能結(jié)合學情來使用教學用書;四是教學用書編輯成員構成的單一性。
(三)教師是使用教學用書的主體,但教師必須尋找和掌握一套好的方法,才能使教學用書在實際教學發(fā)揮作用。本文提出的教學用書使用策略:一是以適用性、創(chuàng)造性、選擇性、前瞻性和動態(tài)性為原則,以唯我所用為出發(fā)點,取舍教學用書的五大模塊內(nèi)容;二是應從權威性、啟發(fā)性和專業(yè)成長等多角度地審視教學用書的功能,既要樹立教學用書在教學的“權威作用”,也要破除其“萬能作用”;三是以端正態(tài)度為前提,以吃透教材為根本,以學情為依托,以借鑒和吸收為助手,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用書。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學用書的作用,從而使得教學用書真正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1501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aipu/1501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74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