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養(yǎng)殖戶急賣魚!賣不掉的生魚,每塘或虧30,000~50,000元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02:56
<正>2月份是水產養(yǎng)殖的淡季,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聚餐、集會活動減少,餐飲業(yè)備受打擊,也利空生魚的消費。目前為止,生魚的流通仍處于困難狀態(tài),只有少量的流動,存塘魚面臨高密度、爛身等風險。賣魚對養(yǎng)殖戶來說,仍是每天最急迫和擔憂的事情。特別是珠三角地區(qū),生魚的養(yǎng)殖密度很大,普遍來說,頭批魚每畝的密度在15,000斤左右。每年春節(jié)期間,是生魚消費量最高的時候,養(yǎng)殖戶都計劃著大量出魚。
【文章來源】:當代水產. 2020,45(03)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行情:老魚每斤虧損1元以上,新魚積壓存塘,后期價格不樂觀
現狀1:出魚時間拉長,養(yǎng)殖風險、病害風險也相應增加
現狀:2:賣不掉的生魚,每塘或虧30,000~50,000元,養(yǎng)殖戶無法保本
現狀3:存塘魚只有少量流通,造成資金積壓,料企回款難
對策:6月后預估價格有上漲空間,做好病害預防,有魚就有希望
本文編號:3374040
【文章來源】:當代水產. 2020,45(03)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行情:老魚每斤虧損1元以上,新魚積壓存塘,后期價格不樂觀
現狀1:出魚時間拉長,養(yǎng)殖風險、病害風險也相應增加
現狀:2:賣不掉的生魚,每塘或虧30,000~50,000元,養(yǎng)殖戶無法保本
現狀3:存塘魚只有少量流通,造成資金積壓,料企回款難
對策:6月后預估價格有上漲空間,做好病害預防,有魚就有希望
本文編號:33740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337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