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平滑市場效應研究
【學位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F27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永杰;;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收益平滑解析[J];時代經(jīng)貿(mào)(下旬刊);2008年10期
2 梁迎弟;;收益平滑與市場反應[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6期
3 邵娟;;利潤管理、盈余管理與收益平滑辨析[J];財會月刊;2007年10期
4 徐杉;;會計政策變更與公司治理的關(guān)系[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5 李歆;湯燦;凌芳;;上市公司收益平滑特征分析[J];財會月刊;2007年27期
6 許良虎;趙海榮;;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估計變更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08年02期
7 顏夢宏;傅蘊英;;基于收益平滑動機的盈利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03期
8 宋志永;彭良英;;兩種會計模式下的收益平滑比較與我國的選擇[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2006年04期
9 李歆;邱瑾;;上市公司收益平滑中的項目偏好——來自滬深股市的實證證據(jù)[J];財會通訊;2010年18期
10 李歆;;減值準備、盈余管理和審計委員會效率[J];當代財經(jīng);2008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香兵;儲一昀;;董事會結(jié)構(gòu)、盈余的信息含量及會計選擇[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2 張帆;郭斌;;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銀行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3 張兆國;劉永麗;何威風;;管理者背景特征與盈余管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谷立蓉;德力格爾;;會計盈余持續(xù)性研究的回顧[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5 洪劍峭;徐志翰;婁賀統(tǒng);;上市公司資產(chǎn)減值準備的信息含量[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6 許慧;;會計盈余波動的經(jīng)濟后果——基于預測能力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江偉;胡玉明;;企業(yè)成本費用粘性:文獻回顧與展望[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佟巖;王化成;;控股股東與盈余質(zhì)量的關(guān)系——關(guān)聯(lián)交易發(fā)生情況的傳導機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王兵;劉峰;方長春;;吃人的嘴軟嗎? 基于審計師餐旅費與審計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顧鳴潤;田存志;;制度變遷、審計任期與會計穩(wěn)健性的實證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秀德;收益平滑策略提升萬能險結(jié)算利率[N];中國證券報;2008年
2 趙忠;株冶集團實現(xiàn)小幅盈利量價齊升[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9年
3 南京 王靜;防范盈余管理變成盈余操縱[N];中國證券報;2010年
4 劉丹平;萬能險收益持續(xù)上揚卻不被看好[N];經(jīng)濟視點報;2008年
5 米高文 王艷霞;用辯證眼光看待盈余管理[N];財會信報;2006年
6 王宛秋;誰掏空了我的錢袋[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7 丁遠邋張華 張俊喜;盈余管理:公司治理新焦點[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王棣華 東北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教授;談談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類型[N];財會信報;2011年
9 李s
本文編號:2812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2812119.html